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蜜人(雷開艷)
作品欣賞
采蜜人
元辰簡評
雷開艷這篇文章,說散文也可,說評論也可。我覺得很好,且樂意將其歸為知性書評——我知道、我了解、我認識的《走遍宜昌》這本書。
這樣寫是評論嗎?按照評論要立論和論述而不只介紹的觀點來看,也許不被認可為評論;而從書評也應從自家心裡流出來看,雖無沒理論建樹,卻完整表述了一本書和一個讀者心靈交融的過程,評論為什麼又不能寫成這樣呢?
當然,如果作者是院校研究生,這樣寫不符合學術規範,可作者是業餘愛好者,為什麼非要裝腔作勢用自己把握不了的方式寫呢?
文章感動人影響人就是成功。我覺得交流閱讀感覺和閱讀過程只要有助於正確感知原著,引起更多人的興趣,去閱讀、感知,評論的作用就達到了。她的評論立足於自己的感知,帶動別人的感知,便屬於知性評論了。她的審美是有依據的,她的感覺是高質量的內心流露,她的表達是流暢、自然而靈性的,這就具足了書評的資格和實力。
基層評論要走知性路線,理論依據要有,更要藝術感覺地道、表達真切動人,而不要裝腔作勢。
宜昌天然塔
采蜜人
——淺讀朱白丹老師《走遍宜昌》
一
知曉朱白丹老師的《走遍宜昌》一書,是2018年我剛加入夷陵區作協的時候。那時朱老師在群里說有需要此書的,可在其辦公室領取。我很想要,但是那時羞怯,且一心記掛着花店的生意,未能去。
我想讀此書目的很簡單,因自己雖是宜昌人,但對宜昌這片土地並不真正了解,我熱衷旅遊,又因生計所迫,很多想去的地方都未成行。僅說宜昌,旅遊年卡上那些風景區還尚有一兩處未能去,朱老師一句走遍宜昌,讓我心生羨慕。除了風景區上的這些地方,還有哪些是值得我們閒暇時一游的?可以說,當初我是把這本書作為一本旅遊指南來讀的。
後來在群里看到朱老師發的一篇文章,是從《走遍宜昌》這本書中節選的執著卞和,讀完這篇文章後我才知道,原來這麼著名的一個歷史故事竟然和咱們毗鄰的遠安有關,讓我再次對《走遍宜昌》這本書,勾起了濃厚的興趣。
因這份興趣斗膽加了朱老師為好友,也因為那年年會上朱老師的講話平實接地氣,宜昌方言說得挺溜,讓人感覺蠻親切的。
後來就在微信里詢問還有沒有此書,老師說手頭已沒了,但他二弟那裡應該還有,他那時在武漢,並告知了他二弟電話,讓我與他聯繫,我問付多少錢?老師說不用。我又羞於打電話,此事又耽擱下來了。
直至今年,因身體的原因很想出去走走,卻因疫情去不了外地,那就在宜昌周邊轉轉也可,腦子裡又想起了此書,與朱老師聯繫後,委託我表妹去拿,卻因表妹突然去外地工作,不了了之,直到前不久召開的的朱氏三兄弟電影文學研討會上,朱老師給我帶來。可謂是好事多磨了。在此,深表感謝!
