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閼伯台

閼伯台,古稱商丘,民間稱火星台、火神台,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西南3里處,是距今4500多年的一處觀星台遺址,它比東漢天文學家張衡在洛陽建的靈台,還早上2200多年,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觀星台,對研究中國天文發展史是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1]

閼伯台是帝嚳之子閼伯所建造的觀星台,商族始祖閼伯一生不辭勞苦造福於黎民百姓,人們非常敬仰他,把他喻為「火神」,所以此台又叫「火神台」。 閼伯死後,人們就按他的遺願,將他葬於台下,因其封號為「商」,此台又被稱為「商丘」。

2000年9月25日,閼伯台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閼伯台

門票價格:60元(廟會期間20元)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文物級別: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代表景點:閼伯祠、昭明殿、相土殿、古觀星台遺址

地理位置: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西南3里

所屬城市:河南省商丘市

始建年代:4500多年前

歷史沿革

4500多年前,始建。

金代,台上的閼伯廟被毀。

元代大德年間(1297年—1307年),在台上建大殿、拜廳、鐘鼓樓、東西禪門,台前建山門、戲樓。殿宇飛檐走獸,丹牆金頂,為典型民族建築風格。[2]

明清時期,閼伯台經過幾次修葺。

1981年,閼伯台又經歷一次修葺。1996年,應當時的商丘縣人民政府之邀,來自北京、南京天文台和全國的文物考古專家,通過研討論證,確認這裡是全國現存最早的觀星台遺址。並從考古勘探中推知,最遲在東周時期這裡已堆起了很大很高的台。

2000年9月25日,閼伯台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來源

在原始社會時,繼顓頊以後,帝嚳為商地的部落聯盟酋長。帝嚳看到商地人民沒有火,就讓自己的兒子閼伯到這裡擔任「火正」。一是管理火種,二是祭祀火星並觀察火星的運行。古代人們為了觀測日、月、金、木、水、火、土等恆星的運行,把天區分成大小不等的二十八個小區,稱二十八宿,作為觀測時的標誌,用來說太陽、月和五星運行所到達的位置。其中東方蒼龍七宿有一個星宿對着商丘,它就是心宿,又叫火星、商星。這顆星在4200年前,每年都有運行不變的規律,它何時東出、何時南中、何時西落,每年再現的時間都非常準確。當時,閼伯就用這種最簡單的辦法用肉眼觀天來定農時、分季節,告訴人們什麼時候開始收割,什麼時候開始耕種,用以指導農牧業生產。[1]據說這種以大火星的變化來指導農時的觀測一直延續到公元前11世紀。

商祖契被稱為閼伯,是由於太歲星在卯時出現叫「單閼」,在甲年出現叫「閼逢」,久而久之,觀察火星與太歲星的火正就被稱為閼伯,觀測大火星的地方被稱為閼伯台、火星台。由於閼伯一生不辭勞苦造福於黎民百姓,人們非常敬仰他,把他喻為「火神」,所以此台又叫「火神台」。 閼伯死後,人們就按他的遺願,將他葬於台下。

參考文獻

  1. 商祖祠與閼伯台,慶哥10年定投,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