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江學院物理學與電子信息工程系
閩江學院物理學與電子信息工程系 |
中文名稱;閩江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實驗室面積;5700平方米 實驗設備;約1200萬 成立時間;2002年 |
閩江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以物理學、電子信息科學、計算機應用技術等主幹學科為依託,致力於現代電子應用技術、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和應用物理的教學與科研。開設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和"物理學(師範類)"四個本科專業。[1]
本學院擁有一隻素質較高的教師隊伍,現有教授2人,副教授8人,講師22人,其中博士6人,碩士20人。設有大學物理、電工電子、電子工程、信息工程、交通工程、光電子、近代物理七個綜合實驗室和一個綜合實訓基地;實驗室面積達5700平方米,實驗設備約1200萬。
目錄
教學成果
閩江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簡稱物電學院)成立於2002年,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福州高等師範專科學校物理系。電子系致力於電子信息工程類工程師和中學物理教師等應用型人材培養與相關科學研究, 現已開設4個本科專業,擁有一支朝氣蓬勃教師隊伍、6個專門實驗室(或教學中心)和1個校內實訓基地、1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電路與系統) 、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電子信息與控制工程中心)、1個省級創新團隊(福建省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在校生近1200人。系黨總支先後榮獲省、校兩級的 "先進基層黨組織";系工會被授予福州市先進工會小家、五一先鋒崗;系團委多次榮獲校"紅旗團委"稱號。
人才培養
培養在電子信息系統設計、光電子材料與器件、應用軟件設計、物理教育等方面,一專多能的電子信息類的工程師和中學物理教師。人才培養質量體系中突出實驗教學、實訓實習等實踐環節的作用,着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電子系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成績斐然。其中全國賽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4項、省賽一等獎13項、二等獎14項、三等獎16項、優秀獎2項;有13項福建省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立項。
師資隊伍
現有教職工60人,專任教師5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高級職稱教師占33%,其中具有博士學位教師占29%,碩博士學位教師占94%。
辦學條件
物電學院擁有一個省級重點學科--"電路與系統",一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電子信息與控制工程中心"。現有"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電子實驗教學中心"兩個校級實驗教學中心,中心下設有大學物理實驗中心、電工電子實驗中心、電子工程實驗室、信息工程實驗室、光電子實驗室、近代物理實驗室。實驗室實用面積達12680平方米,實驗設備投入約1900萬元。還與福建省移動通信公司成立"物聯網研究中心",與美國XILINX公司成立"MJU-XILINX數字系統與高性能數字信號處理聯合實驗室"。 (數據截至2012年9月)
專業設置
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以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訊工程、物理學等主幹學科為依託,致力於電子工程、信息處理和物理應用領域的技術問題研究和平台建設。學科服務專業, 專業面向產業, 理論聯繫實際,教學、科研與時俱進。現已開設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物理學(師範類)"和"電子科學與技術"四個本科專業。
物理學(師範類)
培養目標: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實驗技能,獲得進行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獲得從事教育工作的基礎技能訓練,兼具有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方面專長的教師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數學物理方法、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普通物理實驗、理論力學、電動力學、統計物理學、量子力學、近代物理實驗、中學物理教學方法、中學物理教學實驗研究、教學技能選講、物理專題選講、固體物理、C語言、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計算機軟件基礎、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電子線路、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等。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培養目標:具備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相關領域和行政部門從事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或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工程數學、電路分析、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計算機網絡技術、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電磁場與電磁波、通信原理、DSP技術及應用、數字圖象處理、嵌入式系統、電子系統設計等。
電子信息工程
培養具備電子工程和信息工程的基礎知識,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的設計與製造、信息系統應用與開發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主要課程有:大學物理、高等數學、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路、數字邏輯電路、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電子設計自動化、電子系統設計、嵌入式系統、C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軟件基礎、計算機網絡技術、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信號與系統、高頻電路、通信原理、傳感器與檢測技術、DSP技術及應用等。
物理學(師範類)
培養目標: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實驗技能,獲得進行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獲得從事教育工作的基礎技能訓練,兼具有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方面專長的教師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數學物理方法、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普通物理實驗、理論力學、電動力學、統計物理學、量子力學、近代物理實驗、中學物理教學方法、中學物理教學實驗研究、教學技能選講、物理專題選講、固體物理、C語言、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計算機軟件基礎、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電子線路、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等。
科學研究
設有電子工程、信息工程、光電子技術、大學物理、綜合實驗室5個教學研究室;設置智能儀器、應用軟件、傳感器技術、新能源與半導體發光技術、光子技術、等離子技術6個科學研究室,圍繞電子信息控制技術應用、電子系統設計、光電子器件及檢測、物理教育技術開展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近3年,共申請到各類課題68項,其中承接863項目子課題5項,省部級項目13項,教育廳項目32項,與省內外企業合作的橫向課題7項;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142篇,其中有52篇文章被SCI、EI等收錄;連續多年獲閩江學院科研先進單位。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閩江學院物理學與電子信息工程系 , 高招網,2021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