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蓮曲二首 王昌齡
採蓮曲二首是一組七言絕句,這兩首詩主要描寫了採蓮女子的美貌,頗具詩情畫意。第一首寫水鄉姑娘的採蓮活動,以花、月、舟、水來襯托女子的容貌;第二首以寫意法,表現採蓮女子的整體印象,詩人將採蓮少女置於荷花叢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少女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使得全詩具有一種引人遐想的優美意境。
目錄
原文
譯文
採蓮女皆美麗動人,如吳越國色,似楚王妃嬪,她們競相划動採蓮船,湖水打濕了衣衫。
來的時候蓮花把她們迎進河口,采完之後明月把她們送回江邊。
採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仿佛一色,採蓮女的臉與盛開的蓮花相映成趣。
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前來。
賞析
第一首詩寫水鄉姑娘的採蓮活動。
吳姬、越艷、楚王妃三個詞連用,鋪寫出蓮娃們爭芳斗妍,美色紛呈的景象。第二句正寫採蓮活動,從「爭弄蓮舟」來看,似乎是一種採蓮的競賽遊戲。唐汝詢說:「採蓮之戲盛於三國,故並舉之。」(《唐詩解》)因為要划船竟采,顧不得水濕衣衫。採蓮姑娘那好勝、活潑、開朗的情態就通過「水濕衣」這個細節表現出來。
她們劃着採蓮船來到一個花的世界,而最後兩句點出她們直到月上江頭才回去。詩人不急着寫回程,而是插敘採蓮女來的情境,她們來時被花兒所迎接,可見花兒是很樂意為她們所造訪,而隱着一層寫她們對採蓮這一活動是非常喜愛,近乎於享受。當她們回去時,那月兒實際上也就是花兒,便依依不捨地送她們了。「花迎人」和「月送歸」運用了擬人手法,把整個採蓮活動的現場給寫活了,極富詩意,寫荷花迎接採蓮女和月亮送別採蓮女,實際上還是為了表現採蓮女之可愛。
這首詩通過幾個動詞淋漓盡致地將採蓮女應有的性格——活潑開朗表現出來,並以花、月、舟、水來襯托女子的容貌,可以說這就是一部小電影,對刻畫人物形象非常生動形象而別有韻味。
第二首詩可以說是一幅《採蓮圖》,畫面的中心自然是採蓮少女們。但作者卻自始至終不讓她們在這幅活動的畫面上明顯地出現,而是讓她們夾雜在田田荷葉、艷艷荷花叢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使採蓮少女與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使全詩別具一種引人遐想的優美意境。這樣的藝術構思,是獨具匠心的。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詩歌在開始就展現出一幅人與環境和諧統一的美麗畫面採蓮女的羅裙和荷葉的顏色一樣青翠欲滴。比喻雖不新奇,但用在此處卻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描繪了田田的荷葉,又寫了採蓮女美麗的衣裳,兩者相互映襯,恍若一體。尤其是「裁」字,用得極其巧妙,羅裙是裁出的,可是此處也用在荷葉上,似從賀知章《詠柳》詩「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句中得到了靈感,讓人感到荷葉與羅裙不僅顏色相同,似乎也是同一雙巧手以同一種材料製成的。由此又讓人不禁聯想到屈原《離騷》中「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感受到這些女子如荷花般的心靈。嬌艷的芙蓉花似乎都朝着採蓮女美麗的臉龐開放,明寫荷花,實則為了襯出人之美,採蓮女的美麗,不是閉月羞花式的驚艷,而是如陽光般健康溫暖,似乎能催開滿池的荷花。這兩句詩本自梁元帝《碧玉詩》「蓮花亂臉色,荷葉雜衣香」,王昌齡的這篇較之則更勝一籌,意義更為雋永。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詩的第三句「 亂入池中看不見」 是對前兩句的補充和深入。它有兩重含義:一是突出荷田的稠密, 使人荷莫辨更真實可信;二是突出了觀望者的感受和心理活動。其中「 亂」 字用得十分微妙。末句「 聞歌始覺有人來」 除了從另一面說明少女被荷田遮蔽與消融,難以被觀望者發現以外,又寫出一種聲音的美,增添了詩的活潑情趣「。亂」字既指採蓮女紛紛入池嬉笑歡鬧的場面,也可指人與花同樣嬌嫩難以辨別,眼前一亂的感覺而「看不見」呼應上文,也更顯荷葉羅裙,芙蓉人面之想像了,同時也虛寫了荷塘中花葉繁茂,人在其中若隱若現之景,並引出下句:「聞歌始覺有人來。」這一句描寫細膩入微,仿佛讓讀者身臨其境地體會到了詩人當時真實的感受。「始覺」與上句「看不見」呼應,共同創造出了一種「蓮花過人頭」的意境。「聞歌」也與「亂」字呼應,悠揚動聽的歌聲表現出她們活潑開朗的天性,同時也為整個採蓮的場景添上了動人的一筆。
這首詩句與句聯繫緊密,意蘊深遠,精雕細琢卻給人帶來清麗自然之感,可以看出王昌齡鍊字煉意的高超技藝,對中晚唐的詩歌有着重要的影響。
創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於公元748年(唐玄宗天寶七載)夏,王昌齡被貶龍標時。當時王昌齡任龍標尉已經有了一段時間,一次,王昌齡獨自一人在龍標城外遊玩,在東溪的荷池,見當地酋長的公主、蠻女阿朵在被其荷池採蓮唱歌的情景,深深被其所吸引,遂作《採蓮曲》。
簡析
《採蓮曲二首》是一組七言絕句,這兩首詩主要描寫了採蓮女子的美貌,頗具詩情畫意。第一首寫水鄉姑娘的採蓮活動,以花、月、舟、水來襯托女子的容貌;第二首以寫意法,表現採蓮女子的整體印象,詩人將採蓮少女置於荷花叢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少女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使得全詩具有一種引人遐想的優美意境。
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早年貧賤,困於農耕,而立之年,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