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務
金融服務是指金融機構運用貨幣交易手段融通有價物品,向金融活動參與者和顧客提供的共同受益、獲得滿足的活動。按照世界貿易組織附件的內容,金融服務的提供者包括下列類型機構:保險及其相關服務,還包括所有銀行和其他金融服務(保險除外)。
廣義上的金融服務,是指整個金融業發揮其多種功能以促進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具體來說,金融服務是指金融機構通過開展業務活動為客戶提供包括融資投資、儲蓄、信貸、結算、證券買賣、商業保險和金融信息諮詢等多方面的服務。增強金融服務意識,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對於加快推進我國的現代金融制度建設,改進金融機構經營管理,增強金融業競爭力,更好地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
目錄
定義
金融服務提供者指希望提供或正在提供金融服務的一成員的自然人或法人,但「金融服務提供者」一詞不包括公共實體。「
公共實體」指一成員的政府、中央銀行或貨幣管理機關,或由一成員擁有或控制的、主要為政府目的執行政府職能或進行的活動的實體,不包括主要在商業條件下從事金融服務提供的實體;或在行使通常由中央銀行或貨幣管理機關行使的職能時的私營實體。
主要功能
保險及其相關服務,還包括所有銀行和其他金融服務(保險除外)。
1.直接保險(包括共同保險、壽險、非壽險)。
2.再保險和轉分保。
3.保險中介,如經紀和代理。
4.保險附屬服務,如諮詢。精算、風險評估和理賠服務;銀行和其他金融服務(保險除外)。
5.接受公眾存款和其他應償還基金。
6.所有類型的貸款,包括消費信貸、抵押信貸、商業交易的代理和融資。
7.財務租賃。
8.所有支付和貨幣轉移服務,包括信用卡、賒賬卡、貸記卡、旅行支票和銀行匯票。
9.擔保和承諾。
10.交易市場、公開市場或場外交易市場的自行交易或代客交易,包括:貨幣市場工具(包括支票、匯票、存單),外匯,衍生產品(包括但不僅限於期貨和期權),匯率和利率工具(包括換匯和遠期利率協議等產品),可轉讓證券,其他可轉讓票據和金融資產,包括金銀條塊。
11.參與各類證券的發行,包括承銷和募集代理(無論公開或私下),並提供與該發行有關的服務。
12.貨幣經紀。
13.資產管理,如現金或證券管理、各種形式的集體投資管理、養老基金管理、保管、存款和信託服務。
14.金融資產的結算和清算服務,包括證券、衍生產品和其他可轉讓票據。
15.提供和傳送其他金融服務提供者提供的金融信息、金融數據處理和相關軟件。
主要特徵
就金融服務而言,與其他產業部門相比,金融服務同樣具有一些顯著的特徵,比如:
金融服務的實物資本投入較少,難以找到一個合適的物理單位來度量金融服務的數量,這也就無法準確定義其價格,從而也無法編制準確的價格指數和數量指數,因此金融服務業的產出也就難以確定和計量。
傳統金融服務的功能是資金融通的中介,而現代金融服務則具有越來越多的與信息生產、傳遞和使用相關的功能,特別是由於經濟活動日益「金融化」,所以,金融信息越來越成為經濟活動的重要資源之一。
金融服務傳統上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而隨着金融活動的日趨複雜化和信息化,金融服務逐漸變成了知識密集和人力資本密集的產業,人力資本的密集度和信息資源的多寡在現代金融服務業中已經成為決定金融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以及金融企業生存和發展前景的重要因素。
在當今這樣一個國內和國際競爭加劇的時代,金融服務正處於大變革的過程之中,信息技術、放鬆管制和自由化的影響已經永遠改變並在不斷重新塑造着金融服務業領域,而且這種趨勢還將持續下去。
主要特色
金融機構一般由行政總監負責監察公司的全球性操作和技術風險。行政總監通過優化全球信息系統和數據庫實施各種長期性的戰略措施以加強操作風險的監控。
一般的防範措施包括:支持公司業務向多實體化、多貨幣化、多時區化發展;改善複雜的跨實體交易的控制。促進技術、操作程序的標準化,提高資源的替代性利用;消除多餘的地區請求原則;降低技術、操作成本,有效地滿足市場和監管變動的需要,使公司總體操作風險控制在最合適的範圍。
金融作為幫助實體企業的工具,能夠切實惠及中小企業群體,這便是創新金融的意義所在。例如大易有塑創新的互聯網產業鏈金融模式,廣泛聯合線下信用擔保機構,讓投資用戶把閒余資金通過大易有塑平台出借給有良好實體經營、能夠提供足值抵押的、有借款需求的優質塑化企業。
讓專業的機構做專業的事是P2I模式的核心理念P2I產業鏈金融服務旨在快速融通社會存量資本,以促進塑料行業現量優質流動資產的流通,實現錢貨流通閉環,致力於構建一個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確保交易安全的產業價值鏈服務體系,以此優化產業鏈生產力結構,推動整個塑化產業鏈的升級轉型,促進產業鏈的生態發展。在其模式上的創新性,大易有塑在信申能力、貸後監管、風控措施及擔保能力、行業監管方面優勢明顯,能夠有效平衡投資收益與風險規避的關係,在保障投資這高回報的同時,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是對現有傳統金融市場的完善和補充,也是助推實體經濟平穩轉型的最重要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