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阿拉伯帝國, (632年—1258年)是阿拉伯半島上的阿拉伯人於中世紀創建的一系列伊斯蘭穆斯林 封建王朝。唐代以來的中國史書,如《經行記》、《舊唐書》、《新唐書》、《宋史》、《遼史》等.

阿拉伯帝國

均稱之為大食國(波斯語Tazi或Taziks的譯音),而西歐則習慣將其稱作薩拉森帝國(在拉丁文中意指「東方人們的帝國」)。疆域東起印度河流域和帕米爾高原與中國唐朝接壤;西臨大西洋。南至莫桑比克 蘇丹國北迄高加索山,形成橫跨亞、非、歐三洲的封建大帝國。[1]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阿拉伯帝國

開國領袖 穆罕默德

貨 幣 第納爾 [2]

疆 域 橫跨歐、亞、非三洲

國土面積 1340萬平方公里(公元750年)

英文名稱 Arab Empire

末代君主 穆斯台綏木

滅亡時間 1258年

所屬洲 亞洲

人口數量 3400萬(公元750年)

主要宗教 伊斯蘭教

主要民族 阿拉伯人,波斯人,猶太人

簡 稱 阿拉伯、大食國

首 都 麥地那,大馬士革,巴格達

建立時間 632年

主要城市 大馬士革,巴格達,耶路撒冷

國家領袖 穆罕默德,穆阿維葉,哈倫·拉希德

官方語言 阿拉伯語

政治體制 君主專制政體

概述

阿拉伯帝國(632~1258,英:Arab Empire),來自於西南亞地區的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蘭哈里發國家中國史書稱之為大食。西方史籍稱之為薩拉森帝國,面積最大時達到了1339萬平方公里,是人類歷史上東西方跨度最長的帝國。

610年,穆罕默德在麥加復興阿拉比亞自古以來的一神教伊斯蘭教 。自稱是阿拉伯和猶太人祖先的,亞伯拉罕宗教的繼承者。先知遵循亞伯拉罕的遺教傳播伊斯蘭。

到他逝世時(632年),一個以伊斯蘭教為共同信仰的、政教合一的、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出現於阿拉伯半島,之後阿拉伯人開始在「聖戰」旗幟下對外擴張,占領西亞、北非、中亞和南亞次大陸西北部地區以及伊比利亞半島地區的廣大領土,形成龐大的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封建軍事大帝國。

帝國統治者稱哈里發,集政治、宗教大權於一身。9世紀中期起衰落,哈里發大權旁落。1258年被興起於東亞大陸北部草原上的蒙古人所滅。阿拉伯帝國前後共存在626年。

歷史文化

歷史發展

伯克爾擴張

阿拉伯(Arab)帝國形成之後,作為先知繼承者的哈里發(Khalifa)們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並滿足阿拉伯人對商路和土地的要求,掀起了長達一百多年的擴張運動。在鷹旗旗幟下,沙漠中的遊牧民族開始征服世界的行動。

阿拉伯人以驚人的速度崛起於拜占庭(Byzantium)和波斯(Persia)的南部邊疆。他們前進,他們作戰,他們征服,他通過血與火建立了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龐大帝國。鼎盛時期領土達到1339萬平方公里。是人類歷史上領土東西跨度最長的帝國,僅次於蒙古帝國。

鎮壓了內部反對勢力後,第一任哈里發伯克爾(Bakr,573-634)隨即向敘利亞(Syrian)方面發動了擴張戰爭。巨大勝利的強烈刺激下,第二任哈里發歐麥爾歐麥爾(Umar,586-644)發動了阿拉伯歷史上空前的大征服運動。

635年,哈里發的軍隊同時對拜占庭和薩珊波斯(226~651)展開了進攻。被稱作「安拉(Allah)之劍」的哈立德·伊本·韋立德(Khalid,?-642)將軍,率領阿拉伯人迅速通過人跡罕至的敘利亞沙漠,在雅穆克河(Yarmuk River)畔一舉殲滅了拜占庭5萬大軍,占領了敘利亞首府大馬士革(Damascus)。

哈里發軍隊的接連勝利,迫使被圍困兩年的耶路撒冷(Jerusalem)於638年請降歸順。面對阿拉伯人猛烈的攻擊,拜占庭帝國的皇帝悲哀說道:「敘利亞,如此美好的錦繡河山,還是歸於敵人了!」

