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铭记心头的乡愁(王友明)

铭记心头的乡愁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铭记心头的乡愁》中国当代作家王友明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铭记心头的乡愁

与陈晔相识,是在一次笔会上,并有幸同居一室。虽然相处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却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觉。

许是我们同是从农村走进繁华的都市,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之故,当拜读了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月照胭脂河》后,顿时有一种特殊的亲切,别样的温馨袭上心头。

不忘初心,记住乡愁,是《月照胭脂河》所表达的主题。这本集子里,共有85篇作品,绝大部分与乡愁有关。陈晔在《后记》中坦言:“这册散文集的主题还是离不开乡情、亲情、家国、故园,我能为家乡和热土所作的就是文字记叙的抒情,保存一份留恋和热爱,珍爱我们的故乡,我们的家园。”满满的乡愁,恰好锲合了至理名言:“记得住乡愁、端自己的饭碗。”

那么,陈晔要记住的乡愁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至爱亲情,是要记住的乡愁之一。

在外打拼,家就是避风的港湾。乡愁,是游子对亲人的牵挂和眷恋。陈晔对乡愁的表述方法,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以求达到文学本体与形式本体的真正融合和完美统一。

《最亲是父亲》一文,单从题目,我就感知到了父子情深。陈晔8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年轻的父亲,又当爹又当娘地拉扯着一双儿女过日子。为了不让儿女受苦,父亲没有续弦,直到儿子满18岁,才又结婚成家。父亲那无私的真爱和强烈的担当精神,令我深为敬仰。身为普通人民教师的父亲,用一腔真情,创造了爱的传奇。读了文章,我才真正弄懂,陈晔为什么说“最亲是父亲”的由衷。他说:“父亲是儿女心中响晴的天!只要这片天空在,家就常在,心就常暖。”这是发自肺腑的,没有一丁点儿刻意的痕迹。

读了《温暖的脊背》,我进一步懂得了父亲的伟大。小时候,父亲的脊背是陈晔玩耍的好地方,不想走了,就赖在父亲的脊背上。父亲用并不宽厚的脊背,背大了儿女,背老了岁月。这篇文章,与朱自清的《背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梦里娘亲》一文,让我的心都碎了,两眶泪水忍不住涓涓涌出。母子之情,人间至情。可陈晔与母亲却天地相隔,永不能再见了。那种痛,比切肤之痛更让人刻骨铭心!陈晔在文尾写道:“青山不老,几十年不变的更是儿子对母亲的真情,因为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可以跨越时空!”几句朴朴素素的话语,便把对娘亲的满腔深情与无尽思念跃然纸上。字字血、声声泪,点点滴滴打湿了我的心扉。

《草戒指》《幸福的针线筐》《奶奶》《怀念姥姥》四篇文章,讲述的是祖辈关爱的故事,陈晔感触颇深地说:“幸福是刻骨铭心,能同甘共苦的。”的确,那种隔辈亲情的温馨和幸福,早已经凝结成乡愁,铭记在心头,永远不会忘记。

由此,我坚信:凡是有情有义的人,必定存有感恩之心。具有感恩之心的人,才会记住乡愁。

故土乡情,是要记住的乡愁之二。

乡愁,是游子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对故土乡情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但凡游子,谁人不思念自己的故土乡情?

怀揣一缕乡愁,我细读了《门前一棵香椿树》,深被言语中饱含着的浓郁乡愁情怀所触动。陈晔虽然在外工作生活多年,但他始终牢记父亲“记着门前的香椿树,就能找到家”的叮嘱,一有空闲,便回到故乡,“为的是嗅嗅乡土,看看老宅,看看门前的香椿树。”在他的潜意识里,“忘记香椿就是背叛家乡,就是忘本。陈晔最痛恨那些忘记自己的家乡和乡亲,忘记自己根的人。他说:“我出门多年,对家乡感情依旧,还是乡音,还是在家养成的品性,就像门前的香椿树一样,不华贵,不艳丽,但朴素坚贞。”廖寥数语,便表明了他的心迹和态度。这些话,就像一块巨石投入我的心湖,激起千层波万层浪,久久不能平静。

