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遥想当年“深挖洞”(贾少华)

遥想当年“深挖洞”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遥想当年“深挖洞”》中国当代作家贾少华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遥想当年“深挖洞”

在我市中窑湾黄荆山的半山腰上,有一个防空洞。洞口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若要深入探寻,这防空洞绵延千米,宛如一条地下长龙。这是黄石六中几届师生和“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师傅用血汗挖成,是当年“要准备打仗”的产物。

七十年代中期,我在黄石六中任初中302班班主任,带领全班56名学生参与了“深挖洞”的“战斗”,见证了一段血与火的难忘历程。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何校长把我们初三年级三个班的班主任叫到办公室,办公室里还坐着工宣队的刘队长。刘队长是学校党支部副书记,他首先讲话:今天开个会,是挖防空洞的事。前些时,学校挖防空洞出了点事,朱师傅不幸牺牲了,大家心情十分悲痛。现在,当务之急是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挖好防空洞。当前,苏联在我国北方边境陈兵百万,“苏修”亡我之心不死啊。“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决策,贯彻落实最高指示,我们不能含糊。要总结经验教训,坚定不移地“深挖洞”,而且标准更高,挖得更快、更好。校党支部和工宣队研究决定,你们三个班下周就上,要比试比试,看那个班任务完成得好!

接着,何校长分析了六中挖防空洞的有利因素。一是六中座落在黄荆山下,从学校大门口上一个四五十米的山坡路,就到了半山腰,在这里挖防空洞,“天时地利”,得天独厚;二是学校工宣队是由源华煤矿的工人师傅组成,有的师傅就是井下一线的掘进工,打眼放炮,轻车熟路。有工人阶级的坚强领导,有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这是什么?这是“人和”。“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全都具备了,贯彻落实“深挖洞”,我们一定能够取得辉煌的成绩。他指了指办公室墙上显示防空洞挖掘进度的示意图,只见红红的箭头,一路飙升,已经突破千米大关了。

从办公室出来,我碰到负责学校青年团工作的陈老师。他说,挖防空洞,掘进速度是很容易量化的,“三班争雄”的态势已经形成。一班取得优胜的可能性很大。你们二班要加油哇!我看了他一眼,自信地说,你放心,二班绝对不会落后!我分析说,二班的学生主要来自中窑小学、冶钢一小、源华四小,还有少数来自上窑民主街及山背汪仁,经过几年的磨合,全班同学对班级的认同感,已经融合得非常好了。302班,同学团结、班干得力;有恒心、有毅力、集体荣誉感强,这是有目共睹的。单拿体育运动会来说,原来,二班团体总分总是差那么十几分,无缘第一。看到了差距,同学们自觉地扬长补短,有针对性地加强锻炼。就说黄志雄同学,个子不高,比较单薄,他专练中长跑。每天清晨从中窑湾跑到市大轮船码头,跑去跑回,不论寒暑,从未间断。再开运动会时,他跑八百米、一千五,三千米,那是不跑则已,一跑就一鸣惊人。领先第二名几十百把米远。全班同学在德智体美劳上,突地迸发,全面赶超。“润物细无声”,二班同学都在暗地里使劲呢!陈老师听了我的分析,似有所悟。

在挖防空洞进场之前,二班召开了《“深挖洞”誓师大会》,我作了“战前动员”,介绍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讲述了我军用便携式火箭筒击中苏制T62坦克,并成功缴获这辆先进坦克的故事;讲述了朱师傅因排哑炮不幸牺牲的悲壮事迹,同时,通报了兄弟班级挖防空洞的进度。然后,请工人师傅讲安全要求并讲解击锤和扶钢钎的要领。几位同学在誓师会上表态发言,讲述了对“深挖洞”深远意义的认识,立志在革命实践中,锤炼红心,改造世界观,为革命再立新功;有位男生上台,先是照着稿子念,后来脱稿临场发挥,他慷慨激昂地说:工地就是战场,打防空洞就是打仗!我们手握铁锤,心想世界。石头再硬,没有我们的红心硬!困难再大,没有我们的决心大!让“苏修”亡我之心见鬼去吧!誓师会上,同学们热血沸腾,摩拳擦掌。

最后,工宣队队长讲话。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刘师傅走上讲台。他文化程度不高,但是,站得高,看得远,口才也蛮好。他说,今天的誓师会开得好哇!大长了革命小将的志气,大灭了新沙皇的威风!是一个团结的大会,鼓劲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相信二班在“深挖洞”的战斗中,一定能够取得优异成绩