占領敘利亞後,4萬阿拉伯鐵騎乘勝揮師東進。637年,哈里發的軍隊占領了伊拉克(Iraq),並向波斯腹地不斷推進,最終於642年在卡迪亞戰役中徹底擊敗了波斯軍隊,征服了已有四千多年歷史的波斯帝國。

與此同時,西征大軍也捷報頻傳。640年阿拉伯人攻入埃及(Egypt),在科普特人(Copts)的支持下獲得了一個接一個的勝利。642年,哈里發成為亞歷山大(Alexandria)的主人,整個埃及納入阿拉伯帝國的版圖。

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Osman,574-656)繼續進行擴張戰爭,在他的統治時期,阿拉伯帝國的鐵騎先後征服亞洲的呼羅珊(Khorasan)、亞美尼亞(Armenia)、阿塞拜疆(Azerbaijan)以及非洲的利比亞(Libya)等地區。為了進一步控制地中海,奧斯曼徵集小亞細亞(Asia Minor)沿岸居民,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海軍。

倭馬亞擴張

在東方,阿拉伯人於664年占領中亞的阿富汗(Afghanistan)地區,然後分作兩路,北路軍侵入中亞,一路所向披靡,直到在帕米爾(Pamir)高原遇到中國(唐朝,618~907)軍隊才停下腳步,並與興起於青藏高原地區的吐蕃相接壤。

南路軍攻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大小邦國。在北方,阿拉伯帝國的兵鋒三次指向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由於拜占庭帝國(395~1453)的頑強抵抗,並且使用希臘火大破阿拉伯海軍,使得阿拉伯人遭遇了慘重的失敗,哈里發征服拜占庭的雄心終究未能實現。

在西方,阿拉伯人消滅了拜占庭帝國在非洲北部最後的駐軍,占領從突尼斯(Tunisia)直到摩洛哥(Morocco)的廣袤土地。阿拉伯帝國使非洲的柏柏爾人(Berbers)歸依了伊斯蘭教,並以他們為主力組成軍隊,跨越直布羅陀海峽(Gibraltar Strait)進攻西班牙(Spain),征服了西哥特王國(Visigothic Kingdom)。

732年,哈里發的軍隊穿越比利牛斯山(Pyrenees),進攻法蘭克(Frankish)王國,在普瓦提埃(Poitiers)附近被法蘭克人擊敗。至此,阿拉伯帝國的大規模征服運動終於落下帷幕。

東擴

公元750年,阿拉伯人占領坦桑尼亞的桑格幾布群島。公元751年,阿拉伯帝國軍隊與中國唐朝軍隊在中亞城市怛羅斯進行了小規模交戰,阿軍出動了15萬人,唐軍也出動了約三四萬人的精銳部隊。

本來唐軍在高仙芝的指揮下節節勝利。由於葛羅祿部落的背叛,阿軍取得了全勝。但此時的阿拉伯人不敢再向東進攻,因為這是阿拉伯近百年的擴張以來遇到的最大困難。阿軍在此戰中損失將近4萬人。唐帝國本來也可以重振旗鼓,在與阿拉伯人一戰,可是由於安史之亂的爆發,唐朝國力大減,無力西征。

擴張成果

阿拉伯帝國的擴張,在很大程度上是阿拉伯國家而不是伊斯蘭教的擴張。在被征服地區,非伊斯蘭教徒並沒有被強迫改變信仰。事實上,阿拉伯統治者往往並不鼓勵被征服地區的人民改信伊斯蘭教.

因為阿拉伯帝國向非伊斯蘭教徒徵收的賦稅,要比向穆斯林徵收的高一些,如果人民大量皈依伊斯蘭教,則意味着阿拉伯帝國的財政收入將大大降低。所以當時的阿拉伯帝國基本不存在宗教迫害。

經過78年的擴張(634~712年)為高潮時期,阿拉伯帝國的結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不再是阿拉伯部落聯盟的酋長,而是一位東方的神權君主。建立在官僚體系和常備軍的基礎之上。

在阿拉伯帝國的統治下,廣袤疆域內各個迥然不同的古典文明逐漸融合,最終於幾個世紀後形成了全新的阿拉伯文明。舉世聞名的新月沃地是阿拉伯文明的肇興地;也是伊斯蘭世界的中心。

