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質超微化石
鈣質超微化石 |
鈣質超微化石,1~35微米大小的碳酸鈣質化石。包括顆石藻類所產生的顆石及與其相似的化石,也包括與顆石化石共生並且大小相近,但形狀不同,歸屬不明的絕滅類別如白堊紀的微錐石類與第三紀的盤星石類等。
目錄
簡介
當 C. G. 埃倫貝格 1836年發現白堊紀中鈣質超微化石時,以為是無機成因的物體,稱作形石(Morpholithe);直到19世紀60年代發現顆石結合成球狀的顆石球(coccosphaere)並在熱帶大洋中發現現生具顆石球的生物時才最終確定了顆石的生物成因。然而直到1954年,美國M.N.布拉姆萊特與W.R.里德爾提出鈣質超微化石的地層意義後,方才開始受到重視。尤其是60年代後期深海鑽探開始、掃描電子顯微鏡應用於生物學以來,受到地質界,特別是海洋地質界的廣泛注意,已經成為中、新生代海相地層與古海洋學研究的主要材料之一。
中國超微化石的研究於70年代晚期、80年代初期開始於東海與台灣地區,接着又在南海北部和華北地區的晚新生代、新疆地區的第三紀等地層中開展工作,為石油勘探,地層對比與古地理變遷研究提供了重要根據。
評價
介紹
可靠的鈣質超微化石始於侏羅紀,但在古生代與三疊紀地層中亦曾有零星發現,如中國南部泥盆系中便曾有報道。鈣質超微化石個體微小,數量極多,在1立方厘米現代大洋鈣質軟泥中可含多達1萬億枚的顆石,在淺海沉積中亦可達10億枚,因此一般取樣幾分之一毫升即可,適用于海底鑽孔和岩屑、壁心樣品。加以超微化石分布廣泛、演化迅速,是深海鑽探和海上石油勘探中生物地層工作的主要依據之一。
泥灰質海相沉積
用於鈣質超微化石分析的樣品以泥灰質海相沉積為最好,但凡含有細粒沉積物的海相地層均可使用,唯不含鈣質或重結晶、變質的岩層不能適用。通常使用的分析方法極其簡單,只需取米粒大小的樣品加水,用塗片法製片或加入加拿大樹膠制固定片後,即可在放大600~1000倍左右的偏光顯微鏡下觀察鑑定;只在作詳細研究或對第四紀等地層中特別細小的超微化石作鑑定時,才需使用電子顯微鏡放大數千、上萬倍觀察。
侏羅紀以來的海相地層
鈣質超微化石的應用亦局限於侏羅紀以來的海相地層,其中侏羅紀的已描述70屬,但尚缺乏成熟的化石劃分方案。白堊紀時超微化石的屬種最為豐富,H.西辛格(1977)根據西歐剖面分為26個化石帶 (CC1-CC26),P.H.羅思 (1978)據北大西洋材料分出23個化石帶(NC1-NC23);新生代的化石分帶運用最廣,E.馬蒂尼(1971)據陸地剖面分出早第三紀25個化石帶 (NP1- NP25)和晚第三紀以來21個化石帶(NN1- NN21);D. 布克里(1973,1975) 以及大方和布克里(1980)以深海剖面為主分出早第三紀19個帶(CP1- CP19)和晚第三紀以來15個帶(CN1-CN15) 。在中生代地層中,分帶化石除顆石類外有微錐石(Nannoconus)等;在第三紀地層中,主要靠盤星石(Discoaster)、螺球石 (Helicospheare)、楔石(Sphe-nolithus)等。其中特別重要的是盤星石類化石,演化迅速、規律明顯,以古新世到上新世由笨重變細弱,古新世- 始新世時的類型枝數多,枝間縫合線彎曲、呈玫瑰狀,中新世- 上新世枝數變少,枝間縫合線直、呈星狀,是第三紀地層劃分的良好根據。中國如南海北部與台灣的第三紀,鈣質超微化石已是地層劃分的主要依據之一。然而鈣質超微化石個體過小,容易再沉積和污染,亦易於溶解、重結晶和自生加大,為鑑定和應用帶來困難;加以大多屬種限於溫暖海區,上述化石分帶主要只適用於較低緯度區。
顆石藻屬海相浮游生物
現代顆石藻屬海相浮游生物,主要生活在開放性海域,但海灣、瀉湖、河口甚至淡水中也有,唯屬種急劇減少。在現代大約200種顆石藻中僅兩種見於淡水,且不能保存為化石。鈣質超微化石大量地與浮游有孔蟲共生;但在缺乏浮游有孔蟲的近岸地層中,如台灣與南海北部的漸新統,仍可有鈣質超微化石產出並指示地層年代;甚至在早第三紀的渤海灣盆地非海相地層中,也有屬種單調的顆石類化石產出,可能系海水短暫影響的產物。
鈣質超微化石對溫度反應靈敏,因而可以按屬種分布作古溫度定性分析,也可以用各種的百分含量通過轉換函數等數學方法求得古溫度定量數值,還可以用鈣質超微化石的氧同位素δO測定古溫度。此外,鈣質超微化石還有大洋水團的指示性種,如薄形傘球石Umbello-sphaera tenuis的普遍存在指示現代東海的外海水屬於北太平洋水團。因此,在古海洋學研究中有廣泛的應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