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针筒(Syringe)又称注射器;由前端带有小孔的针筒以及与之匹配的活塞芯杆组成。

  • 注射器用来将少量的液体或气体注入到其它方法无法接近的区域或者从那些地方抽出。
  • 在芯杆拔出的时候液体或者气体从针筒前端小孔吸入,在芯杆推入时将液体或者气体挤出。
  • 用注射器以及针头抽取或者注入气体或者液体的这个过程叫作注射。
  • 作为帕斯卡定律的应用,布莱士·帕斯卡大约在1650年左右发明了注射器。
  • 人们经常将Charles Gabriel Pravaz与Alexander Wood当作将注射器用于医疗的先祖,他们在1853年开发了一种带有可以穿透皮肤的细针头的医用注射器。
  • 伊拉克和埃及的外科医生Ammar ibn 'Ali al-Mawsili'在公元9世纪就已经开发了一个使用一个中空的玻璃管的类似注射器用于吸除患者眼内的白内障,这种方法至少到了1230年还在使用,在20世纪这种方法才得到了改进。
  • 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早在15世纪,义大利人卡蒂内尔就提出注射器的原理。
    • 用针头抽取或者注入气体或者液体。
  • 注射器也可以用于医疗设备、容器、如有些色谱法中的科学仪器穿过橡胶隔膜注射。

针筒大小容量的选择

  •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统计,到11日为止共有两万四千六百五十八人接种AZ疫苗,今(12)日起开放第二、第三顺位人员接种。
    • 台北市长柯文哲表示,台北市立医院改用1㏄的针筒施打疫苗,可减少疫苗浪费,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则表示,会再评估。(戎华仪报导)
  • 卫生福利部配发给各家医疗院所施打新冠肺炎疫苗所用的是容量3㏄的针筒,台北市长柯文哲特别指示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改用每支贵3.5元的1㏄针筒,原因是刻度较精确,可以减少疫苗药剂浪费。
  •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发言人庄人祥表示,每瓶疫苗包装设计可供10人份施打,根据施打情况计算,实际上全国平均每瓶可供10.7人接种,台北市的平均用量每瓶可供10.6人施打,有些人使用3㏄的针筒也可以达到节约使用的标准,每位打疫苗的护理师习惯不同。
  • 庄人祥:‘有些人喜欢用3㏄、有些人喜欢用1㏄,主要是因为,大家想想看你如果1㏄的话,容量比较小,所以它(推杆)必须要拉得比较长,你要用比较大的力气去打针,就是说它有利有弊。有些人的习惯可能也都不一样,那这些其实都有在考量当中。’
  • 有部分国籍航空机组员认为,接种疫苗后入境的居家检疫天数没有缩短,难以形成鼓励接种疫苗的诱因。
    • 庄人祥表示,国籍航空机组员有11000人,指挥中心会跟有关单位同步研议,接种后根据机组员在外站的管理和接种注意事项,调整入境检疫有关规定。[1]

