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金沙江皎平渡口

金沙江皎平渡口,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皎平渡鎮皎平村委會紅門廠村。

目錄

歷史事件

金沙江位於長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邊界的深山狹谷間,江面寬闊,水急浪大。如果紅軍過不去江,就有被敵人壓進深山狹谷,遭致全軍覆滅的危險。當紅軍大隊人馬向金沙江挺進時,蔣介石如夢初醒恍然大悟,認定紅軍的目的既不在貴陽,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無疑」。1935年4月28日,他下達命令,控制渡口,毀船封江。就在紅軍進抵金沙江前夕,江邊的敵人已將所有船隻掠到北岸了。  

1935年5月3日,軍委幹部團的同志們接受了搶奪皎平渡的任務。他們二話未說,翻山越嶺日夜兼程180里,當天夜晚就來到了金沙江邊。在渡口,他們幸運地找到了一條。原來這條船是送探子來南岸探查情況的,探子不知跑到哪裡去了。後來,他們又在當地農民的協助下,從水裡撈出了一條破船,用布把漏洞塞上[1]。  

然後,他們乘坐這兩條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敵人的哨兵以為探子回來了,沒有在意。他們來了個突然襲擊,一舉消滅了一連正規軍和一個保安隊,控制了皎平渡兩岸渡口。後來,他們又找到了五條船,動員了36名艄公。  

與此同時,紅一軍團趕到了龍街渡口,紅三軍團趕到了洪門渡,但這兩個渡口都沒有船隻,加上江寬水急無法架橋。軍委命令他們迅速轉到皎平渡過江。  

從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時間里,紅軍主力就靠這7隻小船從容地過了江。擔任後衛的9軍團在南渡烏江以後奉軍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繞圈子,時東時西,忽南忽北,牽制了敵人部分兵力。5月6日,他們到了雲南東川與巧家縣之間,並於5月9日在樹節渡順利地渡過了金沙江。兩天以後,敵人的追兵才趕到南岸。可是紅軍已經毀船封江,遠走高飛,無影無蹤了。

沿革

皎平渡口在洪水期渡距300米,枯水期渡距200米。自古為四川、雲南間交通要津。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徵到達祿勸縣的金沙江皎平渡口,30000多將士通過六隻木船,在37位船工九個日夜的擺渡下,渡過金沙江,擺脫了數十萬中華民國國軍的圍追堵截,實現了北上戰略轉移。

1992年,當地修建祿勸金沙江皎軍渡口紅軍渡冮紀念館,1994年正式落成,長軍長征渡江紀念館和大型銅雕塑占地400餘平方米。陳雲題詞「紅軍渡江紀念碑」[2]。館內陳列着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過祿勸的資料展覽、紅軍用過的物品及200餘張圖片等。2009年7月,紀念館被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3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認定丹桂村中央紅軍總部駐地舊址與金沙江皎平渡口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視頻

金沙江皎平渡口相關視頻

皎平渡口巧渡金沙江
祿勸皎平渡口的百年變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