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紫祠
金紫祠位于徽州区潜口镇潜口村南首,俗称“金銮殿”。时代为明代。系古徽望族潜口汪氏宗祠。宋隆兴二年(1164年)赐建,明正德九年(1515年)迁于现址,嘉靖、万历时扩建,清康熙三年(1663年)大修。该祠坐北朝南,通进深达196米,占地近7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沿中轴线对称布局,由南至北依次为:牌坊、三源桥、棂门、戟门、碑亭、仪阖、露台、驰道、回廊、享堂、寝殿。寝后配有坐西朝东之汪华公庙,为祭祀汪氏先祖越国公汪华而建。现存建筑为金紫祠坊、戟门、碑亭、后寝及汪华公庙部分建筑,其它建筑遗址尚存。[1]
目录
文化背景
有关祠堂的定义,学术界说法很多。而徽州老百姓所指祠堂的含义十分明确。每座祠堂都有名称,比如呈坎的罗氏宗祠又叫“罗东舒祠”、潜口的汪氏祠堂又叫“金紫祠”,并且祠堂内大堂有堂名,如郑村郑氏祠堂的堂名叫“济美堂”,西溪南吴氏宗祠的大堂名叫“续伦堂”。所以说,徽州的祠堂,就是这种纪念性建筑物内外两部分合取的一个名称。
在徽州“粉墙矗矗、青瓦鳞鳞”的村落中,最显眼的就是祠堂,它不仅关注着村中族人的现实生活,更加关注着宗族的未来发展与繁荣。“聚族而居”是祠堂的典型特征,如呈坎居住的就是罗氏,潜口居住的就是汪氏,西溪南居住的就是吴氏,郑村居住的就是黄氏……人们无需过问其姓什么,只要问他来自何村,就可知道是何姓人也。有诗为证:“相逢哪用通名姓,但问高居在何村。”(方士庹:清代侨居扬州的徽州人,祖籍岩寺镇环山村,著有《新安竹枝词》三十六首传世,是清代乾隆年间“娄东派”的重要画家。
建造祠堂的目的主要是为“追远报本”。徽州人认为祠堂是祖先灵魂栖息的地方。如果老祖宗的灵魂能安放在富丽堂皇的祠堂里,对于族人来说是件特别荣光的事情。随着这种宗族意识的积淀,徽州人形成了光宗耀祖的理念。这种“祭祀祖先,教育来者”的祠堂,其后进寝殿便是祖宗神灵栖息之所。灵位的排序按照建庙祭祖之风而定。以汪氏家族为例,徽州祭祖多以越国公汪华的寺庙为多。庙供奉的是神,与当下人们眼中的祠堂并不完全相同。祠堂具有浓厚的平民色彩和家族观念,而庙确有普世价值和大众色彩。如潜口金紫祠中后进就有“汪华庙”,汪华属于徽州的地域神,是徽州人心中的“太阳菩萨”。
经查资料,徽州祠堂最早出现在宋元时期。据《清华胡氏宗谱》卷六《家庙记》记载,在元朝泰定元年(1324年),婺源县清华胡氏宗族支丁胡升,“即先人别墅改为家庙,一堂五室,中奉始祖散骑常侍,左右二昭二穆;为门三间,藏祭品于东,藏家谱于西,饰以苍黝,皆制也”。又据南宋徽州婺源人朱熹在《家礼》卷一《通礼•祠堂》中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为四龛以奉先世神主。”据此可知,虽然宋代已经有了“祠堂”的名称,但朱熹这里所说的“祠堂”,仅仅指的是“正寝之东”的祭祀场所,“祠堂”与房屋并没有分开。也就是说,并没有像明清时代的祠堂那样,成为一种独立于家室之外的标志性建筑;而且朱熹规定“祠堂”所祭祀的对象,也仅限于“为四龛”以供奉高、曾、祖、考四代神主,而始祖、远祖们的灵位不在供奉之列。由此可见,朱熹所说的“祠堂”,仍还是属于家祠、家庙的范围。
到了明代前期,祭祀的礼仪,仍遵循朱熹《家礼》上的规定。成化十一年(1475年),国字监祭酒周洪谟上疏曰:“今臣庶祠堂之制,悉本《家礼》,高、曾、祖、考四代设主,俱自西向东。考之神道向左,古无其说。”(《明宪宗实录》卷一三七)周洪谟认为,高、曾、祖、考四代的位置,不应该“俱自西向东”,而应该“高祖居左,曾祖居右;祖居次左,考居次右”。这说明,古代的庙制,至朱熹时有一变化,至明初又有一变化。
祠堂从居住的“宫室”中单独分离出来并大量涌现,学界大多倾向于明代中期的说法。其主要依据为: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礼部尚书夏言曾经上疏“乞诏天下臣民冬至日得祀始祖”。世宗采纳了夏言的建议,“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于是宗祠遍天下”(《桂洲夏文愍公奏议》卷二十一)。徽州祠堂的大量出现,正是明代中期。其主要功能是“供奉祖先”。比如婺源大畈的一座元代的汪氏祠堂“知本堂”,供奉的是汪氏始祖汪侯、迁居徽州的始祖汉末龙骧将军汪文和和婺源大畈的汪氏始祖汪中元等三人,他们的左右还昭穆有序地排列着汪氏十余世的先祖。又比如我们所说的家庙,朱熹所说的是“正寝之东”的祭祀场所,叫作“影壁”,又叫作“祠堂”。虽然徽州的祠堂是直接从“家庙”中脱胎而来,“家庙”可以把“高、曾、祖、考”四代的“家事”管好,但它却无力担当“合族”这样的大事。这种仅限于四代的“小家子”的规模,显然容纳不了全体族人日益膨胀的宗族感情。