作為阿拉伯帝國的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伍麥葉王朝歷位哈里發曾從此發布敕令。指揮亞歐非三洲的運作。以後的阿拔斯哈里發則遷都於巴格達。

阿拉伯人征服擴張的主要貢獻在於:通過宗教將鬆散的部落文化聯合起來,並通過征戰使各個地區的文化得以傳播、交流。

分裂與衰亡

龐大的哈里發帝國是阿拉伯貴族借武力征服而建立的多民族、多宗教、多信仰的集合體。不同民族與不同信仰之間存在着一定的隔閡與矛盾;廣大人民群眾與貴族官僚、富商階級之間存在着無法調和的階級矛盾;

穆斯林內部也因複雜的矛盾而四分五裂;特別是封建制度的進一步發展,又從帝國內部培植起離異的勢力。因此,9世紀中葉以後,哈里發政權已逐步釋放儘自身的能量,帝國急劇滑向分崩離析的窮途末路,直至走向滅亡。

人民起義

廣大下層人民的反抗鬥爭是造成帝國統治根基動搖的主要原因。為了維持龐大的封建國家官僚機器的運轉,滿足無度奢靡生活的需求,哈里發國家一直不斷加強對農民、手工業者和奴隸的殘酷剝削,致使封建主與廣大民眾間的階級矛盾始終處於不斷惡化的狀態之中,導致此伏彼起、連綿不斷的反抗鬥爭。進入9世紀之後,人民起義更是遍及帝國全境,其中聲勢最為浩大的有巴貝克起義、黑奴起義和卡爾馬特起義。


出身於阿塞拜疆社會下層的巴貝克,利用祆教胡拉夫派的教義,號召民眾與惡神造成的暴力、壓迫、不平等的社會制度進行鬥爭,提出推翻阿拔斯王朝的口號。

816年,巴貝克在阿塞拜疆首豎義旗,很快便控制了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和波斯西部等廣大地區。民眾武裝「紅衣軍」一度發展到30萬人,對哈里發政權構成嚴重的威脅。機智善戰的巴貝克率領紅衣軍屢敗官軍,堅持鬥爭20年。馬蒙、穆木台綏木兩任哈里發 圍剿義軍,並懸賞百萬第爾汗緝拿巴貝克。837年,巴貝克為叛徒出賣,英勇就義。

巴貝克起義的烈火剛剛停息30年後,帝國腹地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又爆發黑奴大起義。自建朝以來,阿拔斯王朝就不斷從東非輸入黑奴,押至南美索不達米亞地區進行農業生產,其境遇十分悽慘。

哈瓦立及派穆斯林阿里·伊本·穆罕默德自稱是安拉的使者,使命是使奴隸獲得自由和財富,深得廣大奴隸的擁戴。869年3月,阿里率眾起事,很快便聚成20萬之眾。871年,攻陷兩河流域的重鎮巴士拉,一度進至距巴格達僅20公里處,帝國首都岌岌可危。哈里發穆耳台米德派軍征討,剿撫兩計並用。由於阿里在起義後未能及時兌現當初的允諾,義軍力量被削弱。

883年,黑奴起義在堅持了14年之後,慘遭失敗,阿里被殺。在世界歷史上,這次黑奴起義是與古代羅馬斯巴達克起義齊名的大規模奴隸反抗鬥爭,它給哈里發國家以沉重打擊。此後,阿拉伯從非洲輸人奴隸的數量明顯減少,整個社會中的奴隸制殘餘也漸趨消亡。

分裂割據

人民起義浪潮也使阿拔斯帝國境內異端教派的活動更趨活躍。9世紀晚期,由阿布·阿杜拉創立的「卡爾馬特教派」逐漸興起。該派反對遜尼派哈里發政權,主張社會平等、財產共有,廢棄正統的伊斯蘭教規、教禮。890年,該派在哈馬丹·卡爾馬特領導下於伊拉克南部庫法地區舉行起義。

