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楊鎮
都楊鎮位於廣東省雲浮市雲安區東北部,地處西江中游南岸,東接高要市大灣鎮,北與高要祿步、德慶悅城隔江相望,南連思勞鎮、河口街,西與六都相接,是雲城、雲安、高要、德慶四地構建經濟優勢互補、密切協作的「金三角」。現轄都騎、楊柳2個居委會和仙菊、降水、六合、山口、三合、洞坑、榃容、桔坡、聯合、大播、石巷、蟠咀、降面、西坑、都友、官坑、珠川、南山、大樂、金魚沙20個村委會,全鎮總面積249平方千米,總人口4.55萬人。[1] [2]
目錄
歷史沿革
明萬曆五年(1577年)設都騎、楊柳都,清乾隆五年(1740年)設都騎、楊柳堡,民國15年(1926年)改堡為鄉,民國36年(1947年)當時楊柳與方平鄉合併為方楊鄉,1958年方楊鄉併入都騎鄉成立太陽升人民公社,1963年再設都騎、楊柳鄉,1992年10月設都騎、楊柳鎮,2003年都騎、楊柳兩鎮合併成都楊鎮。
自然資源
都楊鎮都楊鎮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長冬短,常年溫和多雨、光照充足,年光照時間1700多小時,平均氣溫22.2℃。鎮內有花崗岩、高嶺土等礦藏,已探明的花崗岩儲量超1億立方米,高嶺土儲量達2000萬噸。
主要農產品有稻穀、蔬菜、水果、玉桂、大冬瓜等。水力資源豐富,有大涌河堤、蟠咀大堤及大洞水庫等多宗水利工程,現建成小水電站13座(裝機總容量達3000千瓦)。
交通條件
都楊鎮水陸交通便利,省道河楊公路通過鎮中心直達都騎港,並與國道324線相連,鎮通村公路基本實現硬底化。長達30公里的西江河岸線均適宜建港口碼頭,常年可停泊500-1000噸的船舶,現已建成都騎碼頭、煤碼頭及水口渡口等,客貨運輸十分方便。各村均已開通程控電話、移動電話、有線電視。
地理位置
地圖雲浮市都楊鎮工業區位於雲安區東北部,西江中游南岸,東接肇慶市高要大灣鎮,北臨西江黃金水道與肇慶市高要祿步、德慶悅城隔西江相望,南連雲浮市雲城區思勞鎮、河口街,西與雲浮市雲安區六都相接,是雲城、雲安、高要、德慶,新興五地構建經濟優勢互補、密切協作的「金三角」。距雲浮市中心10公里、廣梧高速公路12公里,為雲浮市溝通中國外的主要交通樞紐。市區將會規劃一條新的快速幹線與新建的南廣鐵路雲浮站相接。同時市政府正在規劃在都楊鎮打造一個濱江新城。形成新舊兩個城區協調發展。
工業發展
都楊鎮學校雲浮市都楊鎮工業區按照「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門道路,實現和諧穩定、跨越式發展」的發展思路,積極借鑑成功園區的開發經驗豐富,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努力實施「產業鏈招商與產業群培育相結合」的策略。工業園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機械製造、陶瓷、家具、新型材料及研發科技等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力爭形成集港口、物流、工業等產業為一體,雲浮市最大的臨港生態工業區。
工業園區具有規划起點高、設計水平高、管理標準高、基礎設施完善、交通暢通無阻、水電供應充沛、項目辦理周期短等優勢。
旅遊資源
都楊鎮旅遊資源豐富十分豐富,境內有「西江第一灘」之稱的金魚沙和風光旖旎的大洞水庫、珠川河灘等。礦產資源種類較多,有鐵、花崗岩、高嶺土等,尤其是花崗岩、高嶺土儲量極大,目前已探明沿江的花崗岩儲量超1億立方米,高嶺土儲量達4000萬噸,主要分布在都友、西坑、珠川、洞坑等村。鎮內有降水河、珠川河和大涌河,目前全鎮建成小水電站16座,裝機容量1800千瓦。鎮內農業特產有楊柳大冬瓜,屬市農業名牌產品。[3]
經濟發展
消防大演2006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實現45123萬元,比上年增長10.86%,其中,工業總產值完成18177萬元,比上年增長18.95%,農業總產值完成26946萬元,比上年增長6%;工商稅收入庫完成937萬元,比上年增加25.27%;農民人均純收入4135元,比上年增加6.79%;外經貿工作成效顯著,今年1-12月,全鎮新增利用外資項目4個,合同利用外資額1245萬美元,比上年增加6.36%,完成區計劃的103.75%;實際利用外資金額202.46萬美元,同比增加68.71%,完成區計劃的101.23%。
南廣高速鐵路都楊新火車站選址地、南山河二期防洪工程等地實地查看。黃強要求有關部門做好城市控制性規劃,預留發展空間,在規劃道路和建設用地時要做到「依山而建、繞山而行」,保持雲浮良好的生態環境。
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已於2008年底啟動,對雲浮市規劃和建設思路進行一次突破性的調整,在現有城區規模基礎上,以位於雲安區都楊鎮的南廣高速鐵路雲浮東站為中心,將都楊、西江沿岸地帶整合一體發展,規劃建設一個新城區,形成新老兩個城區統籌和諧發展的新格局。 把都楊鎮發展成為一個集商業、旅遊、工業為一體化得新城區。鎮內的主要工業園區有佛山 (雲浮)產業轉移工業園,主要企業有嘉能環保材料有限公司、廣州博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永利堅塑料餐具製品有限公司等。