再说“祠庙”,早先的祠庙都有祭祖的意义,比如徽州的“汪王庙”、屯溪的“鬲山庙”等。而徽州著名的祠庙供奉的也并不都是始祖,如唐宋时期的“世宗庙”、“汪公庙”以及“真应庙”供奉的就是他们的显祖。这与皇权有关,显祖祭祀的是为大众所接受的“地域神”,不仅为宗族所祭祀,且为地方“合族”祭祀。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徽州祠堂的建制都是三进式的。第一进称为“仪门”,也叫“大门”、“门厅”或“过厅”;第二进称为“享堂”,也叫“正堂”、“大堂”、“正厅”或“大厅”;第三进称为“寝堂”,也叫“寝室”、“寝殿”或“正寝”等。像呈坎罗东舒祠、潜口金紫祠这样的大祠堂,大体上也属于这样的建制,只不过它采用了在“仪门”之外另建一道棂星门的做法,强化了祠堂的派头。
徽州祠堂的“寝室之制”,可在族谱上发现有“龛室规”。这种规定,各家宗谱的叙述虽然有详有略,但基本要求接近。最常见的规定是,寝室中间要设龛座三间,神主座次的安排,必须遵循这样一个原则:中龛供奉的是始祖神主,左右两龛则根据昭穆齿德等资格条件对先祖进行排列。据此规定,除了始祖,能排在第二位配祔始祖的就是那些有德行的先祖了。在这一排序上,单靠辈分一项,是不能决定他就能入祠受祭的,而是要参看他一生中所立功德的大小,即在忠、孝、节、义等方面建立的成就等等。
另外,关于祠堂的费用大多以族丁摊派,更有“捐金助祭”这种德行,常常有祠田、祠产予以保障。祠田的摊派以该丁的二十分之一为祠田。
关于祠规,等同于国家之宪法和法律规定,其效力也相同。
再之,徽州的祠堂大多供奉的是男祖先的神主,却也有供奉女祖先的神主,甚至还有专奉孝子的祠堂。如呈坎罗东舒祠内就有这样的安排,设“则内”,以体现庶母神主“袱嫡母之侧”的说法。而棠樾的女祠名曰“清懿堂”,并有“贞烈两全”的匾额,也是在棠樾村,还有一座专奉孝子的祠堂,名曰“世孝祠”。
综上所述,徽州祠堂的建制已从笼统的祭祀模式向分类模式演变,其昭示的意义,不仅要孝于先祖,而且要效仿贞节烈女,还要从娃娃入手抓好“报本之礼”。
简言之,在祠堂里祭祖的目的就是为了“报本追远”,以申孝思。 [2]
文物遗存
金紫祠,素有“中国民间第一祠”的美誉,坐落在淳朴的徽州区潜口镇。正所谓“万山潜于后,众山之出口”,潜口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是贸易集散中心。隐匿于闹市,金紫祠更有一份难得的从容风度。现存古祠基本保留了明万历时的扩建风貌,通面宽二三十米,进深长达两百多米,形制恢宏,气势不凡。
古朴宏大,构架俱佳;鳞次错落,清扬悠远,犹如行云流水一般,金紫祠整体上极富层次韵律,里面的雕刻也一改常见的清新柔美,都是极尽规整大气,让人叹为观止。
重重门栅,看尽了无数沧桑变化;深深庭院,走过了多少岁月铅华。在祠宇内的碑亭中,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堂记碑文,文化大儒许国就盛赞其“备矣美矣”。中轴线上建有宽阔平坦的甬道,两侧对称布局了牌坊、三源桥、棂门、戟门等古祠设施,共有七进,占地面积约7000多平方米,真正是应有尽有,时代特征明显。
文物价值
2012年,为保护古建筑文化遗产,黄山市徽州区筹资3500万元启动了对潜口金紫祠的全面抢修、保护和开发工程。经过一年半的抢救性修复,古祠内古建修缮、残址重建、损毁遗址保护和金紫祠广场的修建工作日前已全面完成。
潜口金紫祠始建于1515年,因仿北京故宫太和殿式样建造,俗称“金銮殿”、“皖南小故宫”。金紫祠是目前发现的古徽州境内最大的祠堂,有“中国民间第一祠”的美誉。其建筑融合了皇家宫殿风格与徽派艺术形态,形制完备,建造技艺精湛,形成了独特的建筑群,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旅游价值,是徽州明代祠堂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2004年,潜口金紫祠被安徽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
2013年12月14日,全面修复完工的金紫祠一瞥。当日,中国民间第一祠——金紫祠全面修复并对开放。金紫祠是安徽黄山市徽州境内是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祠堂,俗称“金銮殿”。 金紫祠坐北朝南,通进深达196米,占地7000平方米,气势恢弘,壮美绝伦。潜口金紫祠始建于1515年,是徽州明代祠堂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距今近500年。世称“皖南小故宫”和“中国民间第一祠”的古建筑金紫祠,文革期间遭毁。
2012年徽州区筹资3500万元启动对金紫祠进行全面抢修、保护工程。经过一年半时间的抢救性修复,目前,已全面完成金紫祠内古建修缮、残址重建、损毁遗址保护和金紫祠广场的修建工作。金紫祠是2004年被列入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
旅游指南
开放时间
10:00-22: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