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邹平范公祠

范公祠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享堂。地处邹平市 境内长山城南,孝妇河畔的河南村。范公祠建筑清新幽雅,肃穆巍然。据《长山县志》记载,该祠始建于宋治平二年(1065年),系邑人知县韩泽倡议并主持修建,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此间历经朝代更替,时坏时修,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距今也已130多年。 [1]

邹平范公祠
邹平范公祠

目录

主要构成

范公祠坐北面南,分前后两院,前院为大殿,后院为享殿。

大殿采用歇山式建筑,灰砖青瓦,斗拱飞檐,殿内塑有范公坐像,大殿前东西两侧,各植银杏1株,高达10丈。

院内还有古槐3株,其中一株树老干空,老干内又生出一株新槐,枝叶繁茂,蔚为奇观,人称"怀中抱子"。享殿雕梁画栋,茂林修竹,清静幽雅。殿下有匾额两块,一为"长白书院",一为"菜根味舍"。

范公祠左右分立两碑,左书"先忧",右书"后乐",门的两边对联是"宰相出山中,划粥埋金,二十年长白栖身,看齐右乡贤,依然是苏州谱系;秀才任天下,先忧后乐,三百载翰卿著绩,问济南名士,有谁继江左风流。"对范仲淹一生的经历和业绩作了全面的概括和评价。

范公祠历经沦桑,历900余年而不衰,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政府投资10万元对大殿两院进行了修葺,再现祠堂当年风采,对弘扬范公"先忧后乐"思想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

建祠由来

大家都知道,范仲淹不是博山人,而是苏州吴县人,那么为什么在博山这个地方建纪念祠呢?据史料记载:博山是范仲淹的母亲谢氏的娘家,也就是说他的外祖母家在博山。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病故了,那时他的母亲还很年轻,便冲破世俗的束缚,带他改嫁到了长山县(今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的朱氏家中。

少年时代的范仲淹,在朱家经常受到虐待,他的母亲感到非常伤心,便把他护送到博山的荆山寺读书学习,后人敬佩他的政绩和节操,便在他少年读书学习的地方建祠纪念。

范公祠,它是一组以范泉为中心的古代建筑群,始建于明代。虽然这个地方建筑面积不大,但因高下相间,随势安排,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确给人以古色古香、古朴典雅之感。

折叠编辑本段旅游相关 范公祠位于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驻地,吃、住、行很方便,游、购、娱条件很好。如到

范公祠可从周村火车站下火车乘公交车直达,亦可在济青高速路长山下路口下车即到。游览时间每年四季均可。

范公祠所在地盛产长山山药,是邹平著名土特产品,其特点块大粗直,产量高、肉细、质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亦可入药。产品畅销日本、荷兰和美国市场。

范泉介绍

范泉:位于范公祠的中心,为秋谷群泉之冠,范泉池长 6.7 米,宽 5.4 米,深 2.6 米。四周有石栏为护,在东西栏板上均刻有篆书 " 范泉 " 二字。

三十年前的范泉,泉水自底涌出,甘洌清澈,累累若贯珠,忽大忽小,忽聚忽散,满池珠矶,晶莹夺目,与济南的珍珠泉有异地同景之感。

范泉中的泉水,涌出后分为三路,一路流入范公祠以南的因园,一路流入范公祠以北的怡园,一路经过后乐桥流入博山城区沿街伏流。当时的范泉水体景观,可以说是美观至极,为博山平添了无限的风韵。可是,天气干旱少雨,再加上过度的地下水开采,范泉景观已是时有时无。

从明至清,文人墨客盛赞范泉的诗不绝于耳,下面让我们从和清的《游范泉诗》中来体味一下当年范泉的无限风韵吧!其诗是这样描述的:

龙泉之东秋谷口,泻出寒流漱琼玖。

谁种长松绿蔽天,系云两岸垂杨柳。

凉透襟裾署气微,范老藏修岁时久。

云间片石读书台,篮舆直上荆山陡。

平看翠壁夹长川,鸟鸣不见红尘走。

相逢月色满山堂,况有清人载斗酒。

岗南岗化尽桃林,问花开后还开否。

待得春归约早来,寻真肯负攀枝手。

姿游何处问高风,千载古人吾尚友。

影壁介绍

邹平范公祠

后雕影壁 " 山高水长 " :它位于范泉的西面,始建于明代,是范公祠中的重要文物之一。

影壁为悬山式一字形石影壁,上覆石雕冠,下刻须弥石座,四周镶嵌石框,中间为石刻。该影壁长 3.5 米,高 2.3 米,东面雕刻 " 山高水长 " 四个擘窠大字,泼墨作书笔走龙蛇,遒劲洒脱,它是明朝天启五年(公元 1625 年)淄川大书法家张中发的书法杰作。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大书法家张中发邀请亲朋好友到范公祠游览名胜贤址,触景生情,深为范公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高风亮节所感动,在他酒足饭饱之后,仍念念不忘范公的高尚情操,于是就地取材,捞取范泉池中的扎草一把为笔,在范公祠内的墙壁上写下四个大字 " 山高水长 " ,其语意是对范公高风亮节的赞扬。

范仲淹曾在颂扬严子陵先生时这样写到: "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在这个地方又以范公之言,咏诗赋景,赞扬范公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的高风亮节,是相当妥贴的。

当时,颜神镇的有识之士将其复制在影壁之上永久纪念,影壁中 " 山高水长 " 四个大字左侧的题跋,是大书法家张中发之弟张志发所撰。影壁落成至今已有 370 多年的历史,保护完好。

范公亭

范公亭:始建于明代,原亭坐落于范泉池以南,年久失修,早已颓废。后人整修范公祠时将范公亭迁建于范泉以北。该亭重檐八角,曲栏回廊,丹窗朱户,造型精巧,颇宜体憩。现为名人书画创作室。

敬一堂:属明代建筑物,现为博山古今陶琉展厅。请各位××到展厅内参观浏览。

博山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开始于隋唐,兴盛于宋金,属磁州窑系。世所珍重的绞胎,粉杠瓷代表了宋金时期北方民窑的最高工艺水平;三彩青釉印花,黑白釉刻花,雨点釉和茶叶未釉的烧制相当精美;产品以日用生活器皿为主。

各类玩具陶瓷玲珑逼真,动人可爱,开创了瓷器生产的新领域。建国以后,博山陶瓷工业蓬勃发展。美术陶瓷创作造型优美,巧夺天工。抽象、变形,意蕴浓重的现代艺术夸张手法,粗犷、豪放、深厚,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堪称 " 艺术的天堂 " ,在国际国内享有盛誉。

博山琉璃驰名中外,堪称琉璃之乡。从元未明初的 " 料炉遍地 " 到当今的大规模生产,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明代洪武初年,博山即为宫廷生产琉璃贡品,清代康熙年间内务府就从博山召募琉璃工匠进京服役。

专门为达官贵人制作饰品。琉璃古产品主要有:簪花、帽结、珠环等,有白、绿、蓝、水晶等花色,清末民初又有了新的发展。

博山美术琉璃厂生产的各种琉璃制品更是独具特色。以山东画派闻名的内画工艺品行销海内外。名贵色料鸡油黄、鸡肝石等雕琢类产品更可谓独一无二,琳琅璀璨的琉璃精品远销世界各地,成为我国工艺美术产品中的奇葩。

壁画内容

范公祠堂: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以前(具体建祠时间无考),清朝,民国时期曾对该祠进行过修葺,九四年博山区人民政府又对其进行了整修,至今祠堂保护完好,范公祠堂内设大型范仲淹故事壁画和范公塑像。

范公祠内的这幅大型壁画,是根据范仲淹的主要生平经历创作而成的,用二十二个故事情节,概括的介绍了范仲淹的一生。

第一幅:上部画面为 " 出生徐州" ,是说范仲淹虽是苏州吴县人,但他却是出生在徐州。画面顶部的苏州民宅便是暗示他的老家是苏州。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病逝,幼小的范仲淹便随其母亲改嫁,来到了长山县的朱氏家中,少年时期的范仲淹是在一种十分艰苦的境遇中度过的。下部的画面 " 荆山攻读 " 是表现他在博山的荆山寺刻苦攻读的情景。

