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脈單藥花
金脈單藥花(學名:Aphelandra squarrosa Nees cv. Dania)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對生,長橢圓形;全緣而微向內卷;深綠色,葉脈淡黃色或黃色。花為頂生穗狀花序,黃色,花期夏秋季,花期長達2 個月。原產於美洲的墨西哥, 性喜溫暖濕潤環境。金脈單藥花適宜家庭、賓館和櫥窗布置,由於它基部葉片容易變黃脫落,可用矮生觀葉植物配置周圍。[1]
目錄
形態特徵
單葉,對生,長10~12cm,全緣而微向內卷,長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深綠色,葉脈淡黃色,花黃色,花期7~9月,為頂生穗狀花序,由下向上漸次開放,花期可持續數星期。
生長環境
喜溫暖潮濕的氣候,喜光照,忌直射陽光。炎夏宜放在半陰處。生長適溫為20~25℃,越冬溫度須在10℃以上。頂牙才能形成花芽而開花,冬季溫度不低於15℃,土壤以疏鬆、肥沃的腐葉土為好。
分布範圍
繁殖方法
扦插 扦插時間以5-6月份或開花後最好。可在開花後剪去花序(促進側枝萌發)的同時,剪取帶頂尖的枝條長約5-10厘米左右,去掉下部葉片和上部葉片的1/2;也可剪取中部枝條3-4節作插條。將插條插於河沙或蛭石培成的苗床。約經一個月左右可生根。待葉長出後即可上盆。春季扦插可結合修剪、換盆時進行。[2]
組培 選取健壯無病蟲害的枝條放在室內進行水培, 待長出新枝條後剪取, 在超淨工作檯上用 70%的酒精浸泡30 秒, 再用 0.1%的升汞滅茵 4 ~ 6 分鐘,最後用無茵水仲洗 4 ~ 5 次, 用消過毒的剪刀剪去莖段基部接觸升汞的部分, 通過無茵操作將外植體分別接種到培養基D、( MS+6 BA2 毫克 / 公斤 +NAA0.2 毫克 / 公斤; @MS+6 BA1.5 毫克 / 公斤 + IBA0.2 毫克 / 公斤)上 15 天后發現, 在培養基 、 上都有腋芽開始萌動,4 周后觀察發現培養基 和 上逐步產生的叢枝狀結構, 培養基D明顯優於培養基 ; 切取 1 ~ 2厘米的單芽接種於培 養 基 1/2MS +NAA0.5 毫克 / 公斤+ 0.7% 瓊 脂 粉 +0.5%活性炭+1.5%蔗糖上, 2 周后有芽基部產生白色突起, 1 個月後, 長出 3 ~ 5 條白色的進而形成完整植株。 之後將生根的試管苗連同培養瓶拿到室中(把瓶口打開)煉苗 2 ~ 3 天后, 用鑷子輕輕取出植首先在室溫的水溫下徹底洗去附着在試管苗根部的培養然後用 800 倍的多茵靈藥液浸泡 4 ~ 5 分鐘, 栽植到消過的蛙石中。 注意保持環境的濕度, 並適當遮蔭, 為防止雜滋生, 需定期噴灑多茵靈, 一般每周 1 次, 3 周后將試管移栽到花盆中, 成活率可達 90%以上。
多圖
栽培技術
基質 盆栽土可選用腐葉土、 菜園土、 河沙, 加少量的餅肥作為基肥, 也可選用珍珠岩、 泥炭土、 蛙石以12211 的比例混合作為栽培基質。
肥水 施肥應以「薄肥勤施」 為原則。 在生長期間每月追施稀薄液肥 1 ~ 2 次, 或施稀釋的 MS 大量元素營養液。 冬季停止施肥, 施肥時要注意避開植株的莖葉, 以免產生肥害。 生長季節要經常保持盆土濕潤, 夏季需每天向葉片噴水 1 ~ 2 次, 如盆土缺水, 則基部葉片容易乾枯引起落葉。 冬季應適當控制澆水, 以增加植株的抗寒力。
光照 金脈單藥花在明亮的散射光下生長良好,忌烈日曝曬, 所以夏季炎熱時宜將它放在半陰濕潤的環境下, 特別是中午前後要適當遮蔭, 過度強光照射容易使葉片上的斑紋色澤退去, 影響觀賞效果, 但光線不足又極易引起徒長和葉色變暗, 影響植株的正常開花。 此外養護期間還要注意適當的通風, 防止落葉, 影響觀賞效果。
溫度 金脈單藥花適宜生長溫度為 20 C ~ 25 C,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 冬季室溫不得低於 10 C。 夏季注意通風降溫, 高於30 C會引起葉片的損傷。[2]
病蟲防治
蟲害 金脈單藥花主要受介殼蟲的危害, 常使葉片變黑並出現J斑點, 最終導致葉片變黃脫落。 防治方法: 一是要注意通風; 其次及時摘除病葉; 三是用阿維茵素 2 000 倍液噴霧。
病害 病害主要是黑斑病, 發病初期莖基部葉片上出現暗褐色或黑色J斑點, 之後逐漸擴大變成黑色圓形病斑。防治方法: 及時摘除病葉病枝集中燒毀, 將植株放置通風處或用 65%的代森鋅600 倍液、 75%百茵清800 倍液防治。[3]
主要價值
金脈單藥花葉面濃綠光澤,並有明顯的淡黃色葉脈;花穗粗壯堅挺,呈金黃色,十分美麗悅目,且花期長達數周,是一種觀賞價值很高的觀葉觀花植物。如用椒草、鴨趾草、冷水花等矮生蔓性植物配植周圍,則有更好的群體觀賞效果。它很適合用於點綴明亮的書房、廳堂、臥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