勢力迅速擴及波斯、中亞一帶,並於899年在波斯灣西岸的巴林建立了卡爾馬特國家,先後延續200餘年。

文化藝術

概述

穆罕默德和歷代哈里發都奉行較開明的文化政策,這使得以伊斯蘭教和阿拉伯語這兩個將不同民族融合在一起的紐帶為基礎的阿拉伯文化得以高度發展。

突出特點

領先地位和融合精神。阿拉伯帝國的形成促進了伊斯蘭教文化的傳播,也推動了帝國範圍內各個不同地區文化的結合。它是在吸收、消化原埃及、兩河流域、波斯帝國和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既有鮮明的特點又有很強的包容性。

文學

文學是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中最具特色,也是阿拉伯人自己最引以自豪的領域之一。早期阿拉伯文學題材多為諺語、詩歌、故事,語言簡潔明快、犀利、樸實,體現了阿拉伯人狂放而直爽的性格。

伊斯蘭以前的詩歌,以若干《懸詩》(Al-Mu`allaqat)為最傑出的代表。帝國強盛的時代,阿拉伯文學由於吸收了帝國內被征服民族,及帝國周邊民族文學的養分,而獲得進一步發展。

阿拉伯文學作品以詩歌為主,文字優美,音韻或鏗鏘激昂,或婉轉柔美。歷代詩壇,耆宿輩出。韻文、散文在阿拔斯帝國時代獲得長足發展。《天方夜譚》(或譯《一千零一夜》)在數百年時間中被不斷完善。它汲取了印度、希伯來、波斯、埃及、中國和阿拉伯民間文學的精粹,使其成為阿拉伯乃至世界文學中的明珠。  

除了自身的文學成就以外,在整理、翻譯和改編古典著作方面,阿拉伯人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9世紀初,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為給伊斯蘭神學尋找「理論支持」竭力鼓勵並組織對希臘古典哲學的大規模翻譯活動。

「智慧之城」巴格達擁有一大批專門的翻譯人才。據說,翻譯的稿酬以與譯著重量相等的黃金來支付。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歐幾里德、托勒密、蓋倫、希波克拉底等大批希臘人、印度人和波斯人的哲學、科學和醫學名著的譯本經整理、注釋之後.

相繼問世。這一人類翻譯史上的偉大工程,即使人類古典文明的輝煌成果在中世紀得以繼承,又為阿拉伯文化的發展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經歷了漫長黑暗的神權統治的中世紀,古希臘的著作在歐洲大都已經失傳。歐洲人是靠翻譯這些阿拉伯文的譯本才得以了解先人的思想,繼而開始他們的文藝復興的。

哲學

阿拉伯人認為,除神學外,哲學是了解世界的必備知識。在融合伊斯蘭教「天啟」與希臘「愛智慧」精神的事業中,帝國湧現出一批哲學家。阿拉伯第一位哲學家金迪(801年-873年)、倡導「流溢說」的法拉比(870年-950年)、完成融合希臘哲學與伊斯蘭教神學的巨匠伊本·西拿(980年-1037年)和獨樹「雙重真理」學說的伊本·魯世德(1126年-1198年)等,對中世紀和後來人類哲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7世紀初,穆罕默德(約570~632)在阿拉伯半島創立伊斯蘭教。7世紀末,一些伊斯蘭教教徒對統治者的奢侈腐化和世俗傾向不滿,他們以守貧、苦行和禁慾進行消極的抗議,逐漸形成了蘇非派。

該派的思想十分龐雜,除以《古蘭經》和「聖訓」(即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為根據外,還受到新柏拉圖學派和波斯、印度等東方古老思想的影響。該派的思想以神秘主義為特徵,尤其在 8世紀中葉以後,宣傳神秘的愛、泛神論和神智論思想,要求奉行內心修煉、沉思入迷,以達到與真主合一。

8世紀初出現的穆爾太齊賴派,是阿拉伯中世紀最早的神學-哲學派別。討論了有關真主的本質及其屬性、真主與世界的關係、人類有否意志自由等問題。

12世紀後,蘇菲派思想有了進一步發展。該派形成許多宗派,活動遍及整個伊斯蘭世界。

13世紀初,伊本-阿拉比創立了所謂「一元論」的學說,把客觀事物和人的自由意志都看成是真主的本質和屬性的表現,從而把神秘主義發展為有系統的泛神論思想。蘇菲派思想至今在伊斯蘭世界仍有很大的影響。