並鎮以來,都楊鎮黨委、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抓住重要戰略發展機遇,真抓實幹,克難奮進,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突破性發展。今後,都楊鎮黨委、政府將繼續深入貫徹十七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建設富庶文明和諧新城區的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穩定為前提,以幹部作風轉變和組織建設為保證,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突破口,強力推進工業興鎮,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健康發展。
雲浮市都楊鎮工業區按照「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門道路,實現和諧穩定、跨越式發展」的發展思路,積極借鑑成功園區的開發經驗豐富,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努力實施「產業鏈招商與產業群培育相結合」的策略。工業園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機械製造、陶瓷、家具、新型材料及研發科技等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力爭形成集港口、物流、工業等產業為一體,雲浮市最大的臨港生態工業區。工業園區具有規划起點高、設計水平高、管理標準高、基礎設施完善、交通暢通無阻、水電供應充沛、項目辦理周期短等優勢。[4]
發展前景
「生態是大楊鎮的優勢所在,特色所在,在向生態要經濟效益的同時,必須一絲不苟地對生態進行保護,決不能對生態有任何虧欠。」這一理念,已成為大楊鎮全體幹部群眾的共識。在合肥廬陽區「生態立區」號召的指引下,大楊鎮黨委、政府正力促社會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力促城鄉統籌發展。
守衛合肥兩大「水缸」
慰問送溫暖董鋪、大房郢兩大水庫是合肥市民的兩大水缸。位於上游的大楊鎮為重要的水源保護地。為改善當地農村生態環境,大楊鎮政府花大力氣建設崗西新農村良余新村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工程。
三道門檻拒絕污染
楊鎮累計投資2000餘萬元,完成多處泵站、小二型水庫修建,硬化渠道、整治支渠,農業基礎設施得到全面改善。在安農大國家級農業科技園的輻射下,大楊鎮把發展苗木花卉作為農業主導產業,共擁有退耕還林和水涵養林8000畝,苗木花卉基地3600畝,先後獲得省造林綠化「先進單位」、市發展林業「先進單位」稱號。
綠色「大楊」 享譽全國
大楊鎮完成了三道綠色生態屏障建設。一是完成造林面積上萬畝,林木覆蓋率達到70%;二是完成「一河兩水三路」兩側綠化帶及其他支渠、道路綠色通道,完善農田林網化,種植越冬作物、加強農田林網建設;三是鎮區建成綠化隔離帶,完成森林公園1700畝林木綠化,建設好城市綠色生態屏障。楊鎮大楊村被評為全國民主示範村。位於董鋪水庫上游的水庫村也積極爭創國家級生態示範村,2007年11月被評為全國首批綠色小康村。2008年,大楊鎮獲得省衛生鄉鎮先進鄉鎮、省創建文明工作先進鄉鎮、省非公企業專業鄉鎮、合肥市衛生鄉鎮等光榮稱號,積極爭創全國文明鄉鎮。[5]
相關新聞
武警官抗洪2008年6月26日,連日駐守都楊鎮指揮抗洪工作的市委常委、秘書長謝錦文與雲城區區長闕繼興等領導深入到該鎮受洪水影響較嚴重的西坑村委西坑口村指導救災復產和慰問受洪水影響的群眾,勉勵大家繼續發揚抗洪精神,以高昂鬥志抓好災後復產,克服困難,奪取雲城區抗洪工作的全面勝利。
都楊鎮西坑口村地勢低洼,在這次洪水的衝擊下,群眾的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對此,坐鎮都楊鎮指揮抗洪救災的市領導謝錦文時刻牽掛在心,洪水一退,立即率雲城區領導和民政、衛生防疫部門人員頂着烈日,踏過崎嶇泥濘的公路抵達西坑口村,挨家逐戶親切慰問受洪水影響的群眾在已有40年黨齡的徐科九家的牆壁上,清晰地記錄着1994、1998年洪水淹屋時的最高水位和剛剛退卻的洪水痕跡,老黨員指着牆上的印記對前來慰問的市、區領導激動地說:「每次遇到洪水,各級黨員幹部都走在抗洪最前線,洪水過後又第一時間前來慰問這些群眾,非常感謝黨委、政府的關懷!」在特困戶曾木全和低保戶梁呀的家中,謝錦文勉勵受洪水影響群眾要振奮精神,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幫助和帶領下,儘快發展生產,全力挽回損失。同時,謝錦文要求雲城區各級黨委、政府要密切關注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全力抓好復產和重建工作,加強受災地段的衛生免疫,確保不出現疫情。
相關視頻
都楊鎮:高鐵門前過 大學家里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