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金腰帶

金腰帶,中藥名。為梅衣科植物金絲帶Lethariellazahlbruckneri(DuRietz)Krog[UsneazahlbruckneriDuRietz]的地衣體。分布於陝西、四川。具有祛風除濕,活血調經,止血鎮痛之功效。常用於勞傷腰腿痛,月經不調,白帶,金瘡出血,眩暈。[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金腰帶
漢語拼音:Jīn Yāo Dài
別名:金絲帶
性味歸經:味甘、苦,性平。歸脾、胃、心、肝經。無毒
功能:祛風除濕,活血調經,止血鎮痛
主治:常用於勞傷腰腿痛,月經不調,白帶,金瘡出血,眩暈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金腰帶

拼音名:Jīn Yāo Dài

別名:金絲帶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rmelia saxatilis(L.)Ach.[Lichensaxatilis L.]

來源

藥材基源:為梅衣科植物金絲帶的地衣體。

採收和儲藏

四季可采,除去雜質,曬乾。

原形態

本種與松蘿屬相似,但其果托表面不具纖毛狀小刺,衣體表面也不具乳頭狀突起。地衣體枝狀,較柔軟,懸垂,長10-20cm或超過。表面金黃色、橘紅色。幾乎等二叉式分枝,主枝和分枝呈曲線形捲曲,分枝明顯扁平,呈狹帶片狀,無光澤。主枝表面有棱脊呈縱向排列。無粉芽和裂芽。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多生於高山帶的針、闊葉樹種的枝幹上及枯木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陝西四川

性狀

  • 1.性狀鑑別: 地衣體絲狀,柔軟,呈扭曲圓柱形或扁圓柱形,基部污灰白色,向上漸為赭黃色或淺黃褐色。主枝長約2mm,次生分枝不規則二叉式,一側單叉分枝或偶見三叉分枝。皮層稍具裂縫,無粉芽。中軸半透明棕色。
  • 2.理化鑑別:地衣體加5%-10%氫氧化鉀溶液,呈紫紅色。

化學成分

地衣體含黑茶漬素(atranorin),橘黃色素(canarionic acid),赤星衣酸乙酯(ethyl haematommate),β-苔黑酚酸甲酯(methyl β-orcinolcarboxylate),其中後兩者極可能為黑茶漬素的分解產物,也可能是其生物合成前體。

性味

甘;苦;性平

歸經

肝;腎經

功能主治

補肝益腎;明目;止血;利濕解毒。。主視物模糊;腰膝疼痛;吐血;崩漏;黃疸;瘡癬。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研末,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撒敷。

複方

地衣體金黃色,枝細如帶,故名。[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金腰帶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金腰帶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