遽
遽 |
左傳僖卅三年。使遽告於鄭。遽興姜戎。昭二年。
乘遽而至。傳中戀反。一曰窘也。窘迫也。
〈名〉
(1) 形聲。從辵( chuò),表示與行走有關。本義:送信的快車或快馬。
(2) 同本義 [post car or horse]
"古代報信的快馬或驛車,急,急速,倉猝,匆忙"之意。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遽
拼音; jù
廣韻; 其據切,去9御,jù,遇開三去魚群
漢語大字典; 傳車,驛馬。等等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
說文解字; 傳也。一曰窘也。從辵豦聲
基本信息
遽,ju,從辵( chuò)從豦。本義:送信的快車或快馬。
左傳僖卅三年。使遽告於鄭。遽興姜戎。昭二年。乘遽而至。傳中戀反。一曰窘也。窘迫也。
〈名〉
(1) 形聲。從辵( chuò),表示與行走有關。本義:送信的快車或快馬。
(2) 同本義 [post car or horse]
"古代報信的快馬或驛車,急,急速,倉猝,匆忙"之意。
讀音 拼音:jù
注音:ㄐㄩˋ
音韻參考 廣韻:其據切,去9御,jù,遇開三去魚群
平水韻:去聲六御
粵語:geoi6 潮州話:哥餘6
客家話:[海陸豐腔] gi3 giak7 [客英字典] gi3 [寶安腔] ki3 [梅州腔] gi3 [台灣四縣腔] gi3 giak7 [客語拼音字彙] giag5
部首筆畫 部首: 辶 部外筆畫: 13 總筆畫: 16
五筆86: haep 五筆98: hgep
倉頡: yypo
四角號碼: 31303 鄭碼: ihgw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907D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辶豦 漢字部件分解: 虍豕辶
筆順讀寫: 豎橫折撇橫折橫撇折撇撇撇捺捺折捺
基本字義 1. 急,急速,倉猝,匆忙:~爾(突然)。~死。~然。匆~。急~。老至何~。
2. 驚懼、慌張:~色。惶~。~怕。色~(色:臉色)。
3. 古代報信的快馬或驛車:乘~而至。
4. 遂,就,竟:"塘有萬穴,塞其一,魚何~無由出?"。~以告人。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遽jù
〈名〉
(1) 形聲。從辵(chuò),表示與行走有關,本義:送信的快車或快馬。
(2) 同本義〖postcarorhorse〗
遽,傳也。--《說文》
以待達窮者與遽令。--《周禮·大仆》
掌邦國傳遽之小事。--《周禮·行夫》。注:"若今時乘傳騎驛而使者也。"
且使遽告於鄭。--《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注:"傳車。"
士曰傳遽之臣。--《禮記·玉藻》
明馮夢龍清蔡元放《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五回:"孫武大怒,兩目忽張,髮上沖冠,遽喚'執法何在?'"
(3) 又如:遽人(驛卒;傳達命令的人);遽驛(傳車和驛馬);遽傳(驛車和傳舍);遽委(驛站車馬和儲存的糧食)
(4) 鄉名〖Juvillage〗。在今河北省元氏縣附近
詞性變化
遽jù
〈副〉
(1) 立刻;馬上〖immediately;atonce;innotime〗
遽興姜戎。--《左傳·僖公三十二》
北亦未敢遽輕吾國。--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遽撲之。--《聊齋志異·促織》
遽以不變名之。--〖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2) 又如:遽諾(馬上承諾、答應);遽理(馬上或很快處理);遽即(立即)
(3) 於是,就,竟〖then〗
豈遽善游哉。--《呂氏春秋·察今》
此何遽不能為福乎?--《淮南子·人間訓》
遽驚謝曰。--清·周容《芋老人傳》
遽躬蹈之。--清·袁枚《祭妹文》
遽掩其耳。--《呂氏春秋·自知》
◎遽jù
〈形〉
(1) 驚慌〖frightened〗
(2) 又如:遽惶(惶遽,驚慌);遽惕(惶恐戒懼);遽戚(敬畏的樣子);遽容(恐懼的臉色)
中丞台皇遽無措,檄公(袁可立)往解散。--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3) 十分貧困,窘迫〖verypoor〗
遠近久承公名,令於是大遽,不敢移公。--《世說新語》
(4) 急忙,匆忙〖hastily;hurriedly〗
遽數之不能終其物。--《禮記·儒行》
公懼,遽見之。--《國語·晉語》
遽曰:"為兩郎僮,孰若為一郎僮耶?"--唐·柳宗元《童區寄傳》
遽契其舟。--《呂氏春秋·察今》
(5) 又如:遽別(急速分別);遽步(急步快走);遽忙(匆忙);遽幾(急切期求);遽淹(迅速而逝)
(6) 快,迅速〖quick;fast〗
本乎疾者其勢遽,故難得以曉也。--劉禹錫《天論》
常用詞組
遽爾jù,ěr 〖suddenly〗突然;促然
不料他正該享天倫之樂的時候,竟遽爾作古了
遽爾加刑
遽然
jù,rán〖suddenly〗突然;猛然
遽然變色
遽色jù,sè 〖frightenedlook〗驚慌的神色
《漢語大字典》 ①[jù]
《廣韻》其據切,去御,羣。
(1)傳車,驛馬。
(2)趕快,疾速。
(3)倉猝;匆忙。
(4)急迫;窘迫。
(5)惶恐;懼怕。
(6)發動;興起。
(7)盡,完。
(8)遂;就。
(9)通"劇"。勞碌。
(10)通"詎"。豈。
(11)神話傳說中的獸名。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其據切《等韻》巨御切,$音詎。《玉篇》急也,疾也,卒也。《禮·儒行》遞數之,不能終其物。《左傳·僖二十四年》公遽見之。《後漢·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又《廣韻》戰慄也。《集韻》窘也,懼也。《左傳·襄三十一年》豈不遽止。《注》遽,畏懼也。《楚辭·九章》駭遽以離心兮。《注》言意中驚駭,逐離己心也。
又《說文》傳也,驛車也。《禮·玉藻》士曰傳遽之臣。《注》士位䰞,供車馬之役,故自稱傳遽。《左傳·僖三十三年》且使遽告於鄭。《注》傳車,卽驛遞也。
又《集韻》求於切,音渠。麥也。
又姓。
又《正韻》魯遽,人名。
又《集韻》權俱切,音劬。義同。
說文解字 傳也。一曰窘也。從辵豦聲。其倨切
說文解字注 傳也。釋言。馹遽傳也。孫炎曰。傳車,驛馬也。左傳僖卅三年。使遽告於鄭。遽興姜戎。昭二年。乘遽而至。傳中戀反。一曰窘也。窘迫也。從辵。豦聲。其倨切。五部。
相關詞語
卒遽 傯遽 躁遽 庸遽 夭遽 奚遽 倉遽 邊遽 薄遽 怖遽 傳遽 遽爾
促遽 匆遽 叢遽 忩遽 飛遽 蜚遽 駭遽 何遽 偟遽 慌遽 皇遽 惶遽
遑遽 急遽 驚遽 遽驛 遽幾 遽人 遽容 遽惶 遽篨 遽然 遽央 遽切
遽遙 遽惕 遽傳 遽戚 遽即 遽色 遽步 遽委 遽迫 遽卒
未遽央 疾言遽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