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帶鄉
金帶鎮隸屬於重慶市梁平縣,位於縣境中部。東依蟠龍鎮,南臨和林鎮,西連仁賢鎮,北靠新城雙桂街道。西距重慶市主城區190千米,東距萬州區80千米,距縣城9千米。全鎮面積31.45平方千米,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07°43′,北緯30°37′。建設的梁忠高速及渝萬城際鐵路均貫穿全境,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有全國重點佛教寺廟、西南佛教禪宗祖庭--雙桂堂。[1]
目錄
歷史沿革
金帶鎮,傳說在清咸豐元年(1856年)為境內的佛教名剎雙桂堂疏浚寺前河道時,掘得金帶一條,雙桂堂因此又名"金帶寺",金帶鎮亦由此得名。
民國初置石柱鎮;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改金帶鄉。
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2年10月,撤區並鄉,將原來的光明鄉、金帶鄉合併建立金帶鎮。1994年,金帶鎮被列入縣級重點建設集鎮。
1997年,金帶鎮轄石柱、千年、滑石、石龍、協合、永寧、石燕、金城、雙桂、祝家、仁和、牛頭、萬和、千明、榮華、黃泥、清吉、千河、仁德、永安、赤安21個行政村。
2009年,千明村、牛頭村、黃泥村劃歸雙桂街道管轄。調整後的金帶鎮轄仁和村、金城村、千河村、滑石村、石龍村、石燕村、雙桂村、金桂街道社區,面積45平方千米,鎮政府駐雙桂場(原址),坐落在雙桂堂對面,背靠雙桂中學,離縣城9千米的金桂路39號。[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金帶鎮位於重慶市梁平縣中部,縣城邊緣。東依蟠龍鎮,南臨和林鎮,西連仁賢鎮,北靠新城雙桂街道。西距重慶市主城區190千米,東距萬州區80千米,距縣城9千米。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07°43′,北緯30°37′。全鎮幅員31.45平方千米。
地質地貌
金帶鎮地質構造屬新華夏系四川沉積褶皺帶川東褶皺帶的一部份。由於地質構造,地層分布和岩性的控制,以及受水文作用的影響,形成山、丘、壩兼有,而以丘陵為主的地貌特徵。地勢東南高,中部低。
氣候
金帶鎮在氣候上屬於四川盆地東部暖濕區熱帶氣候區域,季風氣候顯著,四季分明,氣候溫暖,年平均氣溫16.6℃,雨量充沛,日照偏少。具有春季氣溫不穩定,初夏多陰雨,盛夏炎熱多伏旱,秋多綿雨,冬季暖和,無霜期較長,溫度大雲霧多的特點。
水文
金帶鎮內溪流眾多。受地勢影響,河流由東南部,北部向中部匯集,形成一支較大的溪流,在磨盤寨附近注入龍溪河。鎮內溪流眾多。
自然資源
金帶鎮境內水資源豐富,有雙桂湖(部分)、滑石水庫、金光水庫等6個水庫。
行政區劃
2014年,金帶鎮轄仁和村,金城村,千河村,滑石村,石龍村,石燕村,雙桂村7個行政村、金桂街道1個街道社區、77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金桂街道。
人口民族
2014年,金帶鎮共6211戶,18081人,其中非農業戶口395餘戶,共712餘人,流動人口6929餘人。漢族為主。
總人口13375人(2017)。[3]
經濟概況
綜述
2014年,金帶鎮社會生產總值完成14826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139萬元,實現財政收入1147萬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821元。
第一產業
2014年,金帶鎮糧食生產總面積23460畝,複種指數146,糧食總產8518噸,平均單產363公斤。
其中:水稻9390畝,總產4958噸,平均單產528公斤;玉米2025畝,總產761噸,平均單產376公斤;小麥1575畝,總產360噸,平均單產229公斤;薯類5100畝,總產1893噸,平均單產371公斤;油菜1845畝,總產245噸,平均單產133公斤。年產柚約2000噸,產繭12000公斤,出欄生豬2.2萬頭,出欄畜禽76.2萬隻,產商品蔬菜1122噸,出產水產品280噸。
2014年,完成千畝花卉竹木產業園新返租,並建成300畝油茶基地;利用荒山、荒坡發展3000畝油桐籽原料基地。
第二產業