9~12世紀,在傳播希臘哲學和波斯哲學思想的過程中,在阿拉伯伊斯蘭教徒統治下的廣大地區出現了為數眾多的哲學家。這些哲學家較多地接受古希臘羅馬哲學和各種東方傳統思想的影響,尤其推崇亞里士多德,並注釋其哲學或科學著作。

他們根據社會鬥爭和生活實踐的需要,用從亞里士多德和新柏拉圖主義那裡獲得的精神營養,對《古蘭經》及伊斯蘭教的教義進行種種解釋,同伊斯蘭教正統派經院哲學進行鬥爭。

這些哲學家構成了中世紀阿拉伯哲學的主體,西方學者一般稱之為阿拉伯亞里士多德學派,他們對穆斯林世界有着重要的影響。這些哲學家以巴格達和西班牙的科爾多瓦為中心,分成東、西方兩支,代表人物有法拉比、伊本·西拿等。他們多為自然科學家或醫生,重視經驗知識,強調理性作用,對自然哲學問題和邏輯有濃厚的興趣,並具有強烈的世俗傾向。

但他們仍未完全擺脫伊斯蘭神學的束縛,一般都承認真主作為最初實體和始因的存在,認為世界萬物是由真主通過理性、靈魂等一系列精神的實體流溢而出,但又主張世界萬物是客觀存在的,其間有着因果的關係,真主對世間的關係是通過媒介物間接地起作用。他們在一些具體哲學問題上,盡力排除神學,並或多或少得出了泛神論或唯物論的結論。

歷史

阿拉伯歷史學家多採用敘述的方式,除應用個人的判斷,對於不同的若干組資料加以抉擇,對於論據加以組織外,很少致力於史料的分析、批判、比較或推斷。  

保存下來的最早的阿拉伯語歷史作品最初的題材,是以前的傳奇以及環繞着先知穆罕默德的各種宗教傳說。第一部以宗教傳說為基礎的著作,是《天使傳》(Sīrat RasūlAllāh),(著者是伊本·易司哈格);接着而來的歷史著作,是記載穆斯林征戰的著作,叫做《武功紀》(al-Maghāzi),(著者有穆薩·伊本·歐格伯,瓦基迪等)。

後來較正規的歷史學家中,包括阿卜杜拉·伊本·穆斯林·伊本·古太白(著有《知識書》(Kitāb al-Ma『ārif)),艾卜·哈尼法·艾哈邁德·迪奈韋里(著有《長篇記述》,葉耳孤比(著有《世界史摘要》),哈木宰·伊斯法哈尼等。

泰伯里和麥斯歐迪是公認最偉大的阿拉伯歷史學家,其成就是後人難以逾越的高峰。

泰伯里的名字是穆罕默德·伊本·哲利爾,號艾卜·哲耳法爾(838年—923年),寫下了兩部偉大的著作:《歷代先知和帝王史》(Ta』rikh al-Rusul w-al-Mulk),另一部是《古蘭經注》。

艾卜·哈桑·阿里·麥斯歐迪,被稱為阿拉伯的希羅多德,他是採用紀事本末體編寫歷史的第一個阿拉伯人。他把所搜集到的資料編成三十冊的偉大著作,可惜保存到現在的,只有一部摘要:《黃金草原和珠璣寶藏》(Murj al-Dhahab wa-Ma『 din al-Jawhar) 。在這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中,麥斯歐迪除研究正規的穆斯林的題目外,還研究了印度、波斯、羅馬、猶太的歷史和宗教。麥斯歐迪還是一位博物學家,他把關於礦物、植物、動物之間的秩序的見解總結起來,寫成一本專論,叫做《提醒和監督》。

藝術

阿拉伯世界對於藝術美有獨特的追求。由於伊斯蘭教反對偶像崇拜,阿拉伯藝術作品中缺少對人物和動物造型的塑造。藝術家們的才思智慧都集中在書法藝術、幾何圖案和巧妙別致的構思中,具有明顯的抽象法和形式化的特徵。  

阿拉伯藝術家的獨特構思在華美壯麗的清真寺和宮殿建築的結構裝飾上集中地體現出來。高高的宣禮尖塔、大圓屋頂、半圓凹壁和馬蹄形拱門為基本特點的千萬座清真寺,形成了世界建築中的獨特風格。阿拉伯宮殿建築雖然由於歷代戰亂多已不復存在,但僅僅西班牙格拉納達阿爾汗布拉宮(西班牙語Alhambra)這樣一座地方統治者的宮苑,就足以使人領略阿拉伯人世俗建築的成就。

