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群礁
鄭和群礁 |
中文名稱: 鄭和群礁 別稱: 鄭和環礁、提閘灘 地理所屬: 中國南沙群島 |
鄭和群礁是南沙六群礁之一,又稱鄭和環礁、提閘灘,在南沙道明群島正南方,為南沙群島北部第四列環礁,在北緯10°19′-10°25′、東經114°12′-114°45′之間;長軸由北東東到南西西,長56公里,寬19公里,環礁礁盤面積達615平方公里,但出露海面的陸地面積只有0.557平方公里。
組成:太平島、中洲礁、敦謙沙洲、舶蘭礁、安達礁、鴻庥島、小南薰礁、南薰礁及一些未命名的珊瑚礁,是南沙群島最大的群礁。
蔣介石政權曾駐守太平島、敦謙沙洲、中業島等並廣泛巡察,後來敦謙沙洲被南越搶去、被統一後的越南繼承,中業島被菲律賓搶去。中國台灣只駐守太平島,並巡守中洲礁。
越南侵占敦謙沙洲、舶蘭礁、鴻庥島。
中國大陸駐守南薰礁和安達礁,並控制小南薰礁。
2015年10月28日報道, 塵封的英美海軍航海記錄最近被翻出,證明中國漁民不僅在南沙群島各島礁間進行季節性撈捕,並曾經常年居住在島礁之上 。
1989年8月,中國海軍南海艦隊在永暑礁、赤瓜礁、華陽礁、南薰礁、渚碧礁、東門礁矗立中國主權碑。[1]
目錄
名稱來源
1935年中國政府公布名稱為鐵沙礁。
1947年中國政府公布名稱為鄭和群礁。
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第10期《中國地名委員會受權公布我國南海諸島部分標準地名》中,公布正式名稱為鄭和群礁。 我國明代航海家鄭和於1405年至1433年曾先後七次率領大型船隊下西洋,為紀念鄭和功績,故名。
有些外文圖書稱為Tizard Bank and Reefs。
鄭和,明成祖使臣,著名航海家,回族,雲南昆明人。明初入官做宦官,任內官監太監。從永樂三年(1405年)起,28年間,七下西洋,最遠達非洲東岸和紅海海口,經30餘國。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在我國航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鄭和群礁就是以鄭和之名命名的。
主要島礁
環礁邊緣有約40個水深20米的孤立小礁盤。
舶蘭礁
舶蘭礁(Petley Reef) 北緯10度24分,東經114度34分,礁盤呈卵圓形,長徑1.8公里,退潮時可露出海面近1米。
越南侵占。
安達礁
安達礁(Eldad Reef) 位於北緯10度21分,東經114度42分,鄭和環礁的東端,是東北向尖突的礁體。礁盤自西南向東北伸展約8公里,寬800-1000米。礁盤上有不少礁塊出露海面。這個廣大礁盤上已有次成瀉湖發育,又叫"礁湖"。礁湖有一處水深在18米以上,可進入小船。
敦謙沙洲
敦謙沙洲(Sand Cay) 北緯10度23分,東經114度28分,它的名字來自1946年接受本島的中業艦艦長李敦謙。沙洲呈橢圓形,長500米,寬300米,海拔2.5米。由於已有沙堤圍繞,故內部為低平窪地。沙洲上有灌木林生長,高達4-5米,還有我國漁民種植的椰子林。它和太平島間有一串礁盤相連,其中途有一小礁,低潮露出海面。
太平島
太平島(Itu Aba Island)在北緯10度23分,東經114度22分。位於121-鄭和群礁西北。島呈長梭形,長1400米,寬335米,面積0.43平方公里,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的島嶼。海拔平均3.8米。
低潮時明顯露出環島的珊瑚礁。本到土壤黑褐,土質肥沃,
