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鉀鹼是中國科技名詞。

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我們中國的文化[1]是始終沒有間斷過的傳承下來,也只有 「漢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變過來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2]

目錄

名詞解釋

鉀鹼(鉀鹼)一般指碳酸鉀

碳酸鉀是一種無機物,化學式為K2CO3,分子量為138.206,呈白色結晶粉末,密度2.428g/cm3,熔點891℃。易溶於水,水溶液呈鹼性,不溶於乙醇、丙酮和乙醚。吸濕性強,暴露在空氣中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轉變為碳酸氫鉀,應密封包裝。

製取方法

碳酸鉀的生產方法:碳酸鉀生產有草木灰法、呂布蘭法、電解法、離子交換法等。常用的是電解法和離子交換法。

草木灰法

草木灰法是最古老的方法,即從各種植物殼(如棉籽殼、茶子殼、桐子殼、葵花子殼)燒成的草木灰中提取。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鉀、硫酸鉀、氯化鉀等可溶性鹽,用沉澱、過濾的方法可加以分離。此法由於產品質量低、不經濟,且受原料來源限制而很少採用。呂布蘭法是將硫酸鉀與煤粉、石灰混合,還原焙燒,得黑灰(含碳酸鉀、硫化鈣等燒成物),經浸取、過濾、蒸發、碳化,得碳酸氫鉀,再經過濾、煅燒得產品。此法由於工藝流程長等原因已被其他方法所取代。

電解法

將氯化鉀電解後得到的氫氧化鉀溶液,在碳化塔中以二氧化碳碳化。經多效蒸發器蒸發、過濾得碳酸氫鉀,再經煅燒製得產品。此法因原料易得、鉀利用率高、無三廢產生而得到廣泛應用,但耗電較多。

離子交換法

用陽離子交換樹脂與氯化鉀交換。再用碳酸氫銨洗脫成碳酸氫鉀稀溶液,經多效蒸發、碳化、結晶、分離、煅燒得產品。此法產品質量好,工藝流程短、適用於小規模生產。

鑑別試驗

10%試樣液的鉀試驗(IT-27)和碳酸鹽試驗(IT-11)呈陽性。

含量分析

在一帶塞的已稱重稱量瓶中,精確稱取按"乾燥失重"測定法獲得的乾燥試樣1g,溶於50mL水中。加甲基紅試液(TS-149)2滴後,在不斷攪拌下用1mol/L鹽酸緩慢滴定至溶液變為淺粉紅色。加熱此溶液至沸後冷卻,繼續滴定至沸騰後淺粉紅色不再消失為止。每毫升1mol/L鹽酸相當於碳酸鉀(K2CO3)69.10mg。

質量指標分析:

1.砷:取試樣1g,小心地溶於約5mL稀鹽酸試液(TS-117)中,以此作為試樣液,按GT-3方法測定。

2.重金屬:取試樣1g,加水2mL和稀鹽酸試液(TS-117)6mL,煮沸1min後,用水稀釋至25mL。以此作為試樣液按GT-16方法測定。用含20μg鉛離子的對照液(溶液A)。

3.水不溶性物質:取試樣1g溶於20mL水中,應無殘渣剩留。

4.鉛:取試樣1g,小心地溶於稀鹽酸試液約5mL中,以此作為試樣液,按GT-18方法測定:對照液中的鉛離子量取10μg。

5.乾燥失重:精確稱取試樣約3g,按GT-19方法測定。條件為在180℃下乾燥4h。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