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殺陰藏
陽殺陰藏是陰陽學說術語。殺,肅殺、收束;藏,封蟄,潛藏。陽氣肅殺收束,則陰氣封蟄潛藏。
以此說明陰陽互根的關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參見陽生陰長條。
《陰陽應象大論》是創作於戰國時期的一篇散文,作者不詳。主要是論述「法則」:透過陰陽原理結合臟腑陰陽、藥性味陰陽、病性陰陽等,來論述治療法則。如治法天紀,清陽不升,則升其陽;治法地理,濁陰不降,則降其濁;天有五淫六氣,傷人則先入皮毛,治宜速,否則病傷筋脈——六腑——五臟。等待入五臟則半死了,提示早治的法則。風濕傷筋,燥勝風濕;風寒傷筋,辛勝風寒(如羌活勝濕湯);熱傷氣,寒勝熱(如白虎湯);濕傷肉,酸勝濕,甘傷肉,酸勝甘(如用牛膝木瓜治風濕)等提示用藥法則;陽熱里結、陰寒里結,同有腹滿症,不預通下則危。里結症在老年人多見到此症,共同特點是陰虧,聖人治以專精神,精神內守,邪不可干,提示養生法則。結尾:「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瀉之。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更完全是很明顯的法則提示。本文的中心是「法則」,但不容易引起讀者注意。今特指出,讀者進行歸納可以明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