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學圖書館
長江大學圖書館是在原江漢石油學院圖書館、湖北農學院圖書館、荊州師範學院圖書館、湖北省衛生職工醫學院圖書館的基礎上合併組建而成的綜合性圖書館。它是長江大學的文獻信息中心,是為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是學校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館舍面積3.3萬平方米,閱覽座位3200餘個,採用ILASⅡ自動化集成管理系統,採訪、編目、流通、期刊[1]管理、書目查詢等業務工作全部實現了自動化。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管理系統與校園網、CERNET和Internet連接,校內外用戶均可通過互聯網訪問。
目錄
服務宗旨
長江大學圖書館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讀者第一,服務育人」為宗旨,以文獻資源建設為基礎,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以數字化、網絡化、特色化為目標,以學科建設為重點,優化全校文獻資源配置,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為學校的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提供有力的文獻資源保障。
為方便讀者充分利用館藏文獻,圖書館採取全開架服務方式,實行借閱一體化管理,不斷增加和延長服務窗口的開放時間。外借書庫及閱覽室現已實行除國家法定假日和寒暑假之外的每周七天開放,主要閱覽室每天從早8點至晚10點30分開放12小時,每周開放時間達84小時;網上資源實行24小時開放。
在保證服務時間的同時,該館通過開展職工業務素質和操作技能培訓、每學期1-2次的業務工作檢查、從讀者中聘請館風館紀督導員、強化勞動紀律獎懲制度等多項措施,不斷強化「讀者第一,服務育人」的辦館宗旨,進一步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為教學科研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努力探索新形勢下服務育人的有效形式和途徑。
該館積極開展館際文獻傳遞和共享服務,首批加入了全省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和文獻傳遞體系,並引進了萬方外文文獻傳遞系統,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省內高校圖書館以及省科技情報所等多家單位簽訂了文獻傳遞協議,建立了文獻代檢索、定題檢索和文獻傳遞關係,努力保障讀者文獻需求。
合併組建三年來,圖書館探索確立了一主多輔的辦館模式、紙質文獻與電子資源互為補充的文獻體系、校圖書館與院系資料室共建共享的兩級保障機制。
人員結構
資源建設
文獻資源建設是圖書館一切工作的基礎。為此,該館從合校、合館開始,就圍繞學校的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努力為學校的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提供有力的文獻資源保障,始終堅持「重點學科與一般學科相結合、專業文獻與科普文獻相結合、紙質文獻與電子文獻相結合」的原則,努力實現館藏體系的科學化。現已基本形成了以石油科學與技術、澇漬災害與濕地農業、荊楚文化研究等為特色,理工結合、文理滲透,覆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多個學科的較完善的館藏體系。藏有各類紙質文獻298萬冊(件),電子圖書115萬種,長期訂購中外文報刊3100餘種。
圖書館現有磁盤陣列容量12T,購置了18家供應商的43個各類中外文數據庫,主要有CNKI數字圖書館、維普中文期刊全文數據庫、超星電子圖書、Apabi電子圖書、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庫、中國標準全文數據庫、中國經濟信息網、網上學術報告廳、大學英語在線考試學習系統、SPE光盤全文數據庫、Net Library外文電子圖書數據庫、Springer外文電子期刊數據庫、EBSCO外文電子期刊數據庫、UMI外文博碩士論文全文庫以及萬方公司外文期刊原文傳遞系統等。該館還是CALIS(全國高校文獻保障體系)的C級成員館之一,並被確定為CNKI知識網絡服務中心一級站。可以說,一個資源豐富、特點突出、保障有力、具有數字化圖書館雛形的館藏體系已初步形成。
近年來,該館藉助CALIS推動的高校特色專題數據庫建設項目,啟動了長江大學圖書館專題特色數據庫建設工作。根據學校學科布局和學科綜合實力,確立了「陸相石油勘探與開發」、「楚文化研究」和「濕地農業科學」為該館的重點館藏,組織實施了 「陸相油氣勘探開發數據庫」、「楚文化特色數據庫」等6個數據庫的建設工作。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現在初步建成了特色庫的基本框架,共收入數據13.1萬餘條,並已向學校讀者提供服務。
視頻
長江大學圖書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期刊基本常識,你了解多少 ,搜狐,2018-06-21
- ↑ 2020晉升正高職稱需要什麼條件,搜狐,20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