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芦崇福禅院
长芦崇福禅寺
长芦崇福禅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时期, 至今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 是我国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一苇渡江”故事的发生地, 是我国佛教禅宗的发祥地和重要活动场所。
晚唐诗人杜牧在《江南春》诗中描述的“南朝四百八十寺”, 长芦崇福禅寺便是其中之一并且其与隔江相望的栖霞寺遥遥呼应, 雄峙长江两岸。 长芦崇福禅寺的规模在宋代达到鼎盛。 相传为达摩祖师“一苇渡江”来此传道之处。 据南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宋高宗建炎3年,长芦寺“院有重庙层阁, 金碧相辉映,凡二千余间,禅刹之盛,为江淮间第一。 ”据《六合县志》及有关史料记载,寺院僧侣最多时达1700多人,香火十分旺盛。
长芦崇福禅寺名声很大,且位于古代重要的水路交通干线长江的岸边, 它不可替代的地理位置、充满神奇的历史,牵动了多少历代文人墨客在此抒怀泼墨,吸引了多少僧众游人在此流连徜徉。 唐代李白、李琪,宋代的王安石、梅尧臣、苏东坡、黄庭坚、陆游、秦观、范成大等,元代的张以宁、萨都剌、李孝光等,明代的庄昶、董邦政、唐汝询等都曾慕名而来,题诗吟咏,流传至今。
原长芦崇福禅寺位于六合长芦街道,千百年来,六合长芦寺风雨沧桑,几度兴废,现仅存遗址。 为保护及重现这一文化遗存,长芦寺现在已移址沿江开发区太子山公园内恢复重建。 建成后的长芦崇福禅寺,将重现历史盛貌,成为包含金刚殿、三宝殿、达摩祖师殿以及苇江亭、照壁、牌楼等建筑在内的一个寺庙建筑群。 相信重建后的长芦崇福禅寺将重新展现在南京江北大地,焕发出它愈老弥坚的新生。
我相信即使长芦崇福禅寺现在已经不再六合,但它在六合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它一直是六合的一个骄傲。 我相信它给我们六合带来的不仅是骄傲,更是一种文化的感染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