建築

伊斯蘭建築別具一格,包括清真寺、伊斯蘭學府、哈里發宮殿、陵墓以及各種公共設施、居民住宅等,是世界建築藝術和伊斯蘭文化的組成部分。它同印度建築、中國建築並稱東方三大建築體系。穆斯林仿照希臘和羅馬式建築形式,創立了風格獨特優美的新樣式,阿拉伯建築以其宏偉、壯麗著稱於世,它的外觀是巍峨的穹頂和高聳的尖塔,精美樸素的內飾雕塑和花卉鳥獸等。麥加的禁寺,麥地那的先知寺,大馬士革的倭馬亞清真寺,科爾多瓦的大清真寺和印度的紅堡、烏茲別克斯坦的布哈拉古城建築群被喻為阿拉伯古典建築的典範。

教育

昆它布(小學校)(kuttāb):接受六歲以上兒童學習,以《古蘭經》為核心,學習朗讀和書法;此外,加之阿拉伯語法、歷代先知的故事、初等算術原理和詩詞。女子可接受初級的宗教教育。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較低。阿拉伯帝國第一所著名的高等教育機關,是麥蒙於830年建立的智慧館(Bayt al-Hikmah)。這是一個翻譯館,科學院和公共圖書館的綜合體。   

尼采米亞大學,尼采木·木勒克在1065年創建的,是一所宗教大學,也是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專門研究沙斐儀派的教律學和正統的艾什耳里派的教義學。《古蘭經》和古詩,是這所學校人文學的主要課程。

清真寺在教育體系中起到很大的作用,除了昆它布附屬於清真寺之外。其中有舉行聖訓學的課程,還有不少學者集會講授各種學科,所有穆斯林都可以自由進入清真寺聽講。清真寺還是圖書收藏所。

政治經濟

政治

除保持伊斯蘭教神權統治原則外,阿拉伯帝國吸收以巴比倫波斯文明國度的制度,形成一種伊斯蘭世界所特有的、政教合一的君主專制政體。

阿拉伯帝國的繼承制度既不同於中國的宗法制,也不同於西方的長子繼承制或是被某些地方所採用的幼子繼承制。穆罕默德生前並未規定伊斯蘭政權首腦的產生方式,但傾向於選舉制。阿拉伯帝國的最初四任哈里發也都是經統治集團選舉產生的。

但穆阿維葉利用其權勢,立己子為繼承人,從此建立倭馬亞王朝,開始了哈里發世襲制。然而這種世襲制的繼承人並沒有固定為前任哈里發的長子或其他親屬,在《古蘭經》和「聖訓」中也沒有根據。所以強有力的王子很容易找到理由,與其父輩所立的王儲爭奪哈里發寶座。

中央官制—軍政官員、稅收官員、宗教官員。

地方官制—五大行政區:總督(軍政官員)、稅務官、法官(專司穆斯林案件。非穆斯林由各自宗教領袖負責)。

經濟

出產

富饒的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等「糧倉」,為帝國提供了充裕的產品,主要作物包括小麥、大麥、稻米、椰棗和橄欖,園藝作物也相當豐富,有椰棗、橄欖、李、桃、杏、桔、蘋果、西瓜、葡萄和各種蔬菜。

在阿拔斯王朝期間,耕地面積和產量由於灌溉工程的發展而得以大幅增加。在阿拉伯半島南部,由於地處綠洲,盛產椰棗、穀物和蔬菜。阿拉伯民族自身就是遊牧民族,阿拉伯半島以及其他沙漠半沙漠地帶盛產羊,馬和駱駝。

此外,各省還提供了豐富的礦產資源:來自努比亞的黃金、興都庫什山脈的白銀、伊斯法罕的銅以及中亞和西西里島的鐵,還有帝國境內豐富的寶石蘊藏。

在工業方面,各地出產製造的亞麻布、棉、絨毯、陶器等製品(有時還有絲綢)既有利於本地消費,又有利於出口。阿拉伯人還從在751年怛羅斯戰役中俘虜的中國戰俘那裡學會了造紙術。