林木(以橙花破布木、草海桐為主)遍布,椰樹、木瓜和香蕉相間。島上原有我國漁民修建的房屋、神廟和墳墓等。太平島地處南海心臟地區,北距海南島榆林港500多海里,為海上航行之要衝。該島由我國台灣省地方當局軍隊駐守。1935年公布名稱為伊都阿巴島,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稱為太平島。是紀念1946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政府派往南沙群島接收的軍艦"太平號"而命名的。我國漁民向稱黃山馬、黃山馬峙。1730年陳倫炯《海國聞見錄》稱南沙馬峙。據考證,Itu Aba 是外國人記錄我國漁民名稱"黃山馬(海南音widuabe)"而來。
鴻庥島
鴻庥島(Namyit Island)在北緯10度11分,東經114度22分。位於121-鄭和群礁的南部邊緣,北距122-太平島11.25海里。為橢圓形小島,東西向長軸560米,短軸180米,面積約0.08平方公里。海拔約6米。處於一長條形礁盤偏東位置。島上林木茂盛。有椰樹,有海鳥群棲,還有淡水井,但水質欠佳,不宜飲用。1935年公布名稱為南伊島。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稱為鴻庥島。是紀念1946年中國政府派往接收南沙群島的中業艦副艦長楊鴻庥。我國漁民向稱南乙或南密。據考證,Namyit是外國人紀錄我國漁民名稱"南乙"(海南音Namyit)而來。
南薰礁
南薰礁(Nanxun Jiao)在北緯10度11分-13分,東經114度13分-15分之間。位於121-鄭和群礁的西南角,126-鴻庥島西。主要有上下兩個珊瑚礁組成。兩礁相距約2.5海里,中間還有一些水深6米左右的暗礁。上礁長約1850米,東北端有高2米的沙堆。下礁為橢圓形,長1400米。1935年公布名稱為給予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稱為南薰礁。我國漁民向稱南乙峙仔,沙仔。
小南薰礁
小南薰礁(有的說菲律賓稱西南礁,不知是否如此),位於北緯10度東經114度,在鄭和群礁西南端,因為是南薰礁南部的小珊瑚礁石,所以取名為小南熏礁。無人的低潮出露性島礁,在南薰礁東南3公里處。
歷史沿革
早在明代鄭和下西洋時期,"鄭和群礁"就有海南漁民,以捕取海參、貝殼為生,各島都有其足跡,也有久居礁間者。海南每歲有小船駛往島上,攜米糧及其他必需品,與漁民交換貝。船於每年十二月或一月離海南,至第一次西南風時還。
據記載,被命名的"鄭和群礁"位於南沙群島的北部,由太平島、鴻庥島、 敦謙沙洲、舶蘭礁、安達礁、中洲礁等組成。這些島礁在同一礁上,礁長約五十五公里,寬約十五公里,群島中央為一礁湖,是南沙群島最大的群礁。"鄭和群礁"中的太平島呈棱形,長一千四百米,寬約四百米,面積約零點四三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島中最大的島嶼。該島扼南海交通咽喉,可作為遠洋漁船的中繼站,歷史上向為中國漁民捕撈水產基地之一。鴻庥島東西長約六百米,南北寬約二百米,面積約零點零七平方公里,高六點二米。島上有淡水井一口,過去是中國漁民長住島嶼之一。
"鄭和群礁"現被越南侵占的有舶蘭礁 鴻庥島和敦謙沙洲,太平島和中洲礁被中國台灣駐防,南薰礁由中國海軍駐防。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於一九三九年侵占了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一九四五年日本宣告投降,當時中華民國政府派專員分別接收了這兩個群島,在島上舉行接收儀式,並立碑紀念。一九四七年中國政府命令將南海諸島劃歸廣東省管轄,同年十一月內政部重新公布《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統一確定包括"鄭和群礁"在內的南海諸島中島、礁、沙、灘的正式名稱。
一九八九年八月,中國海軍南海艦隊在南沙群島的永署、赤瓜、華陽、南薰、諸碧、東門等六座島礁矗立石碑、上刻"中華人民共和國南沙群島",中央刻礁名,其中包括"鄭和群礁",作為中國領土主權的標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