《都市牵牛》《蛐蛐声远》《五月槐花香》《荞麦花开》《杏黄时节》《山丹子花开的时节》等篇章,同样以深挚的故土情结,用不容置疑的丰富资料,讴歌了故乡辉煌的过去和现在,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故乡的美好蓝图。那里不仅有青山绿水,花草树木,更有乡土文化的传承,乡愁乡思的凝聚。反观许多乡村,在环境保护和乡土文化传承方面,并不容乐观:身在深山,不见青山;栖居溪水,不见绿水。有些年轻人,嫌弃家乡贫穷,走出大山,外出打工,落户异乡,不思故乡,忘记乡愁。陈晔则不然,他骨子里凝结着悠长深远的乡愁,从来就不曾忘记。

乡愁是什么?就是故乡、家乡,忧虑、思念;就是一种文化表达;就是对祖国、对故乡恋恋不舍的一种情愫。这种情愫,从古至今,横鬲千年,历久弥坚。

且看《春风里的歌唱》:正月里,陈晔去山西出差时,感觉到的是寒冷。而当返程路过娘子关,到达故乡的地界时,却感觉到的是暖暖的春风吹拂。这种“月是故乡明”“风是故乡暖”的深挚情怀,令我感动不已。

故土乡情,是陈晔心中最纠结、最眷恋的地方。他深知,那里是生他养他的故乡,是父辈生命的支点。把乡愁二字,永远铭记在心头,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

童年印记,是要记住的乡愁之三。

人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但对童年的印记却不尽相同。童年的印记里,有欢笑、有泪水、有开心、有痛苦……但是,不论什么样的童年印记,都会珍藏于每个人心底最深处的一隅。陈晔毫不例外,他把童年印记,浓缩在文字里。从此,让乡愁化作了永恒。

《心中有片谷子地》,十分巧妙地描写了童年印记。陈晔从演员邓超得知电影《集结号》票房超过两亿元时,发出的一句“有一天,当所有人心中都有谷子地时,也许再看《集结号》就不那么感动了”的感怀话语中,引发了对童年的回望。跟随爷爷和父亲种谷子的温馨,坐在谷地边歇息的惬意,割谷子、掐谷穗的兴奋,食用谷糠时的辛酸,均记忆犹新。因而,他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喊:“告诉孩子们,心中要有谷子地,不要忘本,不要忘记本色和祖籍,不要忘记国家,不要忘记我们的——根呐!”一字一句,直抵我的心灵深处。我想,只有别离故乡多年的游子,才能写出如此纯朴深情的文字。

《紫桑》一文,陈晔由陪父亲去菜市场买桑椹,引起了对童年的回忆:“我的童年时代和鲁迅先生一样有自己的乐园,在乐园里有紫红的桑椹。”他写出了与鲁迅在百草园玩耍时一样的欢乐,表面上突出了对紫桑的赞美,实际上是抒发了对童年的向往与不舍之情。他如是说:“我总是怀念我的桑椹儿,它在童年给过我欢乐和希望。”

再看《远去的驼铃》,加入合作社不久,陈晔的爷爷就奉命组成合作社的驮队,把山里的土特产驮到周边县城,换成布匹柴米油盐,还有姑娘媳妇所需的针头线脑,驮回社里。一年四季,披星戴月,风雨无阻,吃苦受累,爷爷毫无怨言。直到1975年,山里修通了公路,驮队才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陈晔从父亲的手里,把爷爷曾用过的驼铃要了收藏起来。他收藏的哪里是驼铃,分明收藏的是一段童年的印记,是对家乡美好而深刻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对岁月的追念,对生命的敬畏。

上述三点,便是陈晔铭记乡愁的主要情感因素。他在《代序》中写道:“带着乡愁写作,你就始终有地气有底蕴有根基。”他之所以“带着乡愁写作”,是由于心里始终有一条“根脉”。他说:“祖国和乡土是一个人的根脉!没有了根脉,失去了本色和故乡,你就真正的成了飘摇的无根草和浮萍了!”

令我对陈晔刮目相看的是,他的乡愁没有局限于个人的小情小调,而是处处彰显着崇高的家国情怀。

记住乡愁,是中华文化根与源的延伸与扩展,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陈晔正是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点,才把铭记心头的乡愁,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广大读者,使之受到心灵的濡染![1]

作者简介

王友明,河北临西人。中国散文家协会常务理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