商貿

商業在阿拉伯帝國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首都巴格達不僅是阿拉伯帝國的政治中心,也是商業碼頭。此外,巴士拉、安條克、開羅、亞歷山大、凱魯萬、撒馬爾罕等城市也都是東西方中介貿易的重要商埠。

早在伊斯蘭教創立時期,穆罕默德就認為,「商人是世界的信使和安拉在大地上的忠實奴僕」,並斷定忠實的穆斯林商人在復生日將「居於安拉寶座的蔭影之下」。《古蘭經》也明確規定鼓勵和保護商業是所有穆斯林必備的義務和道德。

隨着帝國的形成,商業貴族也成為上層統治階級的重要組成。文化傳統、地理位置、商人的社會地位和商業的巨大收益,使阿拉伯帝國出現了與當時東西方封建文明不盡相同的工商業繁榮局面。很多穆斯林商人活躍於亞歐非三大洲,從事以中介貿易為主的商業活動。

阿拉伯商人的活動範圍從東南亞的蘇門答臘、馬來亞到南亞印度,再到西南歐的西班牙、北非的摩洛哥,甚至北歐波羅的海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都有。當時,中國的廣州、泉州、揚州等地也聚居着大批穆斯林商人。

這些阿拉伯商人成為了中國回族的祖先。中國的絲綢、瓷器,印度和馬來群島的香料、礦物、染料、蔗糖,中亞的寶石,東非的象牙、金砂,北歐和羅斯的蜂蜜、黃蠟、毛皮和木材等都是阿拉伯商人經營的商品。

大規模的阿拉伯商業貿易,促進了亞歐非蘭大洲各個封建文明區域間的經濟文化交往,推動了中世紀印度洋區域和地中海區域海上貿易的繁榮與發展。

海運

阿拉伯人的海上航行在發展航海業、造船業和帆船駕駛技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促進了航海所必需的地理知識和其他知識的積累。阿拉伯海員在長期的航行過程中,研究和詳細記述了印度洋上的季風,並且在航行中巧妙地利用了這種季風從而大大縮短了航行所需的時間。在古代阿拉伯的地理書籍中也記錄了大量的海洋地理資料。

13-15世紀,阿拉伯人的航海技術得到了新的發展。十五世紀初,當中國明朝的穆罕默德後裔鄭和的船隊到達印度之後,鄭和雇用了阿拉伯國家嚮導導航來繼續前往東非的航行。

一個世紀之後,卓越的阿拉伯航海世家的後代伊本·馬吉德(自稱「怒海之獅」)以熟諳如何在紅海和印度洋的驚濤駭浪中航行而聞名,後被阿拉伯海員奉為「保護神」。

正是在他的指引下,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的船隊才順利渡過印度洋,開闢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這一時期,阿拉伯海船上的裝備也更加先進,從事遠洋航行船隻已擁有整套的航海儀器.

如指南針、測岸標方位的等高儀、測太陽和星體高度的量角儀、水陀等,還繪製了標有岸上方位物坐標、水深和風向的海圖和對景圖。阿拉伯航海家的活動範圍也日益擴大。在西歐沿海,非洲的東岸、北岸和西北岸,亞洲的南岸和東南海域,包括菲律賓、馬來半島和馬魯古群島,都留下了阿拉伯海員和商人們的足跡。

社會方面

帝國的社會結構發生過一些變化,但主要分為四層:

阿拉伯人上層

由先知家族、歷代哈里發家族、重要的遷士和輔士家族及各地總督等組成,下層為普通的阿拉伯武士和士兵。他們享有許多特權。

迪米

迪米階層是帝國境內的異教徒,主要是基督教徒、猶太教徒和瑣羅亞斯德教徒。他們需要交納比穆斯林多的人頭稅。但是生活在穆斯林社會的基督徒與中世紀歐洲境內非基督教徒相比,他們的處境還算不錯。首先,從這些歧視性內容在倭馬亞、阿拔斯王朝時代需屢次重申,嚴令遵守,就可看出它們平時並不是嚴格實施的。其次,這些非穆斯林可以保持原有信仰,享有財產權,甚至可以在國家的高級機構中任職,也不用擔心被流放或被送上火刑柱。