夷陵
二
打開書頁,首先是朱光華老師的一篇長序《宜居之城,昌盛之地》。開首語寫道,「如果你是一個地道的宜昌人,宜昌在你心目中有啥印象?你對其了解多少?如果你是一個外地人,你對宜昌的印象怎樣?你會覺得它小,無足輕重嗎?」
樸實的問話很入人心,這個問題問住了我。我很慚愧,我不是外地人,我是宜昌人,但是「地道」一詞我算不算呢?從戶籍上說我是,但從對宜昌的了解上看,我又不是,應該說我是一個地道的,但對宜昌了解卻很膚淺的一個宜昌人。
讀這篇序言之前,我沒有讀過朱光華老師的文字,但這篇序我卻讀得很靜,讀得自然,讀得心有所動又超然灑脫。
文字是一個作家心靈流淌出來的東西,讀字知人。在剛剛舉行的朱氏三兄弟電影劇本研討會上,初見朱光華老師,初聞他講話,感覺這是一個沉穩內斂、又有些不羈的老師。
讀他的文字,有讀余秋雨散文的些許味道。
每一個作家的寫作風格及語言,各有各的味道,也因為這各自的味道,才有文學的百花齊放。
老師的文字沒有說教顯擺的意味,有的是娓娓道來,像一位導遊給遊客們安靜地解說,又像一位歷史老師,在給他的朋友們緩緩地講解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沒有裝腔作勢的炫耀,沒有激情澎湃的語言,可是,你卻能從他平靜的語調中,感受到他內心的激情,及對宜昌這片神奇的土地,深深地摯愛。
朱光華老師在研討會上的講話,說實在的,即使我坐在他身後,他的講話我卻沒有聽得很清楚,但他開頭的幾句話我卻聽清楚了,並因為這幾句話對老師有了很好的印象。
他說,老大朱白丹讓他寫篇講話稿,他本想着不要搞得太正式,但寫着寫着就寫成了一篇文章,那就這麼着吧,照着稿子來說一說。
聽聞此話,我在他身後啞然失笑,這是很隨性很真實,身上帶着那麼點詩意的老師呢,所以,即使他後面講話我沒聽清楚,也絲毫不影響我的初步印象了。
溫新階老師在下午召開的夷陵作協年會上,講散文創作時說,文化生長在散文里,生活是最美的瓊漿,種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要去扭轉別人的土地,喝我自己的酒,寫出自己的風格與特點。要釀名酒,即使釀不出名酒,一定不能釀假酒。散文要注重語言美,並以周凌雲主席的散文《又是秋天》為例,選讀了文中的很多文字,評價周主席是一個愛讀書,安安靜靜寫作的人。
我內心非常贊同溫老師的這個評論。在去年參加樂平里端午詩會時遇見周主席,他身上的那種安靜、與世不爭,有一種不受外界打擾的淡定從容,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而他的散文我是非常喜歡,很文藝,很生活。
朱光華老師給我的初步印象,與周主席有相似的一點,也有不同的地方。一個安靜的詩意淡定,一個安靜的不羈從容。而他們作品中的語言,如若按溫老師用喝酒形容文章來做例的話,周主席是一壇陳年的,散發着清香的優雅細膩、清洌留香的茅台酒,朱老師的則是一壇有點微辣,又有點甘醇的酒力強勁而無刺激性的回味悠長的汾酒。當然,這只是我的淺見。
是的,誠如朱光華老師在文中所說,到過某一地,不一定了解某一地,生活在某城,不一定就通曉全城,我生活在宜昌,可我並不了解它,那麼隨着朱白丹老師的著作,走進書中,走進宜昌。
枝江
三
每看一本書,我必先仔細看目錄,這是讀書的一個導向,告訴我們這本書會寫些什麼,心中有個大致的了解。
宜昌是一個地級市,周邊的城市名稱我們並不陌生,每個縣的一些重要鄉村的名字也大致知曉,但是若要我們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來講解它的歷史文化,那裡曾出現過什麼名人,歷史上發生過什麼樣的大事件,恐怕就說不清了。
文字是個好東西,它能把這些詳盡地記述下來,供後來的人們去閱讀去了解。每個城市都有它的一張文化名片,朱白丹老師給我們進行了概括。
全書分為13個章節。仰望遠安,果然興山,詩鄉秭歸,樂園長陽,故事五峰,致敬宜都,文化當陽,革命枝江,厚重西陵,魅力伍家,走進點軍,烽火猇亭,醉美夷陵。
單從這些名字看,我們能看到多少?我實話實說,仰望遠安,我不懂為什麼要仰望?宜昌這麼多縣級市,為什麼要仰望遠安?詩鄉秭歸我是認同的,因為我去過樂平里,感受到了那裡濃濃的詩意,故事五峰,因為有個民間故事大家劉德培,文化當陽也是認同的,那麼有名的三國演義,怎能不知道當陽呢?革命枝江不大懂,魅力伍家也不甚明白,很多都是似懂非懂浮於表面。朱白丹老師為什麼要如此概括定義呢?我想自有他的道理。那就不猜測了,翻開書看吧,這些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
我想象中的《走遍宜昌》,會是像《宜昌的傳統部落》一書中那樣,介紹些景物,而閱讀了幾個章節後,我知道我錯了,這應該是一本注重宜昌歷史的書,每一個地方,每座城市,有它的文化名人,有它的真實故事。
歷史是一面厚厚的牆,我們穿不透這面牆,那牆面上斑駁的印記,是歷史的回音。
歷史不容忘卻,歷史當被銘記。
走進一座城,我們要去看什麼?看它的風土人情,看它的歷史文化,看它的經濟如何繁榮,看它的將來如何發展等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的與想法。或許他什麼也不想了解,他只是單純的來過這個地方,他的足跡在這個城市停留過就夠了。我們無意干涉。
但是作為一個地道的宜昌人,了解這座城市的歷史不就像我們是從娘胎里出來的一樣,不能忘根本嗎?去一個陌生的城市,我們景仰它的文化,懷着崇拜的心去觀摩,那種心情與茫茫然去看是不可相提並論的。因知而尋,因懂而敬,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懷?
