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爱克
没有或很少条目链入本条目。 (2019年8月16日) |
郭爱克 [1]>
- 神经科学和生物物理学家 男,1940年2月生,辽宁沈阳人。196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1979年获慕尼黑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郭爱克 | |
---|---|
出生 | 1940年2月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辽宁沈阳 |
民族 | 汉 |
母校 | 慕尼黑大学 |
职业 | 教学科研工作者 |
研究领域 |
医学 |
目录
人物经历
- 1965年郭爱克毕业于莫斯科大学
- 1979年获慕尼黑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 1988—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所研究员
- 1999—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 1982.11.30—1984.06.30 德国马普学会生物控制论研究所访问学者
- 1984—1991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视觉信息加工研究室主任
- 1991—1995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所神经生物学室主任
- 1999.11—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学习记忆实验室高级研究员
- 2005— 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 2003—2008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 1999—2001 亚太IBRO理事
- 2001— Editorial board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euroscience;
- 2008— Associate Editors of BMC Neuroscience
-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方向及成果
- 从事视觉信息加工、神经编码和计算神经科学研究。从基因-脑-行为的角度,研究果蝇的学习、记忆、注意和抉择机制;开创了果蝇的两难抉择的研究,为理解抉择的神经机制提供了较为简单的模式生物和新范式确立果蝇视觉记忆的短/中/长时程等多阶段记忆模型,再证实了学习/记忆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的进化保守性,揭示了果蝇的类注意状态并发现某些记忆基因突变导致注意状态缺陷;在视觉图形-背景分辨的神经计算仿真和复眼的颜色以及偏振光视觉的生物物理机制方面也有重要研究成果。
主要奖项
- 200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2008年度亚太神经网络协会杰出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