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人物介紹

陸星兒(1949年11月-2004年9月4日),是中國著名的女作家。祖籍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作協會員。著有長篇小說《留給世紀的吻》《精神科醫生》《我兒我女》,中短篇小說集《呵,青鳥》《天生是個女人》《傍晚請別敲門》《一個女人的一台戲》《美的結構》《女人的規則》,散文集《一個女人的內心世界》《我是母親》《女人的出頭之日》《心有一處文庫》《潛在美人》《白宮外的長椅》等。

人物生平

陸星兒(1949年11月-2004年9月4日)是中國著名的女作家。祖籍江蘇海門,1949年11月生於上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作協會員,1968年前在上海新成中學,向明中學讀書;1968年上山下鄉到北大荒,在北大荒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第十一團(即軍川農場)參加工作,整整十年;後歷任北京中國兒童藝術劇院、上海作家協會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1978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1982年始任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編劇;198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現為上海作協專業作家,《海上文壇》執行副主編。已創作出版長篇小說4部,中短篇小說集10部、散文集8部。她創作的長篇連續劇《我兒我女》獲「全國優秀劇本獎」,小說《在同一片屋頂下》獲「上海文學獎」,小說《今天沒有太陽》獲「十月文學獎」。2004年9月17日因胃癌晚期去世。 中國第六代導演陸川之姑媽。 國家一級編劇陸天明之姊妹。

主要作品

《留給世紀的吻》 1988年 長篇小說 北京十月出版社 36萬字 《精神科醫生》 1993年 長篇小說 上海文藝出版社 33萬字 《我兒我女》 1999年 長篇小說 上海文藝出版社 26萬字 《啊,青島》 1984年 中短篇小說集 十月文藝出版社 20萬字 《天生是個女人》 1989年 中短篇小說集 北嶽文藝出版社 30萬字 《一個女人的一台戲》 1991年 中短篇小說集 上海文藝出版社 34萬字 《女人的規則》 1995年 河北教育出版社 31萬字 《女人的出頭之日》 1995年 散文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34萬字 《生是真實的》 1996年 散文集 吉林人民出版社 17萬字 《激情歲月――郎平自傳》 2000年 傳記 東方出版中心 20萬字 《女足九號》 2000年 電影 謝晉影視公司拍攝 《痛》2004年 長篇小說 《用力呼吸》2004年 長篇

出版圖書

激情歲月 作者名稱 陸星兒 作品時間 1999年9月


女人的出頭之日 作者名稱 陸星兒 作品時間 1996年1月 《女人的出頭之日》是199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陸星兒。

女人的規則 作者名稱 陸星兒 作品時間 1995年3月 《女人的規則》是1995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陸星兒。

痛 作者名稱 陸星兒 作品時間 2008年1月1日 《白玉蘭文學叢書-痛》是2008年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陸星兒。

我兒我女 作者名稱 陸星兒 作品時間 1999年01月01日 《我兒我女》是1999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陸星兒。

用力呼吸 作者名稱 陸星兒 作品時間 2003年10月 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勵志書。


白宮外的長椅 作者名稱 陸星兒

精神科醫生 作者名稱 陸星兒 自封面側頁: 以寫知青和女性文學著稱的女作家陸星兒,這次深入精神病醫院,不平靜的醫院生活,令她以深沉的、飽含思慮的筆觸寫就了這部題材獨特、鮮見的力作: 精神科醫生謝城池,認為要徹底治癒精神病患者,除以藥物加以控制以外,還需根據他們的病症、病因,調整其心理壓力、工作環境、家庭的氛圍可是,在實施過...

留給世紀的吻 作者名稱 陸星兒

潛在美人-布衣石榴叢書 作者名稱 陸星兒 作品時間 2002年1月 本書和《千古男女》、《女人有點嗲》、《我的節日》等書同為知識出版社推出的布衣石榴叢書。本書是作者的散文隨筆,介紹了一些自己的日常生活點滴,通過小故事傳達了對女性這一社會群體的關注,同時也有作者遊歷國外的獨特感受。本書分為五部分,分別是「潛在美人」、「女人的一小時與一生」、「把陽光裝進信封」、「...

生是真實的 作者名稱 陸星兒 作品時間 1998年5月

一個女人的內心世界 作者名稱 陸星兒 作品時間 1992年8月

成就榮譽

我兒我女》(長篇連續劇) 獲中央電視台"全國優秀劇本獎" 1998年 《在同一片屋頂下》(小說) 獲上海文學獎 1993年 《今天沒有太陽》 (小說) 獲十月文學獎 1994年 《大碗茶傳奇》 (廣播劇) 獲中央電台全國廣播劇獎 1987年

紀念

紀念陸星兒,反思當下文學 女作家陸星兒離開我們已有一年。上海作協於2005年9月以「女性的虛構和虛構的女性」為題,舉行陸星兒作品研討會。 評論家蔣原倫說:我以為我是了解她的,但現今再看她的那麼多作品,着實驚嘆她的勤奮和毅力。她是一個用文字來工作的勞模。她以天下為己任的激情和幹勁,和今天的那些追逐聲名的年輕作家區別了開來。她的虛構能力不是來自想像,而是來自她對生活的了解。 評論家王鴻生進一步指出:這樣一個人走了,留給我們什麼思考?我們這一代人是否真正地學會了講述自己?陸星兒的作品一直在追尋她的同代人,她關注的人群一直是知青。有不少知青作家或刻意地強調、或刻意地忘記自己的知青身份,陸星兒的寫作很自然。但當她真正地講述自己的故事時,和現實生活有一點疏離感,那種對抗性的張力沒有真正地表達出來。理想和現實,個人和集體……在轉型期的社會很複雜。陸星兒的作品給我們一個啟示:面對複雜的巨變,文學怎麼去處理? 陳惠芬認為,陸星兒這一代人背負了很多的東西,是現今的「超女們」所無法理解的。王雪瑛則指出,陸星兒對文學理想的虔誠和對文學境界的追求,是她的後輩們需要繼承的精神財富。 主持會議的王安憶有一段話很感人:「星兒已經不在了,她缺席的討論會,我們應該做什麼呢?我覺得首要的,是準確深入地評價她的作品;再從作品出發,闡釋和理解她獨特的精神世界,進而反思我們的文學——或許,這也是我們對星兒最好的紀念。」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