因讀了周凌雲主席的《屈原的村莊》,去往樂平里,一切既陌生又熟悉;因讀了黃榮久主席的的《三游洞》,再去三游洞,那洞就不僅僅是洞;因讀過好幾位作家寫的百里荒的文章後再去百里荒,那風吹來的也不僅僅是涼爽;因讀了甘茂華老師的《土司城遺址》,我在張家界遊玩土司城時,總是想起恩施的土司城。
生活牽住了我的腳步,但讀書開闊了我的眼界,腳可以被拴住,想象卻能伸出翅膀。
我想起我讀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時心靈受到的震撼,我多麼想隨着書中的文字去把這些地方走上一遍,感受文化的遠古的氣息,今生我不知道能否完成這個心愿,但走遍宜昌還是有機會的,雖然每個鄉鎮不一定都能去,但能走上大多數也是不錯的,況且現在我已去過了宜昌很多的地方,只是未能停下腳步,認真地去品味這座城市,因生活的腳步太匆匆,容不得我做過多的停留。而若我再一次前往,我會懷着怎樣的一種心情呢?
正如朱光華老師所說,每一塊地都是上天的饋贈,每一個城市都有它的特別之處,每一塊地都應被尊重,不可妄加評論。
朱白丹老師不僅可貴在用他的雙腳去丈量過宜昌這片土地,更可貴的是用他手中的筆書寫這片土地,讓宜昌人熟悉,讓外地人了解,我們應該感謝他。
一位作家對我說,眼睛一直盯着遠方,而忽略了身邊的美景,是啊。我們生活的這片熱土,是我們多麼美麗的家鄉。
在網絡上認識了一些朋友,有時他們問我宜昌有哪些風景名勝?有什麼值得紀念的地方嗎?想起來挺搞笑,又有些慚愧的。那時我告訴他們,旅遊年卡上的風景區都很好玩兒啊,如今覺得我回答的太敷衍,他們知道三游洞的來歷嗎?他們明白遠安嫘祖的厲害嗎?他們知道屈原的出生地嗎?知道中國農村合作醫療之父是在長陽嗎?知道石牌保衛戰嗎?知道長江大俠呂紫劍嗎?他們知道楊守敬的故事嗎?知道山楂樹靜秋與老三嗎?……
有些人因知道而來探究一種文化,有些人不知道,那我應該給他們提示一下,增加他們的好奇心啊。讓更多的人來我們宜昌,了解我們宜昌,這算不算為宜昌的旅遊發展盡一個宜昌人的本分?
我想到前些天的一件事。
侄女兒所在的中學要到屈原故里去研學。侄女問我,姑姑,那裡好玩兒嗎?我沒有回答她的問題。我跟她講屈原的故事,屈原的文學成就,講那裡優美的傳說。侄女聽得很用心。聽完後,她說,姑姑,看來那地方很值得一去。但是後來,學校臨時改變了地點,侄女沒去成。當侄女知道我前不久又去過屈原故里時很是羨慕,問我,姑姑,你又去啦?我也好想去。我說以後你肯定會去的。我想,聽我介紹過後,侄女再去屈原故里,一定好過她什麼都不知道的走馬觀花一番。一顆種子,在她的心裡萌芽生根。
太多太多,這座城市有太多鮮活的記憶,值得我們、他們、你們,慢慢去探尋。
朱白丹老師在後記中說,此書的讀者定位為本土大中小學學生,企事業單位職工,全市市民。他的文字通俗易懂,像講故事拉家常一樣的,讀起來沒有負擔。夜讀日讀,利用碎片時間讀一段,花上一天時間讀幾章,皆可。能串能連,能分能解,盡享讀書之樂。
我呢,讀了整整一天,頸椎疼了,眼睛也累了。沒讀完,但又有什麼辦法呢?誰讓我想一口氣讀完呢?