2014年,金帶鎮工業總產值2.1個億。財政收入537.55萬元,人均純收入2120.06元。有頁岩磚廠1個,煙花爆竹廠3個,汽車運輸公司3個,煤廠1個、液化氣站1個,石廠15個。預製廠2個,糧食加工廠1個。
引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返租227畝土地發展生態綠化苗木種植項目;引進茶業公司,在仁和村返租80餘畝土地發展甜茶種植及深加工項目。新建成投資800多萬元,從事汽車零部件(發動機除外)和機電設備研發項目。
2015年,招商引資協議500萬元;鞋廠投入生產,產值超過200萬元;兩家企業年產值均突破2000萬元。
第三產業
2014年,金帶鎮按照五星級農家樂標準打造度假山莊完成一期投資2000萬元,開始營業。有三星級農家樂一家,二星級農家樂一家。舉辦金帶旅遊推介會和梁平縣年豬美食節等旅遊節慶活動。
2015年,打造雙桂堂、滑石古寨核心景區,沿雙桂堂--石龍都市禪修農莊--滑石古寨旅遊環線 。成功申報重慶市旅遊景觀名鎮;滑石古寨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完成現代農業生態休閒園3千米道路路基、排灌溝渠等工程及望花山谷景區道路拓寬項目;發展農家樂6家。[4]
社會事業
基礎建設
2014年,金帶鎮有加密電視用戶3100餘戶,實現了加密電視村村通,照明實現了戶戶通。投入200餘萬元完成了雙桂福園農民集中居住區配套市政基礎設施。加大農村D級危舊房改造力度,完成22戶的D級危舊房改造任務。完成投資700萬元的屙尿坪至滑石村公路的擴寬、拉直、油麵改建工程。投資約344萬元完成東風、向陽兩座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投資110萬元完成石龍8組李家壩新增糧食千億斤生產能力建設項目,建成溝帶路1200米。投資約60萬元的千河村基本口糧田建設項目即將完工,修建溝渠近1000米;完成投資150餘萬元的千河村"一事一議"人行便道工程。
2015年,完成雙桂堂旅遊道路598畝的土地返租、甬道及廣場主體工程建設等工作;全面完成14千米統籌城鄉旅遊環道建設;完成"二環路"新建6千米路基工程及仁金路8千米改擴建工程。實施農村水價綜合改革試點,建立用水戶協會,完成整治渠道18條24.6千米,新建管道21條15.15千米、抽水泵站1座 。完成金帶供水廠、金帶污水處理廠、仁和污水處理站建設,改造雙桂堂福國橋段、仁和場鎮后街人行道800餘平方米,修復場鎮路燈20盞,完善公廁配套設施2座,拆除違法建築3處300餘平方米。
2016年,新添置垃圾轉運車1輛,在公路沿線新增垃圾箱7個,設置環保監管義務小分隊9個開展河道垃圾、公路沿線垃圾清理,建成滑石水庫、金光水庫游步道 。全面完成14千米統籌城鄉旅遊環道,路面寬度達到5米以上,提升產業及旅遊發展基礎設施水平。全面完成"二環路"新建6千米路基工程及仁金路8千米改擴建工程,完成雙桂堂旅遊道路598畝的土地返租、甬道及廣場主體工程建設等工作。推進滑石古寨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景區2個停車場7000餘平方米,硬化萬竹溪、望花山谷游步道約5千米,建成AAA級旅遊廁所1處、A級旅遊廁所3處,完成古寨夜景燈光建設。完成百花寨56戶、金玉良苑23戶等美麗鄉村示範點建設。
文化教育
2014年,金帶鎮轄區內有鎮中心小學1所、西南地區第一所生態小學--新金帶小學、普通初級中學1所、幼兒園4所。
新金帶小學是全國首個可持續小學 ,位於雙桂堂歷史文化保護的重點保護規劃區內,占地面積13980平方米(約合21畝),其中建築面積5,190平方米,戶外娛樂設施占地約6500平方米。建成後的新金帶小學將包括小學階段1~6年級,12個教學班,學生及教職工人數近600人。
2016年,金帶鎮成功申報市級文學創作基地。
衛生醫療
2014年,金帶鎮轄有標準化衛生院1所、敬老院1所,門診部、住院部功能齊全,村村建有醫療村衛生室,鎮內各村(居)均建有標準化村級公共服務中心。[5]
交通
金帶鎮公路實現了"村村通"、"組組通",80%的村級公路實現了硬化。梁忠高速及渝萬城際鐵路均貫穿全境,標準化瀝青路從縣城直通雙桂堂。
歷史文化
2016年,金帶鎮完成梁平竹簾、年畫等非遺文化展示基地主體工程建設。
梁平竹簾
梁平竹簾工藝的製作歷史已上千年,據記載,在北宋時期就被列為皇家貢品,素有"天下第一簾"之稱。
它採用梁平盛產的慈竹為原料,運用傳統工藝,結合書畫、刺繡、植絨等表現手法,製作各種形式的掛簾、屏風、裝飾畫及實用工藝品,工藝精細,外觀典雅,風格獨特,具有濃郁的地方特點和民族風味,《辭海》記載:"竹簾畫,在細竹絲編織的帘子上加上畫的工藝品,產於四川省梁山縣(今重慶市梁平縣)"。
