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阿爾圖羅·托斯卡尼尼

阿爾圖羅·托斯卡尼尼,出生於1867年3月26日出生於艾米利亞-羅馬涅帕爾馬,畢業於帕爾馬音樂院。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最最負盛名的音樂家之一,他永遠是完全憑記憶來指揮。

目錄

拿起指揮棒 憑著記憶指揮

1876年入帕爾馬音樂院學大提琴和作曲。1886年,阿爾圖羅·托斯卡尼尼就前往南美巡迴演出,並取得了生平第一次成功。其那時,他是不得不在樂隊指揮被解僱之際,臨危受命,指揮歌劇《Aida》的演出。而當時擺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本鋼琴改編曲。阿爾圖羅·托斯卡尼尼拿起了指揮棒,憑著記憶完成了演出——從此開始了指揮生涯,長達68年,統治著一個跨越國界的龐大音樂帝國一般。高超的音樂造詣,令全世界著名的歌劇院都向他敞開了大門。(Edmea)。[1]

指揮生涯

1887年在威爾迪《奧瑟羅》(Otello)在米蘭的首演中擔任大提琴手。曾任都林市管弦樂團和意大利若干市歌劇團指揮。1892年指揮《丑角》(Pagliacci)在米蘭韋爾梅劇院的首演。1895年在都靈指揮《眾神的黃昏》(Gotterddmerung)的首演。1896年指揮普契尼《藝術家的生涯》(LaBoheme)在都林的首演。1899年在米蘭指揮《齊格弗里德》(Siegfried)的首演。 1896首次在斯卡拉歌劇院以指揮身份出現,指揮了四次管弦樂音樂會;後在斯卡拉歌劇院工作,直至1902年。 1906~08年又回該劇院工作。1908年隨加蒂·卡扎薩去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首次在該劇院指揮《阿依達》。1910年指揮普契尼《西方女郎》。(LafanciulladelWest)的首演,還指揮過幾部歌劇在美國的首演, 1915年回到意大利,1921~1929年又一次擔任斯卡拉歌劇院的首席指揮,後由於和法西斯分子發生衝突,離開意大利。1926~1930年指揮紐約愛樂樂團的部分季節音樂會。193o年率部該團到歐洲進行巡迴演出。1930年和1931年在拜羅伊特,1934~對年在薩爾茨堡指揮演出1936年指揮慶祝巴勒斯坦交響樂團(現以色列愛樂樂團)成立的音樂會。1937~1954年在紐約,擔任美國國家廣播公司專為其組建的交響樂團指揮,。1952年任倫敦愛樂樂團客座指揮,與其合作演出布拉姆斯的系列作品一1946年回到斯卡拉歌劇院。

以一種特殊的魅力和手勢引導著樂隊

他的指揮風格主要是嚴謹、精湛、精確、質樸和熱情;以強度與完美主義以及對管弦樂的細節與旋律明銳的聽覺而聞名。且能以一種特殊的魅力和手勢引導著樂隊,在音樂內容需要時,它既能表達變化細微的表情,又能體現出激烈熱情的戲劇性效果。由於他對作曲家的作品有著精確的理解,因此他的演釋就總使人感到恰到好處。 雖然這位本世紀最受稱贊的指揮身材瘦小,但他的堅強不屈的高尚純潔的品質使他成為一個舉世矚目的不可估量的人物。[2]

最後一場演出 突然記憶失靈

直至1954年最後一場演出《湯豪舍》時,托斯卡尼尼突然記憶失靈,從此退出樂壇。托斯卡尼尼的唱片幾乎都是由BMG(RCA)錄製、發行,並且都是單聲道的。他一生共指揮演出過100多部歌劇和480部的管弦樂曲。

1957年1月16日,阿爾圖羅·托斯卡尼尼度過了跨越70年的音樂生涯後, 逝世於紐約裏沃代爾的家中,差3個月到9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