誓师会之后,同学们趁热打铁,发挥特长,在教室走廊举办了一期《302班“深挖洞”专刊》,张贴了部分同学的决心书,请战书,班长汪斌同学画了漂亮的插图。精彩的豪言壮语,流利舒展的钢笔字,吸引了不少师生观看。工宣队师傅和校领导也看了专刊,一致认为,“专刊”很好地烘托了“深挖洞”强大的政治氛围,战前动员搞得好,专刊办得好,是一个创举。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挖防空洞打炮眼,钢钎特别重要。我个别问了几位同学,他们都想着在一线抡大锤,不愿搞后勤。为这事,我很是着急。这时,朱东生同学到我这里来报名,眼前这个平时不怎么爱说话的同学,并不在我考虑的人选范围内。我说,你好像不是工矿子弟吧?你晓得打磨钢钎的地方吗?朱东生说,我放学后,经常到源华去玩,那个车间我熟得很。我又说:打防空洞,这钢钎就像子弹;没有子弹,步枪,机关枪那就是“烧火棍”了。钢钎的及时供应,直接关系到挖防空洞的进度,你干得了吗?朱东生很认真地说,贾老师,你放心,我不爱睡懒觉,每天起得早,我保证完成任务。

在我班进防空洞前三天的下午,工宣队刘师傅带着我和朱东生去源华修配厂与锻造车间师傅见面,认识了大眼睛、圆脸、憨厚稳沉的张师傅。我对张师傅说,六中那边有几十个学生需要我去协调、安排,以后来您这里,就是朱东生同学了,麻烦您多多关照。张师傅说,没问题,没问题。有了这话,我才放心了许多。

几天后,二班开进防空洞。根据学生高矮和体能状况,五十多名同学分了三个组,每组又分早中两班。我在几个工作面来回巡视检查,主要是督促同学戴安全帽,注意安全。来到第一组,见同学们干得热火朝天。张平同学戴着藤制的安全帽,颈子搭一条白色的毛巾,双手戴着手套,战战兢兢地蹲着扶钢钎。这钢钎一两米长,十几斤重。教师家庭出生的她,纤弱、娇小、文静,哪里经历过这打防空洞的阵势?抡锤的是张有智同学,十多磅重的铁锤,呼啸着从张平眼前砸向钢钎,吓得张平不敢睁眼。张有智也很紧张,砸了十几锤,钢钎就转不动,也抽不出来了。这打炮眼,每锤一下,扶钢钎的人必须要转动钢钎,一味地死砸,钢钎就会被石头嵌住,形成“死钻”,抽不出来。

我说,赶快请赵师傅来,另外,叫其他几个组的组长来第一组观摩。一会儿,赵师傅来了。赵师傅是接替牺牲的朱师傅的,他五十多岁,个头不高,待人和善。他抡起大锤,朝着钢钎的下段左右狠砸,三下五除二,抽出了钢钎。赵师傅说,不要怕,只要记住扶钢钎和击锤的要领,就砸不着手。接着,他耐心地示范,手把手地教,消除了同学们的紧张情绪。见同学们扶钎、抡锤,配合比较自如,他才离开。

第二天,召开“班前会”,我看半数以上的同学,手都磨出了血泡,缠着绷带。这些学生伢,与当年英雄刘胡兰一般大小。我心疼得很,再次强调:安全第一。但同学们热情高涨,劲头不减。贾丽萍同学的妈妈是一医院的医生,她戴着安全帽,背着医药箱,到每个作业面,帮同学挑血泡、擦碘酒,缠绷带,忙得满头是汗。

我参加了学校防空洞事故处理的全过程,那场面令我刻骨铭心,深知安全问题不能马虎。炮眼打好,装填炸药时,我让同学们全部退到洞外。仔细询问点炮眼的师傅,装填了多少炮眼?师傅说,这次装填了16个。师傅特意说,你们这个班,炮眼打得好,80公分、100公分的深度,全都符合要求,爆破效果不会差。我就紧跟着师傅躲到安全地带,默默地数着,砰!砰!砰!......16

