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採桑子·誰翻樂府淒涼曲

《採桑子·誰翻樂府淒涼曲》

作品名稱: 《採桑子·誰翻樂府淒涼曲》

創作年代:清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納蘭性德

別稱:納蘭成德,納蘭容若

《採桑子·誰翻樂府淒涼曲》是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納蘭性德的詩詞。

納蘭性德詞作現存348首(一說342首),內容涉及愛情友誼、邊塞江南、詠物詠史及雜感等方面,寫景狀物關於水、荷尤多,儘管以作者的身份經歷,他的詞作數量不多,眼界也並不算開闊,但是由於詩緣情而旖旎,而納蘭性德是極為性情中人,因而他的詞作盡出佳品,況周頤在《蕙風詞話》中譽其為「國初第一詞手」。

《納蘭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之地。縱觀納蘭性德的詞風,清新雋秀、哀感頑艷,頗近南唐後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賞李煜,他曾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貴重,李後主兼而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此外,他的詞也受《花間集》和晏幾道的影響。[1]

目錄

詩詞正文

譯文

是誰在翻唱著淒切悲涼的樂府舊曲?風蕭蕭肅肅,雨瀟瀟灑灑,房裡點燃的燈燭又短瘦了,一個悽苦孤獨的一夜,在燭淚中逝去。

不知道是什麼事縈繞心懷,難以放下,醒時醉時都一樣無聊難耐,就是夢裡也沒有到過謝橋。

鑑賞

納蘭的詞中有一部分愛情詞很朦朧,又無本事可尋,所以很難確定其所指。這首詞便是這樣。從詞里所描寫的情景來看,很像是對一位情人的深深懷念。通篇表達了一種百無聊賴的意緒。此闋《採桑子》無一字綺詞艷語,而當中哀艷淒婉處又動人心魄,明說是「瘦盡燈花又一宵」,然而憔悴零落的又何止是燈花而已?不是不知何事縈懷抱,而是知道也無能為力。解得開的就不叫心結,放得下的又怎會今生今世意難平?納蘭容若這樣深情的男子,哀傷如雪花,漫天飛舞不加節制,悼亡之作蘇子之後有納蘭,可是容若之後誰還能做悼亡的淒涼曲?嫁了這樣的男人不要想着白頭到老,因為情深天也妒,註定要及早謝幕留愛情佳話來讓人懷念。

上闋側重寫景,刻畫了蕭蕭雨夜,孤燈無眠,耳聽着風聲、雨聲和着淒涼樂曲聲的氛圍與寂寞難耐的心情;

下闋側重寫不眠之夜,孤苦無聊的苦情。詞情悽惋徘惻,哀怨動人。下闋緊承上片「瘦盡燈花又一宵」,扣住徹夜未眠,進一步訴說自己百無聊賴的心緒:「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不知道何事縈繞心懷?清醒時意興闌珊;沉醉也難掩愁情。無論是清醒或是沉醉,那個人始終忘不掉。

晏小山鷓鴣天》詞有「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句,不知是何因緣,連一貫嚴謹的理學家程頤都拜倒其冶艷之下,極之讚許。容若此處更翻小山語意:「夢也何曾到謝橋?」縱能入夢,就真能如願到訪謝橋,與伊人重聚嗎?相較於小山的夢魂自由不羈能踏楊花與伊人歡會的洒然,容若的孤苦淒涼斑然若現,以此句結全篇,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

整首詞以清婉筆調寫相思,相思也仿佛臨風而動,縈人懷抱。風也蕭蕭,雨過天晴也蕭蕭,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又是淒涼又是纏綿,並非雕琢之語。燈光瘦盡亦是人神傷消瘦,一字鏤盡風神,盡得其妙。

注釋

(1)翻樂府:指填詞。翻,按曲調作歌詞,白居易琵琶行》:「為君翻作琵琶行」;歐陽修蝶戀花》:「紅粉佳人翻麗唱,驚起鴛鴦,兩兩飛相向。「樂府,本為漢代管理,祭祀、巡行、宮廷所用音樂的官署,亦稱由官署採集來的民歌為樂府。後來將一切可以入樂的詩歌均稱為樂府,容若詞中取其廣義,代指詞。

(2)瘦盡句:意思是說眼望着燈花一點一點地燒盡散作燈花,徹夜不眠。

(3)縈懷抱:縈繞在心。

(4)謝橋:謝娘橋。相傳六朝時即有此橋名。謝娘,未詳何人,或謂名妓謝秋娘者。詩詞中每以此橋代指冶遊之地,或指與情人歡會之地。晏幾道《鷓鴣天》:「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納蘭反用其意,謂在夢中追求的歡樂也完全幻滅了。[2]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3]

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元文賞識。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1676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納蘭性德曾拜徐乾學為師。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深受康熙皇帝賞識,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4]

納蘭性德生於順治十一年臘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納蘭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文元賞識,推薦給內閣學士徐乾學。十八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十九歲參加會試中第,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這一時期的納蘭性德發奮苦讀,拜徐乾學為師。在名師指導下,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深受皇帝賞識,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他還把自己熟讀經史的見聞感悟整理成文,編成四卷《淥水亭雜識》,當中包含歷史、地理、天文、歷算、佛學、音樂、文學、考證等等知識,表現出相當廣博的學識和愛好。

視頻

清詞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