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龜樹
金龜樹是常綠喬木,葉基有銳刺,干易分歧,不規則斜彎,樹冠圓形。高度×冠幅:8m~15m×5~8m,葉綠色,全年均能開花,開花淡白色,莢果黃紅色。
- 中文學名: 金龜樹
- 拉丁學名: Pithecellobium dulce
- 別 稱: 牛蹄豆
- 界: 植物界
- 科: 豆科
- 屬: 圍涎樹屬
- 種: 金龜樹
- 分布區域: 亞洲、美洲熱帶
目錄
生長環境
光照
陽性植物,需強光。
生育適溫
23~32℃
生長特性
生長快。耐熱、耐旱、耐瘠、耐鹼、抗風、抗污染、易移植。
分布範圍
產地分布:亞洲、美洲熱帶。
形態特徵
葉
葉為二回羽狀複葉,由4枚小葉片組合成一片複葉;羽片一對,互生,每一羽片上有小葉一對,小葉對生,在羽片及小葉着生處均具有1-2枚由托葉變態為的針狀刺;小葉片堅紙質,腎形、橢圓形、卵狀橢圓形、長倒卵形、斜卵形、斜卵狀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基部略偏斜或鈍,頂端鈍或微凹,大小差異甚大,無毛,全緣,葉脈顯著,中脈偏於內側,背面葉脈較表面凸起,長約2-5厘米,寬約2-25毫米;羽片柄、總葉柄及小葉柄均披柔毛。
花
花為頭狀花序,細小,常具有短的總花梗,於枝頂或葉腋處排列成狹圓錐或總狀花序式;花萼呈漏斗狀,5裂,密披白色長柔毛,長約1毫米;花冠漏斗狀,5深裂,淡黃、淡綠、白色或綠白色,密披白色長柔毛,中部以下合生,連雄蕊長約3-6毫米;雄蕊基部合生成單體,突出;花絲長約8-10毫米。
果
果為莢果,條形,呈念珠狀螺旋捲曲,膨脹,成熟時淡紅色扭曲開裂,長約10-14厘米,寬約1厘米;內藏種子6-8枚;種子黑色,包於粉紅或白色的肉質假種皮內,種柄絲狀,具有白色的種臍。
名稱由來
金龜樹,別名牛蹄豆,拉丁名Pithecellobiumdulce,科名:豆科。形態特徵:常綠喬木。葉基有銳刺。本種開花時的特別香氣,常吸引大量金龜子聚集停棲於此樹,據《台灣通史》第28卷中的記載「金龜樹:以金龜多宿之,故名。」;或因本種特殊的二大二小複葉,遠看像是一隻展翅飛舞的小金龜,故而得名金龜樹。[1]
主要價值
景觀用途:枝葉濃密,適作遮蔭樹、行道樹、園景樹。幼樹可作綠籬樹。庭園、校園、公園、遊樂區、廟宇等,均可單植、列植、群植均美觀。尤適于海岸造林綠化。因有銳刺,幼兒園有宜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