這應該是我治療眼睛這大半年來,第一次這麼認真地讀書,又這麼迫不及待地想寫些東西。我實則是膚淺的,沒能全部讀完呢,就想寫了,可我不想違背了自己的心意,想寫就寫吧,哪怕膚淺,也是我心裡真實的流露。
讀完之後,再讀之後,我又會是怎樣的感受呢?又會怎樣寫呢?
但是我想,讀完這本,我會馬上去讀朱白丹老師的另一本《走遍湖北》,先滿足一下自己的求知與好奇的心理後,再慢慢來反芻。但我能肯定的是,我還會再寫,就衝着此書來之不易,怎麼着也得用心去讀呢!
秭歸
四
讀此書,我是在難得的一個冬日暖陽普照的天氣,坐在店外靜靜地翻閱。來往的人兀自來往着,我靜靜地讀着。一個熟識的人走過來,好奇地問我看的什麼書?隨手拿過我的書,翻開目錄。看過後,他說怎麼沒有我的家鄉樟村坪?我一笑,對呀,也沒寫我的娘家宋家嘴呢。他笑,走遍宜昌可見不全。我隨之又是一樂,老兄,你以為這是地方志呢,像地圖一樣,每條河流每個村莊每條道路都得標註上去呀,這是文化大散文,是一部文學作品,不一樣呢。
他繼續翻翻書。也是啊,咱們老百姓知道書中所寫地方的歷史典故,歷代名人就很不錯了。我下意識地點點頭,全民閱讀,讀什麼呢?可以就從身邊的書讀起,畢竟這些地方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讀起來不陌生,有親切感。讀別人的書,增加自己的閱歷,這就是讀書之樂,讀書之妙啊。
寫下此文,這算不算評論呢?前段時間我寫了好幾篇評論,有文友私下說我,不要為別人唱讚歌。我很是困惑,為什麼要如此理解呢?每讀一本書,一篇文章,我有所感,有所悟,我就喜歡用文字記錄下來,我認為這也是對作者的起碼尊重,別人的作品我看到妙處,不禁拍手歡呼。對作者隱喻表達的東西,我能揣摩個兩三分,說明我在思考,在用心地讀,寫出來又有何不可呢?儘管文章也許有它的一些缺陷,我看不出來,因為我沒有那麼高的知識儲備與文化素養,我看到多深多遠就寫到多遠,並不只是為別人唱讚歌,應該說。這是對一個熱愛文字但文化水平並不高的我來說,一次文化的汲取與心靈上的升華。
我樂故我寫。
就這個困惑我許久的問題,我請教過元辰主席,他回覆說,評論為什麼不可以寫?通過閱讀、評論,提高自己的鑑賞力判斷力分析力,有了一流藝術感覺,自己的作品當然會寫得更好,想寫就寫。
看到回復後,心豁然開朗。
文學本身就是一種情懷,懷揣着這種情懷,走在漫漫人生之路上,是幸矣。所以將來,每讀一本書,我都會寫下自己的感想。
今年史視推出的文化紀錄大片《文學的故鄉》,我認真地看過。莫言、賈平凹、遲子建、阿來、畢飛宇、劉震雲等這些文壇巨匠,用手中的筆,把生活的故鄉轉化為文學的故鄉。故鄉,是每個作家創作的源泉。宜昌,是朱白丹老師的故鄉,也是他創作的根。一個作家,在任何時候,有自己的擔當與使命。以家鄉為圓心劃圓,視野更寬闊,步伐更穩健。
讀完此書,已毋庸置疑,我肯定還會再寫。宜昌是我的家鄉啊,是我前半生乃至後半生都生活的地方,對這片土地怎能不愛呢?怎能沒有要說的話呢?每一片熱土都有它的故事,走遍宜昌,走遍湖北,走遍中國,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我們都是吸吮着芬芳的采蜜人。[1]
作者簡介
雷開艷,女,夷陵人。作者,朗讀者,宜昌市夷陵區作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