現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釣魚台國賓館大廳懸掛着28副,得到國家領導人和外國朋友的高度評價,被譽為"天下第一簾",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
梁平年畫
梁平年畫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屬於套色木刻版畫。起源於明末,號稱"四川三大年畫"(綿竹、梁平、夾江)之一。與梁平竹簾、梁山燈戲並稱"梁平三絕",曾被譽為川東奇葩,2000年被評為巴渝十大民間藝術之一,2006年被列為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梁平年畫--四季花鳥
梁平年畫是套色木刻版畫,號稱"四川三大年畫"(綿竹、梁平、夾江)之一。梁平年畫表現手法浪漫,畫面飽滿簡潔,造型古樸粗獷,神態生動,構圖完整,對比強烈,以驅邪納福、喜慶吉祥、歷史故事等為題材,作為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與梁平竹簾、梁山燈戲並稱"梁平三絕",曾被譽為川東奇葩,2000年被評為巴渝十大民間藝術之一,2006年被列為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
風景名勝
金帶鎮境內自然、人文景觀眾多,旅遊資源豐富。有全國重點佛教寺廟、西南佛教禪宗祖庭--雙桂堂;有各具特色的金城寨、滑石寨、牛頭寨、漏米岩;有滑石水庫、金光水庫、雙桂渡槽等水利工程。金帶鎮規劃建設滑石寨高品質度假區和休閒度假村,包括金光水庫周圍企業會所、五星級度假酒店、特色農業體驗區、兒童遊樂區、戶外運動區等。滑石寨休閒度假村被評為重慶市農家樂50強。
雙桂堂位於重慶市梁平縣城西南九千米處的金帶鎮萬竹山,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雙桂堂之所以叫"堂"而不叫"寺",和其"大學堂"的身份有關。雙桂堂創建於明、清交替的動亂時期,文人士大夫紛紛遁入空門,他們或以談禪論道作為精神的避難所,或抒發情懷、追懷故國。一時間高僧雲集,大師輩出。此外,雙桂堂創建伊始,就是以"學業禪堂"的模式建立的十方叢林,即佛教的高等學府和研究機構。
雙桂堂創建於清朝順治十年(1653年),它的創始人是清朝名僧破山禪師,該寺因破山法師在寺內植雙株桂樹而得名"雙桂堂"。雙桂堂法係為禪宗,破山乃承寧波天童寺密雲禪師之法,號為"臨濟正宗第三十六代祖師"。
破山禪師的弟子很多,遍及四川、雲南、貴州、重慶等省市,有的還去東南亞弘法。因此,雙桂堂在東南亞地區也有一定的影響。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曾多次問起梁平雙桂堂,表達過到雙桂堂參訪的強烈意願。雙桂堂創建以後,得到清朝歷代皇帝的支持,連續不斷地修建七殿、八堂、八院,占地面積一百二十餘畝,民國時期,獨特的雕塑被列為"蜀中叢林之首"。
2009年11月,雙桂堂風景區正式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AAA(3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入選2015新重慶·巴渝十二景人文勝地類。
滑石寨
滑石寨位於重慶市梁平縣金帶鎮滑石村3組,是平壩上突兀拔起的一座高260多米的孤峰。
孤峰呈紡錘形,四周皆是懸崖峭壁,峰頂平地有6000平方米左右。峰西是一堵傾斜約75度、近10萬平方米的完整石壁,石壁上鑿有一條寬不盈尺的之字形石階,是通達寨上的惟一路徑。從山下到寨上要走1個多小時路程,其中要經過2000多級在石壁上開鑿的石階,山腰到山頂分別有兩道寨門把守。登上寨頂,數十間木質結構的房瓦痕跡依稀可見,青石砌的寨門和寨堡仍保存完好,四道牆體上都開有射擊孔。整個寨堡耗石約1萬多方,工程浩大。
川東北白蓮教義軍在梁山縣(今梁平縣)活動達7年之久,數萬義軍曾數度攻占梁平大部。當時清朝梁山知縣命令百姓在縣內修建了200多座寨堡,強令全縣近4萬人全部遷居山寨。歷經300年風雨,梁平縣境內其餘古寨皆已廢蕪,牆垣無存,唯華石寨因除惟一一條石階路可以上山外,其餘地方或是整塊傾斜的石壁上長滿了滑潤的青苔,或是荊棘雜草叢生根本無路,讓人無法上寨,才倖免人為破壞。
2015年,滑石古寨成功創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