第二幅: " 泉边晨诵 " 是表现范仲淹在范泉边勤奋学习的情节。他的学习生活非常艰苦。

范仲淹在追忆他的少年生活时这样写到: " 我过去和一姓刘的同学,在少年时代的学习生活都是极为艰苦的,每天煮两升粟米粥,冷了,切成四块,早晚吃二块。把蔬菜切碎,加半杯醋,少量盐,烧熟当菜,就这样的生活过了三年多 " 。

虽然范公少年时代的生活非常艰苦,但他学习勤奋,胸有大志。曾有人在一座灵祠中听到范仲淹的祷问: " 我将来能当宰相吗? " 神说不能。又问: " 我不能当宰相,做个良医如何? " 或当宰相,或当良医,工作性质虽然不相同,但为民造福却是相同的。

范仲淹不作宰相就作良医的思想,确实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思想的精华。 " 毅然出走 " 是说范仲淹在二十岁时得知自己的身世,毅然离家出走,到南部 " 应天府书院 " 读书学习。当时他的母亲哭着追出去很远,他甚至都没回头看一眼心爱的母亲。

在南部应天府书院,他 " 昼夜苦学 " ,五年未尝解衣就枕的舒适生活,寒冬腊月,读书困倦了,就用冷水洗脸,再继续读。

日常生活也非常艰苦,经常吃不上饭,他就以喝粥充饥,一位南都官员的儿子和他是同学,非常同情他,便把他学习勤奋、生活艰苦的情况告诉了父亲。

父亲便叫儿子把官府为自己准备的饭菜送一份给他,他婉言谢绝了,并说: " 我吃粥惯了,一吃好吃的,就要以吃粥为苦了 " 。就这样他在南部应天府后院寒窗苦读五年。

第三幅:"进士及弟"经过五年"人所不堪""自刻益苦"的生活,大中祥府八年(公元 1015 年)范仲淹考中了进士,这年他二十六岁,做官后,他清正廉洁,办事公正。

第四幅: " 慨然自荐 " ,是说范仲淹考中进士做官后,一直在低职位上徘徊,没有对国家重大问题的参决权,意志得不到发挥,才能得不到展示,于是他在乾兴元年(公元 1022 年)也就是他三十四岁时,向当时的枢密副使张知白毛遂自荐,以图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强国、富民之梦。

" 盐仓治水 " ,是说范仲淹受命到泰州西溪盐仓带领广大灾民治理海堤的情节。当时,泰州西溪一带的海堤严重损坏,多年没修,秋天大风暴雨,潮水涌入,原来的沃土渐渐变成了盐碱地,五谷不收,老百姓逃荒要饭,远走他乡的就有三千多户,范仲淹见此惨状,非常痛心,便建议修复海堤,为民解忧。

此事得到了朝廷的恩准,于是他便带领广大灾民开始了盐仓治水工程,经过一番艰难困苦的治水大战,全长一百五十多里的海堤修成了,逃亡的灾民也陆续返回了家园,范公关心灾民疾苦的这一举动,深得广大灾民的好评。

第五幅: " 数次上书 " 和 " 几度遭贬 " 是表现范仲淹大胆直言,抨击时弊,几度遭贬的情景。

天圣五年(公元 1027 年),范仲淹升任秘阁校理,出于以天下为已任的责任感,曾几次大胆直言批评章献太后垂帘听政带来的弊端,因此而被贬为通判;章献太后去世后,仲淹又被召入京,任左司谏,但不到一年,又因批评仁宗皇帝废除皇后,被贬知睦州。

景佑二年,又晋升为国子监,因批评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当,再次被贬知饶州,可以说是"三出京城 "三起三落。

