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酒坊中的行走(張輝宇)

酒坊中的行走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酒坊中的行走》中國當代作家張輝宇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酒坊中的行走

「我爸爸有事沒事總想喝點酒,就算是沒有菜那也得喝二兩……五魁首六六六,笑聲滿堂……」

耳機里,這首《家在東北》猶如一道屏障,把我的思緒同滿車人的笑聲隔開。

中巴車行駛在採風的路上,又穩又快,將一道道風景留在身後。活動是文聯組織的,各協會派骨幹參加,去凌塔酒廠了解酒文化,作家們一路上談笑風聲,好多話題都是關於酒的。

凌塔酒廠位於「孔子鳥」的故鄉——素有「三燕古都」之稱的朝陽柳城。也就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就到達了目的地。

酒廠的門口設計得極其簡約,一點也看不出這是一家年生產一萬噸酒的大「酒坊」。

進得院來,才發現這裡別有洞天,甬路的兩旁擺着兩人尚不能合抱的酒罈,紅布封着壇口,一路走着,一路的酒罈相伴,十分愜意。

酒廠猶如酒罈,口小肚大。如果沒有人指引,我已經不知該往哪裡走了。工作人員引領我們來到發酵車間,車間內衛生條件很好,看不到任何雜物,蒸酒設備,攤涼設備有序地排列,長方體的大窖池格外引人注目,師傅們正在甩糟,他們身穿馬夾,脖子上搭着白毛巾,手中揮舞着板鍬,那場面,使我想起了電影《紅高梁》,帶着像機的作家們紛紛找角度拍照,這景致,的確是不可多得的拍攝題材。

俗話說「擇日不如撞日」,我們來得正是時候,恰好趕上酒出甑,師傅們接了些給我們品嘗,這正是人們所說的「酒頭」,酒從燒杯倒入小琉璃酒杯中,澄清透明,晶瑩剔透,光看着就那麼地誘人,一口酒下去,一股燥烈的曖流緩緩地流入腹中,咂嘴細品,口中留有醇香。

離開古樸氣息濃重的發酵車間,輾轉來到了品控車間,這裡的風格與發酵車間迥然不同,我們是進不得車間裡面的,清一色的現代化設備,封閉着,只能透過厚厚的玻璃牆觀看裡面的生產流程,從腳底一直「包裹」到頭頂的工人們在裡面忙碌着。

酒是在這裡灌裝出廠的。關於酒的加工流程,我沒有留意聽,更多的注意力都在記錄喝酒的益處:酒為水谷之氣,味辛甘,性熱,有暢通血脈、活血行氣,祛風散寒,消冷積,醫胃寒,健脾胃及引藥上行助藥力的功效。可起到強心提神、助氣健胃、消除疲勞、促進睡眠等作用。還可提高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從而減少脂肪沉積引起的血管硬化阻塞。

喝酒居然有這麼多的好處,我戒酒念頭又打消了。

當然,酒的這些功效,只有在適量飲用的前提下才能發揮出來,超量飲酒不僅傷身體,還會誤事。歷史有好多這樣的例子,如,曹植因為貪杯耽誤了自己的前程,陳後主因為嗜酒而亡了自己的國家,一代文豪也因「采石磯上撈江月」,而一去不復回。

所以說,酒尤水,可濟可覆。酒如劍,有利有弊,需要好好把握。

酒窖是一個令大家唏噓不已的地方,這裡存酒數量之多,令人瞠目,一壇壇封存好的酒罈整整齊齊地擺放着,一眼望不到盡頭。酒窯是絕對不允許陽光照進來的,即使是燈光,也極度的柔和,另外,這裡對溫度、濕度都有嚴格的控制。白酒起初的「極陽狀態」,經過漫長的貯存,酒體分子間相互進行締合與重排,並把新酒中部分低沸點成分緩慢地揮發與演化,達到從「極陽」轉化到「極陰」的陰陽平衡,削弱新酒的陽剛之氣,去除酒體的刺激、粗燥、辛辣,使酒體日趨平和、緩衝、細膩、柔順和協調,酒的陳香漸漸顯露。

一些酒罈的封條上寫着封壇人的名字和封壇時間。這是一些有錢又喜歡喝好酒的人買下來存放在這裡的。據說,這一壇酒要十多萬塊錢。

貴是貴了點,但並沒引起大家的艷羨,如今的文化人已經少有「滿徑蓬蒿老不華,舉家食粥酒常賒」的生活狀態了,大家的生活都很富足,親朋相聚,無不舉杯飛觴,「瓊漿玉液」也多有珍存。

展示廳是個很有看點的地方,這裡裝飾得古香古色,富麗堂皇,牆上掛有名人字畫,歷史簡介,中間實木格架上擺着各款酒的樣品,那或紅或藍,或大或小,或方或圓的酒瓶,琳琅滿目,引得喜愛自拍的美女作家們蜂擁而上。而那些喜歡揮毫潑墨、品茗啜茶的雅士,也都有很好的去處。

我駐足在一則文字前,這裡寫道:凌塔酒追溯古源,已有400多年歷史,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1603年)……

看到這裡,啞然失笑。400年的歷史,對於酒坊來說,足夠自豪的了。但在造酒的歷史長河中,只是彈指間的事。「造酒起於何時?」關於這個話題,歷史上有三種說法。其一為猿猴造酒說,傳說海南島多猿,以稻米百花置於石岩深處,久置出漿,香氣四溢,飲之百步則睡。其二為儀狄造酒說,郭沫若曾為此題翻閱了多部史籍,發現大都說是儀狄「始作酒醪」。其三為杜康造酒說,相傳杜康將未吃完的剩飯置於桑樹洞內,剩飯發酵後,有芳香氣味傳出,啟發了杜康,造出了酒。魏武帝在「樂府」詩中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另外,歷史上還有「杜康二兩醉劉伶」的美麗傳說。酒到底是誰發明的,目前還沒有一個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酒是勞動人民在經年累月的生活、勞動中的發明,經過一代一代相襲相循,改進提升,流傳至今,至少已有四千年的歷史了。

移步前行,一幅畫像映入眼帘,畫中一位長衫短髯者昂首舉杯,無疑,這是「詩仙」李白在「舉杯邀明月」。

酒,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的心愛之物。「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君同消萬石愁。」這首氣勢磅礴的《將進酒》,膾灸人口,將詩人對酒的愛表達得淋漓盡致。

文人墨客喜歡酒,或是因為酒能使人文思泉湧吧,否則怎麼會「李白斗酒詩百篇」呢。文人墨客喜歡酒,或是因為酒能釋放情感吧,「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須酣暢萬古情。」閒愁如飛雪,入酒即消融,花好如故人,一笑杯中空。

酒坊的主人招待文人們,自然少不了酒。席間,觥籌交錯,把酒言情,其樂融融。

「酒力威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回來的路上,伴隨着柔美的音樂,我依着靠背睡着了,夢中,隱約還在誦讀「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詩人那「舉杯將月一口吞」的豪氣令人激情澎湃。

隱約中,有人拍了我一下,睜開惺忪的睡眼,發現已經回到我熟悉的小城,華燈初上,霓虹旖旎,車水馬龍。頭還是暈暈的,這次行走,酒喝的並不是很多,但我確是醉了。[1]

作者簡介

張輝宇,朝陽市作家協會會員,曾擔任建平縣報告文學協會主席,堅持散文、小說、詩歌、報告文學創作,作品散見於省、市、縣報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