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鄭襄公
前604年—前587年
政權 鄭國
君主 鄭襄公
歷時 18年

目錄

鄭襄公

鄭襄公(?-前587年),即姬堅,為春秋諸侯國鄭國君主之一,是鄭國第十三任君主。他為鄭穆公子,在位18年[1]。前587年,鄭襄公去世,其子鄭悼公即位。[2]

據《左傳.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楚莊王包圍鄭國,三個月後,攻克了鄭國。楚軍從皇門進入,到達京城的大路上。鄭襄公打赤膊,牽着羊,迎接楚莊王,說:「我不能順應天命,不能事奉君王,使君王帶着怒氣來到敝邑,這是我的罪過,豈敢不唯命是聽?要把我俘虜到江南,流放到海邊,也聽君王吩咐;要滅亡鄭國,把鄭地賜給諸侯,讓鄭國人作為奴隸,也聽君王吩咐。如果承君王顧念從前的友好,看在周厲王周宣王鄭桓公鄭武公的福分上,而不滅絕我國,讓我國重新事奉君王,等同於楚國的諸縣,這是君王的恩惠,也是我的心愿,但我卻不敢想,恭敬地坦白我的真心話,請君王考慮。」左右大臣對楚莊王說:「不能允許,得到了國土,沒有放過的。」楚莊王回答:「鄭國的國君能夠屈居他人之下,必然能夠取信和使用他的百姓,恐怕還是很有指望的罷!」楚軍退兵三十里,允許鄭國講和。

人物生平

繼位為君

公元前605年(鄭靈公元年)秋天,鄭國執政大臣子家和子公殺死了鄭靈公。鄭國人想立鄭靈公的弟弟公子去疾為國君。公子去疾聞訊,趕忙去對眾大夫說:「先君尚有十二子,若立賢者為君,去疾無德無能;若立長者為君,大長兄公子堅尚在。去疾罪該萬死,不敢越長兄的位置!」於是,眾大夫們商議,扶立鄭穆公的庶長子公子堅為國君,是為鄭襄公

向晉背楚

公元前604年(鄭襄公元年),楚國鄭國接受宋國的賄賂而放走了宋將華元為由,派公子嬰齊率兵攻打鄭國。當初,鄭襄公的父親鄭穆公在位時,曾派執政大臣公子家領兵攻打宋國,在大棘大敗宋兵,俘獲宋將華元。宋昭公得知宋兵大敗,主將華元被俘,連忙準備了百輛兵車和裝飾齊全的四百匹戰馬,送往鄭國贖回華元。可是,宋國的車馬尚未來到鄭國,華元自己已經跑回宋國。楚莊王派兵伐鄭,鄭襄公急忙派執政大臣公子宋去晉國借兵。晉國荀林父為將,領兵援救鄭國。楚國又移兵攻打陳國,於是鄭國得救。鄭襄公在黑壤(又名黃父,山西沁水西北)與晉國結盟,繼續奉行向晉背楚的政策。[3] 公元前600年(鄭襄公五年),楚國再次派兵攻打鄭國,晉國派兵前來救援鄭國。[4]公元前598年(鄭襄公七年),鄭國與晉國在鄢陵結盟。[5]

獻城降楚

公元前597年(鄭襄公八年),楚莊王鄭國背楚向晉為理由,又出兵伐鄭。鄭城東北角的城牆突然崩塌了十幾丈寬,楚國大夫公子嬰齊勸楚莊王說:「鄭城陷塌,正是天意滅鄭。我軍正可乘機攻入城去,滅掉鄭國,為什麼要退兵十里?」楚莊王說:「現在鄭國人已經知道我楚國兵威,不知我德。鄭城危急,我退師十里以示德,看鄭人是投降還是抵抗,再做決定。」