奴隸  

最低等級,基本不具備做人的資格。

奴隸買賣在阿拉伯帝國境內十分興隆。936年夏天,一個波斯商人用400艘船從非洲阿拉伯人殖民地運來約1.2萬名黑奴。11世紀的縛喝城(今譯巴爾赫,即當代阿富汗馬扎里沙里夫)有一整條「奴隸販子街」。

奴隸市場上還出售來自希臘、俄羅斯的白奴和來自中亞、印度的突厥黃種奴隸。奴隸用於採礦、水利工程、宮廷作坊和軍隊,也用於私人的宅內勞動和手工業勞動。

帝王世系

四大哈里發〔632年—661年〕

阿布·伯克爾632年—634年

歐麥爾一世634年—644年

奧斯曼 644年—656年

阿里 656年—661年

倭馬亞王朝〔661年—750年〕

穆阿維葉一世661年-680年

葉齊德一世680年-683年

穆阿維葉二世 683年-684年

麥爾萬一世 684年-685年

阿卜杜勒·馬利克685年-705年

瓦利德一世 705年-715年

蘇萊曼 715年-717年

奧馬爾二世 717年-720年

葉齊德二世 720年-724年

希沙姆 724年-743年

瓦利德二世 743年-744年

葉齊德三世 744年

易卜拉欣744年

麥爾萬二世 744年-750年

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

阿布·阿拔斯 750年—754年

曼蘇爾 754年—775年

馬赫迪775年—785年

哈迪785年—786年

哈倫·拉希德 786年—809年

阿明 809年—813年

麥蒙813年—833年

穆塔希姆833年-842年

瓦提克 842年-847年

穆塔瓦基勒847年-861年

蒙塔希爾861年-862年

穆斯塔因 862年-866年

穆塔茲 866年-869年

穆克塔迪869年-870年

穆塔米德 870年-892年

穆塔迪德 892年-902年

穆克塔菲 902年-908年

穆克塔迪爾 908年-932年

卡希爾932年-934年

拉迪 934年-940年

穆塔基 940年-944年

穆斯塔克菲 944年-946年

穆提 946年-974年

泰 974年-991年

卡迪爾991年-1031年

凱姆 1031年-1075年

穆克塔迪 1075年-1094年

穆斯塔茲希爾 1094年-1118年

穆斯塔爾希德 1118年-1135年

拉希德 1135年-1136年

穆克塔菲 1136年-1160年

穆斯塔吉德 1160年-1170年

穆斯塔迪 1170年-1180年

納西爾1180年-1225年

扎希爾 1225年-1226年

穆斯坦希爾 1226年-1242年

穆斯塔辛 1242年-1258年---東阿巴斯帝國滅亡

·【遷都開羅】·

——後阿拔斯皇帝(哈里發)(259年)

阿合馬1258·——1261年

哈金(又譯為哈克木)1262年 ——1303年

蘇萊曼1303——1342年

愛哈默孜1342——1356年

拜克爾1356——1377年

穆罕默德1377年——被權臣廢掉,不久復位

克忍雅木1377年——20天後又被廢

穆罕默德(復位)1377年——1393年

歐麥爾1393——1394年

宰克忍雅1394——1436年

穆斯塔爾1436——1466年

穆爾坦1466——1487年

艾本亞1487——1498年

加里木1498年——1499年

(在位不久即遭權臣廢掉,未幾死在獄中)

優素福1499——被廢·

穆台瓦基勒1499——1517年被廢

(退位後;死於1543年)

.…………(·君士坦丁堡的君主·取代後阿巴斯帝國)

【奧斯曼土耳其蘇丹承位登極】

賽里木皇帝(哈里發) 1512年——1520年在位

1512(任蘇丹)——1517年任哈里發之。

相關書籍

《阿拉伯帝國》作者為威廉·穆爾,是著名的英國東方學家,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早年就讀于格拉斯哥基爾瑪諾克學院、愛丁堡大學,曾任印度總督的外事秘書及愛丁堡大學校長。

威廉·穆爾爵士以治阿拉伯歷史著稱,尤其擅長穆罕默時代和早期哈里發國家的歷史。其主要著作有《穆罕默德傳和希吉拉之前的伊斯蘭史》、《阿拉伯帝國》、《<古蘭經>:內容與教義》和《伊斯蘭教的爭論》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