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果藤
酸果藤(学名:Embelia laeta (L.) Mez)为紫金牛科酸藤子属下的一个种 。
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生于海拔100-1800m的草丛、灌丛或林下。
酸藤子的根、叶可散瘀止痛、收敛止泻、治跌打肿痛、肠炎腹泻、咽喉炎、胃酸少、痛经闭经等。
果可食,强壮补血。兽医用根、叶治牛伤食膨胀、热病口渴。
别名:牛皮草、酸果藤、酸醋藤、酸藤果、山盐酸鸡、 入地龙、 信筒子
目录
形态特征
攀援灌木或藤本 ,稀小灌木,长1-3米;幼枝无毛,老枝具皮孔 。
叶坚纸质,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 ,
长3-4厘米,宽1-1.5厘米,稀长达7厘米,宽达2.5厘米,顶端圆形,钝或微凹,
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无腺点,背面常被薄白粉 ,侧脉不明显;柄长5-8毫米。
总状花序着生于次年无叶枝上 ,侧生或腋生 ,长3-8毫米,
被细微柔毛,有花3-8朵,基部具1-2轮苞片,花梗长约1.5毫米,
被疏微柔毛;小苞片钻形或长圆形,具缘毛,通常无腺点;花4数,
长约2毫米;花萼基部连合达1/2或1/3,萼片卵形或三角形,急尖,
无毛,通常具腺点;花瓣白色或带黄色 ,分离,开花时强烈展开 ,
卵形或长圆形 ,顶端圆形或钝,具缘毛,外面无毛,里面密生乳头状突起 ,
具腺点;雄蕊在雌花中退化,长达花瓣的2/3,在雄花中超出花瓣很多,
基部与花瓣连合;花丝挺直;花药卵形或肾形,背部具腺点,
雌蕊在雄花中退化或几无,在雌花中较花瓣略长,子房瓶状,
无毛;花柱细长,柱头扁平或几呈盾状。
果球形,直径约5毫米,光滑,腺点不明显。
花期12月至翌年3月,果期4-6月.
分布范围
产凤庆、西双版纳、西畴及富宁等地,我国广东、广西、江西、福建、台湾亦有。
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菲律宾均分布。我国云南新记录。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750-1500(-1850)米的山坡疏、密林中,或疏林林缘灌木丛中。[1]
药用价值
酸藤果,中药名,又叫做酸强子、酸藤头、信筒子、咸酸果,
为紫金牛科植物酸藤子的果实,果实可药用也可食用,
有补血,收敛止血的功效,主要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常用于治疗治咽喉肿痛,牙龈出血,跌打损伤等症。
一、酸藤果的形状
药材:本品呈球形或椭圆球形,直径3~8mm,表面绿棕色或灰紫色,常有皱纹。
顶端留有花柱残基,下端常附长2~5mm的果梗及小的宿萼。
果皮质脆易剥离;种子常被棕色种皮,种仁质坚硬,
横切面黄白色,角质样,外侧并可见种皮镶入胚乳的花纹。气微,味淡,久嚼有辣麻感。
酸藤果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紫金牛酚Ⅰ、Ⅱ,紫金牛素、岩石菜内酯、信筒子醌、酸金牛醌及槲皮甙、挥发油等。
二、酸藤果的功效与作用
酸藤果有补血,收敛止血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齿龈出血,脾虚泄泻,跌打瘀痛,痔疮。
1.消炎,杀菌。治口腔炎,喉炎,牙龈炎,疮疖馈疡等。并解大茶药毒、木茹毒、巴豆毒。
2.杀虫,消肿,消食。外治跌打毒疮。烂疮。内服治内外痔疮(并外洗),喉痛,脚气痛(煲狗脚食)。
3.祛瘀止痛,收敛止泻。治跌打瘀痛,肠炎腹泻,咽喉肿痛。
4.《晶珠本草》:酸藤果杀虫,提升胃温。果实淡红色,摇时有响声,状如豆。
5.《形态比喻》:酸藤果茎细长,叶灰色,小,粗糙;
花蓝红色,小;果实如霜杀的豆粒,味酸甘。功效能治虫病。
6.《计算日月之轮》:酸藤果味辛、锐,杀虫,治灰色浮肿,性锐能致泻。
7.《陆川本草》:消炎,杀菌。治口腔炎,喉炎,牙龈炎、疮疖溃疡等。并解大茶药毒、木茹毒、巴豆毒。
8.《南宁市药物志》:杀虫,消肿,消食。
外治跌打毒疮,烂疮。内服治内外痔疮(并外洗), 喉痛,脚气痛(堡狗脚食)。
9.《常用中草药手册》:祛瘀止痛, 收敛止泻。治跌打瘀痛,肠炎腹泻,咽喉肿痛。
三、酸藤果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捣汁,外用:煎水洗或含漱。
1、治胃酸缺乏、齿龈出血:鲜酸藤果6-9g,水煎服。(《实用中草药图典》)
2、治食欲不振:酸藤果9g,水煎服。(《实用中草药图典》)
四、酸藤果的药理作用
1、抗生育作用。
2、雌激素和抗雌激素活性。
3、孕激素样活性和抗孕激素样活性。
酸藤木除了果实可以药用以外,根和叶也有散瘀止痛、收敛止泻、
治跌打肿痛、肠炎腹泻、咽喉炎、胃酸少、痛经闭经等作用。[2]
【别名】当归藤、虎尾草、筛萁蔃
【来源】紫金牛科信筒子属植物小花酸藤子Embelia parviflora Wall.,以根及老藤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补血调经,强腰膝。用于贫血,闭经,月经不调,白带,腰腿痛。
参考资料
- ↑ 酸藤子属Embelia,植物通
- ↑ 酸藤果的功效和药理作用介绍,中医中药网
- ↑ 小花酸藤子,中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