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野麥子

中文名稱:野麥子

別稱 野麥子

科 禾本科

種 野燕麥

野麥子中藥名。為禾本科植物野燕麥AvenafatuaL.的種子。分布於我國南北各地。具有補心止汗之功效。用於虛汗不止。

目錄

信息

界 動物界

目 莎草目

綱 單子葉植物綱

門 被子植物門

亞綱 鴨跖草亞綱

屬 燕麥屬

性味歸經 味甘,性溫。歸肝、脾經

形態特徵

一年生。鬚根較堅韌。稈直立,光滑無毛,高60-120厘米,具2-4節。葉鞘鬆弛,光滑或基部者被微毛;葉舌透明膜質,長1-5毫米;葉片扁平,長10-30厘米,寬4-12毫米,微粗糙,或上面和邊緣疏生柔毛。圓錐花序開展,金字塔形,長10-25厘米,分枝具稜角,粗糙;小穗長18-25毫米,含2-3小花,其柄彎曲下垂,頂端膨脹;小穗軸密生淡棕色或白色硬毛,其節脆硬易斷落,第一節間長約3毫米;穎草質,幾相等,通常具9脈;外稃質地堅硬,第一外稃長15-20毫米,背面中部以下具淡棕色或白色硬毛,芒自稃體中部稍下處伸出,長2-4厘米,膝曲,芒柱棕色,扭轉。穎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縱溝,長6-8毫米。花果期4-9月。[1]

植物種屬

禾本科植物野燕麥。

分布區域

分布於我國南北各地。

生長環境

生於荒蕪田野。

藥用價值

一、

功能 補心止汗。

主治 用於虛汗不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

藥理作用 具有降血脂作用。

相關論述重慶草藥》:「治虛汗不止,配伍作引子用。」

相關配伍 治盜汗:野麥子15g,土黃芪12g,杜仲葉6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第6卷》)

採收加工 夏、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脫殼取出種子,曬乾。[2]

二、

拼音Yě Mài Zi

出處《重慶草藥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野燕麥的種子。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燕麥草"條。

性味甘,溫,無毒。

功能主治溫補,治虛汗不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

摘錄《中藥大辭典[3]

參考資料

  1. 野麥子,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野麥子,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3. 野麥子,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