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甲
阿甲,原名符律衡,曾用名符正。(1907-1994),祖籍武進,中國當代著名戲劇編劇兼戲曲理論家、表演和導演藝術家。
阿甲自幼隨父讀書,愛書畫,尤喜京劇。抗戰爆發後,他投奔革命,1938年春赴延安,考入魯迅藝術文學院,是時始用藝名「阿甲」。畢業後,任魯藝平劇研究團團長,開始了京劇改革的實踐之路。1942年,成立延安平劇研究院,任院務委員、研究室主任,後任副院長。新中國成立後,任文化部戲曲改進局藝術處副處長,1951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研究室主任,1955年任中國京劇院總導演,1961年任京劇院副院長兼藝術室主任。80年代起,他歷任中國京劇院名譽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顧問、戲曲理論博士生導師等職。
目錄
阿甲
(1907—1994),宜興丁蜀鎮雙橋村人。中國當代著名的戲曲理論家、表導演藝術家。阿甲原名符律衡、符鎮寶,生於武進湟里一塾師家庭。不到六歲由其六姨娘帶來宜興,在宜興長大,成家立業,並走上革命道路。阿甲從小多才多藝,人稱「十齡童」,曾跟宜興顯親寺懷舟和尚學京戲書畫。做過記者、教員、職工。一九三八年春歷盡艱辛到延安,曾當過延安平劇院研究室主任、副院長。延安演京劇《打漁殺家》,阿甲在劇中演「肖恩」,江清演「女兒」。他們連演三場,毛主席連看三場。阿甲還參加了《逼上梁山》的演出。阿甲是延安的「京劇名角」,還經常得到毛主席的教誨和關心,參加了「延安文藝座談會」。阿甲被延安的老同志稱為「中國共產黨研究京劇的頭牌創始人」。
相關
建國後,阿甲任中國京劇院總導演、副院長,(梅蘭芳為院長)。五十年代發表著名論文《生活的真實和戲曲表演藝術的真實》。一九六四年,以阿甲為主編導的現代京劇《紅燈記》公演後獲得巨大成功。阿甲還受文化部委託,到廣東幫助著名表演藝術家紅線女排戲。文革中,阿甲受到了江清一夥的殘酷迫害,曾經被「兩報一刊」點名批判。文革結束後,阿甲又煥發了藝術青春。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阿甲還指導和幫助了江蘇的崑劇、京劇團體排演《爛柯山》、《李慧娘》等戲劇。在國內獲得了巨大成功。他為京劇事業又作出了新的貢獻。
阿甲晚年定居無錫曹張新村,在宜興市錫劇團排演《周處》時,宜興市文化局和錫劇團的領導和有關人員專程到無錫拜訪和請教了阿甲先生。阿甲同志與宜興著名實業家華蔭堂先生(已經101歲)、著名名中醫鄧蔭南先生都是年輕時的「小朋友」。他晚年多次回鄉,非常關心家鄉的發展。
阿甲以對祖國京劇藝術的傑出貢獻,成為了探索傳統京劇表現現代生活的突出代表,他的探索精神和藝術實踐,被公認為是「中國戲曲導演的擎旗人」和「新中國戲曲表演理論的開拓者和奠基人」。阿甲曾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博導、文化部京劇振興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等職。有《戲曲表演論集》等著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