针筒使用后的注意事项

  • 每天“依规定”将用过的针头、针筒储存、冷藏,再交环保公司送去焚化炉“火葬”。
    • “依规定”,如不送交焚化,就必须消毒,再依一般事业废弃物处理。但消毒及后续处理的规定极为严苛、困难,笔者没听过有医疗院所采用消毒的方式处理。
    • “焚化”是目前台湾医疗院所处理废弃针头、针筒的“主流”。粗估,台湾一年焚化的量可能有上亿组。
  • 焚化不只浪费有用物资,而且会破坏环境、污染空气,是非常不环保的错误方式。
  • 一般的塑胶用品、宝特瓶、废铁都可以直接回收,不必焚化或消毒,为何废弃针头、针筒不能比照办理?笔者认为废弃针头、针筒应可以直接回收,不应该焚化,也不需要消毒。理由如下:
  • 1. 废弃针头、针筒放在桶子及袋子中,不生异味、恶臭,不冒烟、不污染空气、不散布细菌,不会污染环境及影响人体健康。
  • 2. 人的血液、组织液通常是无菌状态,针头、针筒也是经过消毒、灭菌。二者接触,不构成须焚化或消毒的理由。
    • 即使少数病人有带菌或病毒,但细菌、病毒离开人体宿主,失去养分供应,不久就会死掉,没有必要担心。“接触人体、使用过”的针头、针筒根本没有焚化、消毒的必要。(如妇女的经血、卫生棉、用过的卫生纸、人体的排泄物都不必消毒、焚化,接触人体的废弃物太多了,也没听过要消毒、焚化。)
  • 3. 用过的针头、针筒除非再使用于人身上,不会散布疾病。针头只要密封或销毁,就不会伤人。不会有人拿去重复使用或故意接触废弃针头、针筒。而且,废弃针头、针筒不准随意丢弃,是要回收、再利用,作为“生财物资”,不会被随便丢弃。
  • 4. 废弃针头、针筒只要装在一般的垃圾袋或纸箱,交付回收即可。回收后,予以熔化,再制成可用产品,熔化过程的高温可以杀死所有微生物。“回收”及“再利用”不会散布细菌、病毒。
  • 5. 使用在人体的注射药物都是比较温和的化合物,毒性及污染性不会比其他家用、农业用的化学物质强。如清洁剂、漂白水、杀虫剂…等的容器、瓶罐都可以回收,(不必焚化或消毒,直接回收),为什么几乎没毒性的针头、针筒不能直接回收?
  • 6.“焚化”必须经由焚化炉处理,不只浪费人力、物力、能源,而且会破坏环境、污染空气。
    • “焚化炉”是最不受地方欢迎、引起最多抗争的“环境杀手”。
    • “消毒”再依一般事业废弃物处理更是超级笑话。根本没有消毒的必要。
    • 废弃针头、针筒是要丢弃,回收再利用的“垃圾级物资”,不是要重新用在人身上,消毒作什么?
    • 沾到经血的卫生棉、上厕所用的卫生纸,人体的排泄物、呕吐物也要无菌消毒才能丢弃吗?消毒再丢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作法。
  • 7. 卫福部与环保署以极严苛的标准要求废弃针头、针筒的消毒作业。如上所述,
  • 要求医疗院所用“最高标”去消毒完全没有必要消毒的“垃圾级废物”,根本是荒唐、完全没有意义的作法。不应该把“接触病人体液”当作消毒、焚化的借口。
  • 综上,医疗院所的废弃针头、针筒应比照一般塑胶容器(如饮料瓶、清洁剂容器)和废铁(针头可以销毁或用针头套套好,放在罐子或箱子内),可以直接回收,不应该焚化,也不需要消毒再依一般事业废弃物处理。
  • 卫福部及环保署的“焚化、消毒”规定是落伍、浪费有用物资、污染环境、违反环保潮流、增加医疗院所及环保公司的无谓负担;应该修改相关规定,让废弃针头、针筒可以直接回收才是正确的做法。
  • 时代在变、潮流在变。资源回收、节约能源、节省人力、物力,保护环境、避免污染才是符合环保潮流的“正道”。
    • 医界先进质疑废弃针头、针筒应该回收的作法,认为“火葬”才是“正确”。这些质疑的问题包括:
    • 1. 废弃针头是“尖锐器具”,可能会伤害处理的人。
    • 2. 针头有接触过病人,如再用或伤人,有可能传染某些疾病,如B、C型肝炎、AIDS等(所谓针害)。
  • 这些疑虑是没有必要的,虽然在前述中已有说明,但为了澄清疑虑,仅再予以补充说明如下:
    • 1. 针头只要销毁,就不能再使用,也不会伤人。当然就不会有“针害”。医疗院所只要购置针头销毁设备就行(仪器行有售针头销毁机)。也可以交回收单位销毁,或用罐、箱等容器装好密封,就不会伤人。
    • 2.. 医疗工作者的“针害”是在执行工作时被扎伤,药物滥用者的“针害”是重复或互相使用针头所造成,二者皆非废弃针头所造成。废弃针头只要将“针头套”套上,根本不会伤人。(即使不销毁也不会伤人,目前交环保公司焚化的废弃针头都没有销毁,只是套住,放在塑胶袋内)。
    • 3. 针头、针筒都是消毒过,无菌。人体血液、组织液通常也是无菌状态。二者接触,不构成须焚化的理由。即使少数人血液有肝炎、AIDS病毒等,但病毒、细菌离开人体宿主,自己就会死掉,无须焚化。
    • 4. 废弃针头、针筒交付回收后,比照一般塑胶容器、废铁,予以熔化,再处理。熔化的高温可以杀死所有微生物。
    • 5. 废弃针头、针筒的回收作业很简单(医院、诊所皆一样):
    • A:针头套好装箱或销毁(由院所自行销毁或由回收物处理公司销毁。)
    • B:用袋子将针筒、针头(套好装箱或已销毁)分开存放,放袋子或箱子卖给回收物处理业者。(针头、套好装箱就不会伤人)
    • C:不依规定,胡乱丢弃或因而伤人者,予以处罚。
    • 6. 针头只要放箱子、罐子内,密封,根本不会伤人,不销毁、不套好都没关系。
    • 7. 针头、针筒回收后,处理方式与其他塑胶、废铁相似,销毁、熔化,再制成其他有用物资,技术上应该没有问题。
    • 8. 曾在媒体上看到环保署鼓励资源回收的广告,包括农药、塑胶、铁容器都可回收,为何废弃针头、针筒不可回收?医界应挺身而出,要求修改不合理的“焚化”规定,改“焚化”为“回收”。[2]

目录

参考来源

  1. 戎华仪. 1㏄针筒打新冠疫苗卡好?指挥中心:有利有弊. 中广新闻网 NewsRadio. 2021-04-12 [2021-08-24] (中文). 
  2. 【专文】废弃针头、针筒应可以直接回收,不应焚化或消毒. 民报. 2015-01-15 [2021-08-24]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