声闷响,没有哑炮。悬着的心也就放了下来。

在挖防空洞的日夜里,同学们不怕苦累,挥汗大干,展示着青春风采。男女生混合编组,男生抡锤,劲头倍增。劳动委员张有智,家住飞云洞下的余家岩,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爬山,他体格健壮,有耐力。一次早班,同组的女生为他计数,他连续击锤万余次不休息。他领导的小组成为先进小组。在我的印象中,程跃民、赵本喜、徐国强、李勇敏、徐泽月、王忠元等同学,都是抡锤的好手。还有袁云娥、王小珍、柯红卫、胡腊香等女生,为人实诚,干活主动积极,实为同学表率。放炮过后,要及时将炸下的石块清理出去。烟雾还未散尽,夏国民、童献明、张农、周会明等同学拉板车拖石块,拉得多,跑得快,为加快掘进速度,做出了积极贡献。

申厚琴同学在扶钢钎时,藤条做的安全帽被铁锤砸破,她的左朵被藤条划破很长一条口子。我吓得不得了,连忙带她去一医院,结果缝了五针。第二天,她扎着绷带,半边脸肿着,又出现在工地上。我说,这伢,怎么回事?不是让你在家休息吗?她说,大家都在争分夺秒,我不能在家里歇着。年级团支部书记田晓秋,是出生于干部家庭的“千斤”,但她的身上没有“骄娇二气”,她朴实,随和,乐于助人,很受同学们拥戴。在完成自己组的工作任务后,她总是留到最后,收纳工具,清理场地。

朱东生同学很好地兑现了向我的承诺,出色地完成了钢钎保障任务。有时挖防空洞收工已是晚上八九点钟,三四十根钢钎重量过百,朱东生率领与他打下手的同学,拖的拖,推的推,徒步五六里路,经过源华煤矿俱乐部旁边弯弯长长的大斜坡,把钢钎送到修配厂锻造车间。几十根钢钎打好,就到工人下中班的时间了。朱东生等同学打着哈欠,高一脚,低一脚,再把钢钎拖到防空洞。披星戴月二十多天,他们就这样默默地坚持下来。

有一次,我问朱东生:其他班级时常是“等米下锅”,等着钢钎开工,你做到了及时不误,有没有什么诀窍呀?朱东生一本正经地说,贾老师,我学习成绩差一些,但你不能小看我。我的嘴蛮甜的,我叫他们师傅,叔叔、伯伯的,比他们自己的儿子还叫得亲,哄得师傅们放下别的活,也要给我帮忙。我听了,没说其他的话,直说:好!好!好!这朱东生简直是给我上了一课。朱东生又问:贾老师,你晓不晓得钢钎是么样锻打的呀?我说,不是很清楚。他用中窑杨家湾的话绘声绘色地对我讲:把钢钎被打“取”的那一头,放进火里烧;鼓风机一响,火冒蓝烟,一千多度;要烧到绯红绯红的,再用铁钳子夹出来,在铁墩子上快速锤打,然后,放进水里,“滋”的一声,水里直冒白气。我说,那是热处理,“淬火”之后,钢材质地更加紧实坚硬了。朱东生说:你是老师,懂得比我多。我说,你也懂得不少,很不简单!朱东生同学是名副其实的幕后英雄。

二班安全地从防空洞撤了下来,开始正常上课。一个月之后,三班也从防空洞撤了下来。经过工宣队及带班师傅综合评比,302班超额完成任务,被评为优胜班级。学校团委书记陈老师对我说,你们班,组织严密,学生团结;齐心协力,奋勇争先;虽有伤病,总体安全;二班优胜,当之无愧。我说,你怎么总结得跟何校长说的差不多啊?

几分汗水,几分收获。荣获优胜,同学们欢声雀跃。看着同学们一张张略显稚嫩的脸,我从心底为他们骄傲。302班,加油!

随着毛泽东主席与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握手,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上级不再要求“深挖洞”了。后来,我离开六中,调到市直机关工作。在石灰窑区改名为西塞山区时,我和陈老师特意去看防空洞。防空洞废弃了,洞口一片沉寂,铁栅门锈痕斑驳,渗水处长满青苔,长长的荒草掩没了洞前的道路。

遥想当年“深挖洞”,我和我的学生们共同经历了别样的人生体验,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这防空洞见证了一段鲜活的历史,我们将铭记那难忘的日日夜夜……[1]

作者简介

贾少华,男,黄石市西塞山人,青少年时,家住中窑长江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