鄭襄公正為城牆崩塌而着急,忽聞楚師退去,以為是晉國的救兵快要到了,便傳令城內軍民加強修築城牆,日夜派人巡邏防守,毫無投降之意。

楚莊王連等幾日,不但不見鄭國開門投降,反而又修築城牆,加強了防守,便又傳令三軍攻打鄭城,日夜攻城不止。三個月後攻破城門,鄭襄公姬堅為感謝楚莊王不滅鄭國的大恩大德,,親自去到楚營慰勞將士,殺豬宰羊,納物朝貢,又派其弟公子去疾去楚營做人質,和楚國結盟。楚莊王得鄭國,又率大軍北上到延城(今河南延津北)駐紮,揚言要飲馬黃河水,以武力向晉國示威。

這時晉國來襲,楚、晉兩軍在邲邑(今河南榮陽東北)激戰。楚國大勝,鄭襄公得知楚軍打了勝仗,親自到邲城朝見楚莊王,設豐宴慶賀勝利。[6]

對戰晉國

公元前595年(鄭襄公十年),晉國鄭國反叛晉國而親附楚國的緣故,所以發兵攻打鄭國。[7]

公元前588年(鄭襄公十七年),晉國聯合四國兵馬進攻鄭國,從鄭國東部攻入境內,向鄭城進犯。鄭襄公派大夫公子偃(鄭襄公弟)領兵埋伏在丘輿(在鄭國東部),打敗了進犯鄭國的五國之師,保住了鄭國社稷。

歷史評價

楚莊王:「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8]

史書記載

史記·卷四十二·鄭世家第十二

參見:鄭世家

家族成員

父祖

祖父:鄭文公

父親:鄭穆公

哥哥

鄭靈公,名夷。

弟弟

公子去疾,字子良。

公子喜,字子罕。

公子騑,字子駟。

公子發,字子國。

公子嘉,字子孔。

公子偃,字子游。

公子舒,字子印。

公子豐

公子羽

公子然

公子志

兒子

鄭悼公,名晞(一作沸、弗、費)。

鄭成公,名睔,鄭悼公之弟。

鄭君繻,名繻(一作纁),鄭成公兄。

視頻

楚國大將都希望楚成王除掉鄭襄公,楚武王卻赦免了鄭襄公 =

參考資料

  1. 鄭世家第十二,國學網
  2. 鄭襄公,華夏經緯網
  3. 《史記·卷四十二·鄭世家第十二》:襄公元年,楚怒鄭受宋賂縱華元,伐鄭。鄭背楚,與晉親。
  4. 《史記·卷四十二·鄭世家第十二》:五年,楚復伐鄭,晉來救之。
  5. 《史記·卷四十二·鄭世家第十二》:七年,鄭與晉盟鄢陵。
  6. 《史記·卷四十二·鄭世家第十二》:八年,楚莊王以鄭與晉盟,來伐,圍鄭三月,鄭以城降楚。楚王入自皇門,鄭襄公肉袒掔羊以迎,曰:「孤不能事邊邑,使君王懷怒以及弊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聽。君王遷之江南,及以賜諸侯,亦惟命是聽。若君王不忘厲、宣王,桓、武公,哀不忍絕其社稷,錫不毛之地,使復得改事君王,孤之原也,然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惟命是聽。」莊王為卻三十里而後舍。楚群臣曰:「自郢至此,士大夫亦久勞矣。今得國舍之,何如?」莊王曰:「所為伐,伐不服也。今已服,尚何求乎?」卒去。晉聞楚之伐鄭,發兵救鄭。其來持兩端,故遲,比至河,楚兵已去。晉將率或欲渡,或欲還,卒渡河。莊王聞,還擊晉。鄭反助楚,大破晉軍於河上。
  7. 《史記·卷四十二·鄭世家第十二》:十年,晉來伐鄭,以其反晉而親楚也。
  8. 《史記·卷四十·楚世家第十》,國學網
前任:
鄭靈公
春秋鄭國君主
前604年—前587年
繼任:
鄭悼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