第六幅和第七幅:画面的上部所展现的是岳阳楼和先生的传世名篇 " 岳阳楼记 " 的全文。

下部的画面 " 万民敬仰 " 和 " 苏州治水 " 是表现范仲淹以百姓疾苦为已任,带领百姓在苏州治理水患的情节。

范仲淹被贬到地方为官,仍以百姓的饥苦为已任,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百姓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在苏州为治理水患,他带领百姓挖渠、筑堤、引导太湖水入海,并治理了其他的江河、湖泊,消除了水患,受到了百姓的敬仰和爱戴。

第八幅:康定元年(公元 1040 年),宋朝与西夏关系日趋紧张,因战事需要,范仲淹被调任为陕西经略副使,协助军事长官韩琦,负责北部地区的军事防务,他亲自到边关延州视察,看到的是番不容乐观的景象,他便向朝廷提出要求,将自己调往边关延州,亲临战场指挥作战。

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到了延州之后,他首先抓了边军整训,在精兵的同时,严整军纪,并对边关城塞进行了修复和重建,使边关局势有了很大改观。

第九幅: " 严戒边城,使之持久可守 " ,这幅画面表现了范仲淹对敌战略的正确。

为了坚守边关,仲淹加紧安排修筑城寨,庆历二年(公元 1042 年)他亲自指挥修建了马铺城,切断了西夏与少数民族的往来,使西夏官兵处于孤主无援的地位,不敢轻举妄动,由于仲淹守边有功,朝廷又将他提升为观察使,但仲淹为确保边关万无一失,他曾三次辞让观察使,受到了宋兵和边关的尊敬和爱戴。

第十幅: " 应召赴阙 " 和 " 天章阁献计 " 。

庆历三年(公元 1043 年),这年范仲淹五十五岁,由于他在边关抵御外来侵略立下了汗马之功,朝廷又将他提升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这次的升迁,为范促淹实现自己青年时代改革朝政,富民强国的理想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这年九月,仁宗皇帝在天章阁召见了范仲淹,他提出了著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的改革方案。天章阁是真宗皇帝所建,属于内禁重地,从来没有在此召见过朝臣,此次召见范仲淹,足见仁宗皇帝对他的重视和对他寄予的后望。

十一幅: " 庆历新政 " 这幅画面是表现范仲淹与改革家们大展宏图,改革朝政的情节。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提出了十项改革内容,即:明黜陟;抑侥 幸 ;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

这十件事抓住了北宋真宗和仁宗两朝政治积弊的要害。 " 庆历新政 " 方案于庆历三年十月相继颁布实施,首先改革的是官制,后全面展开。

十二幅: " 朋党之灾 " 和 " 著书教子 " 。

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从庆历三年十月至次年八月,不到一年的时间,由于 " 庆历新政 " 触动了保守派官僚的自身利益,加之庆历新政准备不足,也带来了某些副面影响,在奸臣和宦官的勾结下,很快就以失败而告终,范仲淹因此而被罢免参知政事。

范仲淹被贬之后,先后又在邠州、邓州、青州等地做过地方官。

在这期间,他仍然为官清廉,尽职尽责,千古名篇 " 岳阳楼记 " 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其中的精华之句: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至今仍广泛传颁,激励后人。

皇佑三年(公元 1051 年),这年先生已六十三岁,老病一身,他向朝廷请求,到颖州任职,借以休养,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因颖州历来是北宋大臣退闲之地)。

皇佑四年(公元 1052 年),仲淹带病上路,但身体每况愈下,不得不中途在徐州诊治,同年夏天,范老先生因病与世长辞,终年六十四岁。

他六十四年前,在徐州出生,六十四年后又同一地方与世长辞,用自己坦荡的一生,将生命的起点和终点连在了一起,划成了一个蕴含丰富的句号。

先生的一生治国有略,教子有方,他的两个儿子先后都成了宋朝的宰相,继续为实现他富民强国的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视频

邹平地名故事视频版——《范公祠》2021-02-09

参考来源

  1. 范公祠,中国山东网
  2. 范公祠,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