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聞診

來自搜狐網的圖片

聞診是中醫診斷學名詞,中醫望聞問切四診方法之一。運用聽覺和嗅覺的手段,通過對病人發出的聲音和體內排泄物發出的各種氣味的診察來推斷疾病的診法。在臨床上,聞診同望診、問診、切診相結合,才能全面系統地了解病情,對疾病作出正確判斷。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聞診

外文名稱; wen zhen

概述

聞診是通過聽聲音和嗅氣味來診察疾病的方法。聽聲音包括診察病人的聲音、呼吸、語言、咳嗽、心音、嘔吐、呃逆、噯氣、太息、噴嚏、呵欠、腸鳴等各種響聲。嗅氣味包括嗅病體發出的異常氣味、排出物的氣味及病室的氣味。人體的各種聲音和氣味,都是在臟腑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過程中產生的,所以鑑別聲音和氣味的變化,可以判斷出臟腑的生理和病理變化,為診病、辨證提供依據。

歷史及發展

聞診是診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頗受歷代醫家重視。早在《內經》中就有根據病人發出的聲音來測知內在病變的記載,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出以五音、五聲應五臟的理論;《素問·脈要精微論》以聲音、語言、呼吸等來判斷疾病過程中正邪盛衰狀態。東漢張仲景在《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也以病人的語言、咳嗽、喘息、嘔吐、呃逆、腸鳴、呻吟等作為聞診的主要內容。後世醫家又將病體氣味及排出物等氣味列入聞診範圍,從而使聞診從耳聽擴展到鼻嗅。正如清代王秉衡所說:「聞字雖從耳,但四診之聞,不專主於聽聲也。」現代還可藉助聽診器等,幫助提高對內臟聲音的聽診水平。

從聲音的高低強弱,從氣味的酸臭腥腐,可以辨別寒、熱、虛、實,在四診中也屬重要的一環。

聞聲音

人正常的聲音,應是發聲自然,音調和暢。如聲音變異,則多屬病態。從下面幾種聲音的變化,結合其它表現可診斷一些病證。

(一)語言:語聲響亮,言談多,屬實證;煩躁或胡言亂語,多為實熱證,可見於高熱或狂躁型精神病人;如沉靜少言,或少氣懶言,語音低沉、斷續無力,則多屬內傷虛證。

(二)呼吸:呼吸增快,聲音較粗,發病急而氣促的,多屬於實證、熱證,可見於肺臟熱盛;呼吸微弱、聲低氣短,發病緩,多屬虛證、寒證,可見於肺腎氣虧;呼吸音粗急,呼出之後感到舒服,多為實喘,可見於高熱肺炎或痰多胸悶的痰飲證;如呼吸音低促,吸氣後較舒適,則多為虛喘,可見於腎不納氣之證。

(三)咳嗽:咳聲重濁,痰多清稀的,多為風寒犯肺;咳聲不暢,痰黃濃濁,多是肺有痰熱;咳嗆咽干,乾咳無痰,多是肺燥(秋季氣候乾燥,感冒咳嗽);咳有痰聲,喉頭痰響,多是痰飲,可見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小兒咳嗽,連聲不斷,咳時氣急,彎腰伸舌,面紅眼赤,甚至嘔吐,咳有回聲,則為頓咳(百日咳);暴咳聲啞,多是肺實(為風痰所致的聲帶麻痹);久咳聲嘶,多是肺損(為久咳傷肺、如肺結核、喉結核)。

(四)呃逆:呃逆連聲,響亮有力,發作較頻的,多為熱證、實證;呃聲輕微,不連續,發作不頻的,多為寒證、虛證;久病、重病而呃逆不止的,常見於脾腎陽虧,多預後不良。

(五)嘔吐:有物無聲為吐,有聲有物為嘔吐,皆是胃氣上犯所致。嘔聲高亢,聲物同出的為胃熱,可見於急性胃炎;乾嘔多為肝膽之熱犯胃;伴有涌吐痰涎的多為嘔聲低濁,傾胃而出,其熱較緩的,多屬脾胃虛寒;葉如噴射,則多為胃氣上犯,可見於腦病引起的嘔吐。

(六)噯氣(打飽嗝):為胃氣上逆所引起的。噯氣無味,多為胃虛或寒氣侵於胃中;噯氣不止,胸腹不舒,多屬氣鬱胸腹;噯氣吞酸,是宿食不化。

聞氣味

中醫還注意對病人的呼吸氣息或排泄物進行聞嗅,以通過聞及的異常氣味協助診斷有關病證。

口氣:正常人的口腔,一般無特殊氣味,如有口臭,常為胃熱或由於腸胃功能障礙,胃排空時間延長,常有食物停留,但發出的氣味多為酸臭。尿毒症時有尿素氣;嚴重肝功能不全時有特殊的腥氣;口臭特別重的,應考慮臟腑有否化膿性病變或癌症。此外,潰瘍性牙齦炎、口腔糜爛、消化不良等也可發生口臭。

(二)痰、涕:痰有膿血、有臭氣的,為肺熱,多見於肺膿腫,支氣管擴張合併感染;沒有臭氣的,多為肺陰虛,可見於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等。鼻涕稠濁腥臭,多為肺胃鬱熱,可見於鼻淵。

(三)大、小便:大便有酸臭氣,多是腸有積熱,可見於腸道炎;大便稀薄而氣腥的,多是腸中有寒,可見於腸結核、節段性小腸炎等。小便混濁而有臊臭的,多為下焦濕熱。

(四)月經、白帶:稠粘穢臭的為濕熱,稀薄而有腥氣的屬寒;清稀而無氣味的,多屬虛。

四診中意義

聞診,即通過聽聲音和嗅氣味以了解患者病情的診察方法,早在殷代就已有「疾言」,即語言方面的疾病。<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言扁鵲能「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曰:「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聲音而知所苦」。

而<難經>則將聞診與其他三診相提並論,以望、聞、問、切為序,確立了聞診在四診中的位置,強調了聞診的重要性。然而,作為四診之一的聞診,在當今中醫界漸有被忽視的勢頭,無論教學或是臨床,聞診的重要性均難以得到重視,在疾病的診斷過程中往往不能四診合參,使許多疾病漏診、誤診,從而造成失治、誤治。本文對中醫聞診內容加以簡要闡述,以使有志中醫者對聞診在疾病的診斷與治療過程中的重要性重新重視起來, 使中醫診斷體系更臻完善。[1]

參考文獻

  1. 聞診, 醫學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