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長度的國際單位是米(m),常用的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

1Km = 1000 m ,1m = 10 dm ,1dm = 10 cm, 1cm = 10 mm, 1mm = 1000μm ,1μm = 1000nm

長度的單位換算時, 小單位變大單位用除,大單位換小單位用乘。

中文名:長度測量

外文名:gauge the length

國際單位:米(m)

常用的工具:刻度尺

常用的單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

目錄

測量方法

1、長度的測量

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長度的單位及換算

長度的國際單位是米(m),常用的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

1Km = 1000 m ,1m = 10 dm ,1dm = 10 cm ,1cm = 10 mm ,1mm = 1000μm ,1μm = 1000nm

長度的單位換算時, 小單位變大單位用除,大單位換小單位用乘。

3、正確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觀察刻度線量程分度值

(2)使用時要注意

  1. 尺子要沿着所測長度放,尺邊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2. 不利用磨損的零刻度線,如因零刻線磨損而取另一整刻度線為零刻線的,切莫忘記最後讀數中減掉所取代零刻線的刻度值。
  3.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4. 讀數時,視線應與尺面垂直。

4、正確記錄測量值

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

(1) 只寫數字而無單位的記錄無意義。

(2) 讀數時,要估讀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誤差

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

誤差不能避免,能儘量減小;錯誤能夠避免,是不該發生的。

減小誤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另外,選用精密儀器,改進測量方法也可以減小誤差。

6、特殊方法測量

用累積法(測多算少)測微小長度,如細銅絲直徑、紙張厚度;用轉換法(卡測法)測量硬幣、乒乓球直徑、圓錐體高度;用化曲為直法測量地圖上的鐵路長度、圓的周長。

7.用記米輪測量

可以使用一個記米輪在被測物上滾動,通過計數器把滾動的圈數記下,最後通過計算得出整個被測物體的長度。優點是設備成本低廉,初期測量準確。缺點:當連續使用超過一個星期後,由於滾輪的磨損,打滑都會造成精度的下降,當使用超過一個月後,精度就會變得不可考量。

8.用激光記米器測量

當物體的長度超過5米後,如果使用常規的捲尺直尺,記米輪測量法就會產生累積誤差,這種誤差會隨着計量長度的增加而變大,這時候,就可引入一種新型的激光記米方式,它是一種完全不同於傳統的機械式計米器或編碼器,由激光測長儀器(測速測長儀)垂直照射到被測物表面來,採用光學多普勒測量原理,不接觸被測物表面即可非常精確的測量速度長度,

主要優點有:高精度 優於0.05%即100 m = < 0.05m誤差

永遠不需校準和維護

不接觸被測物表面,沒有打滑

沒有機械式的傳動部件

誤區提醒

1、長度單位的換算要準確;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正確理解。

【典型例題】

例析:

使用刻度尺時,下列做法中錯誤的是( )

A. 刻度尺不能歪斜使用

B. 零刻度線已磨損的刻度尺不能使用

C. 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

D. 尺子刻度線與被測長度線緊貼放置

解析:

正確使用刻度尺,應做到「五會」:

(1)會認:對刻度尺必須有以下三點了解後才能使用

  1. 零刻線的位置:如零刻線磨損,可選用其它清晰刻度作用測量起點。
  2. 量程:又稱測量範圍,即刻度尺一次能測量的最大長度。如被測長度超過量程,可重複使用刻度尺或換用其它大量程的測量工具。
  3. 分度值:又稱最小刻度。刻度尺上兩條相鄰刻線間的距離。其值應包含數字和單位兩部分。

(2)會放:使用時應將刻度尺放正,不要歪斜,要把刻度尺的刻度緊貼被測物。

(3)會看:讀數時視線應經過被測物體末端與尺相交的位置並與尺面垂直。

(4)會讀:根據刻度尺的分度值讀出準確數值,並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會記:記錄測量數據,應記錄準確數字,估讀數字和所記錄數據的單位。

答案:B。[1]

視頻

樂高長度測量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