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鸊鷉
銀鸊鷉 |
銀鸊鷉(學名:Podiceps occipitalis)是一種潛鳥。體長約29厘米。體重340-400克。枕部具黑褐色羽冠;成鳥上頸部具黑褐色雜棕色的皺領;上體黑褐,下體白色。嘴窄而尖,黑色,尖端白色,嘴裂附近黃綠色。虹膜紅色。
廣泛分布於智利、阿根廷及福克蘭群島等地的淡水池塘和小溪流中。棲息於淡水湖泊、沼澤的植物叢中,幾乎終生在水中生活,常集群棲住。不善飛翔。游泳時不用翅而以腳,極少行走在地上。能潛水覓食。每年10月份繁殖時在水面植物的遮掩下築起其浮動的巢,用蘆葦、雜草和一些粘土做成。於11月和12月份產下2枚卵。
目錄
簡介
銀鸊鷉是一種潛鳥。體長約29厘米。體重340-400克。枕部具黑褐色羽冠;成鳥上頸部具黑褐色雜棕色的皺領;上體黑褐,下體白色。嘴窄而尖,黑色,尖端白色,嘴裂附近黃綠色。虹膜紅色。眼先、頦、上喉黑褐色;下喉、耳羽、頸側紅栗色:上體黑褐色,部分羽毛尖端蒼白;初級、次級飛羽灰褐色,初級飛羽尖端灰黑色,次級飛羽尖端白色;大、中覆羽暗灰黑色,小覆羽淡黑褐色;尾羽甚短,棕、褐,白等色相摻雜;前胸、脅、肛周灰褐色。前胸羽毛尖端蒼白或白色,後胸和腹絲光白色,略沾灰褐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腳近尾端,石板灰色,趾端具闊爪,趾側具瓣狀蹼膜。
嘴形直,側扁,具尖端;鼻孔透開,而位近嘴基;翅短小,具12枚初級飛羽,第1枚殘留,次級飛羽缺第5枚。尾僅具一些短軟的絨羽,或幾乎沒有。兩腳位近臀部。跗蹠側扁,適於潛水;四趾均具寬闊的瓣蹼;爪鈍而寬闊,中趾的內緣呈鋸齒狀,後趾短小,位置較其他各趾為高,或則付缺。體羽短而稠密,饒有抗濕性;羽具副羽,尾脂腺被羽;兩性相似。頭骨為裂齶型和全鼻型;並缺基翼突;消化系缺盲腸;雛為早成性。
評價
每年10月份繁殖時在水面植物的遮掩下築起其浮動的巢,用蘆葦、雜草和一些粘土做成。於11月和12月份產下2枚卵。剛產出的卵為藍綠色,隨着孵化逐漸變為銹褐色。卵的大小為51.5×35.8毫米。第一枚卵產出後即開始孵卵,孵化期為20-23天。雛屬早成性,全身密生絨羽,能自由活動,在雛鳥孵出2-3周的時間,親鳥常把雛鳥放置背上,受驚潛水則把它們挾在翅膀底下。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