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道德意识

道德意识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道德意识 是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理论 体系总称。可区分为个体道德意识群体道德意识。两者的统一,即表现为人们共同承认和遵守的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道德意识受一定的经济关系阶级利益制约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道德意识 [1]

注音 dào dé yì shí

出处 殷谦·《殷谦杂文全集》

词汇

【出处】当代·殷谦:"可以看出范子盛也注重在写作上营造诗意的效果,与燕炼的散文迥异的是,他的散文的感染力和诗意性更多来自于散文所表达的充满道德意识的主题内容,来自于自己真诚的心情态度,也许在范子盛看来,散文的写作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写作形式的问题,而是本质上与人的伦理境界和情感体验密切相关的精神现象。"(殷谦·《殷谦杂文全集》)

来源

道德意识有三个来源。一个是内在的,发自内心的,一个是外在的,或者说是社会的,还有一个是超越的。 内在的道德意识,它是先天的,本能的,自然的。外在的道德意识可以包括超越的道德意识,二者都不是天生的,都是外在的,不是原来就具有的。社会道德意识是通过教育得来的,通过父母的传授、老师的培育、习俗的延续等等而获得的,是一种社会心理上的"范式"。超越的道德意识,与信仰有关。比如说,亚伯拉罕在与上帝签约时,上帝给他的第一条律令,就是"我是你的主人,你不可以信仰别的主"。所有超越的道德意识都有这个特点,首先要有信仰,然后才可能有道德意识。米开朗基罗创作了一个摩西正在发怒的雕像。摩西为什么发怒呢?因为他看到他的族人在围着金牛起舞,表明他的族人信仰金牛神,违背了"十戒",本来只能信仰上帝,现在却信仰别的神。

超越的道德意识的前提是要有信仰。佛教中的超越性是很明显的,比如色和空的分离,性和相的分离。这在道教中也有,儒教中可能弱一些。道教中"道可道非常道"的命题,是最形而上的命题,最具有超越性。超越的道德意识的来源是很微妙的问题,它已经不是伦理学讨论的范围,是一种超伦理的东西。上帝考验亚伯拉罕,要他把自己的两个儿子杀掉献祭给上帝,而且不能告诉别人。亚伯拉罕把他的儿子骗到山上准备杀掉。当然最后没有杀掉,上帝说,"好了,我已经知道你的诚心了。"这种行为在今天看来,或者说在康德看来,他就会说这是无伦理的,实际上是超伦理。有这样一个问题,即一门无神的伦理学是怎么可能的?如果没有神的话,伦理学如何可能?如果没有超越性的信念在那里,凭什么这样做?即使是精神性的追求,比如围棋下得昏天黑地,游戏打得昏天黑地,不计任何功利,与物质生活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在玩,这也是一种追求。过得舒舒坦坦,要什么有什么,这也是一种追求。那么这种追求凭什么说是好是坏?如果没有一个超越性的东西在后面支撑,那么所有的伦理、善恶有什么意义?按照舍勒的话说,人类的出现史、人类的历史,相对自然的历史而言,不过是滴答一秒钟。把善恶讲得再有意义,把人生讲得再有意义,也不过是延长至两秒。人类说灭亡就灭亡了,滴答一秒,自然还在,宇宙还在。如果没有超越性的追求的话,怎么能谈绝对的善恶,谈终极的好坏?

一般特点

①以应当怎样或不应当怎样、善或恶、好或坏、高尚的或卑下的方式,表达一定社会关系的必然性和社会、民族、阶级的现实利益,反映个人的行为对于社会或他人的价值;

②通过调节人们的道德行为干预社会生活;

③显示现实社会关系是否具有生命力,而不直接揭示和论证现实社会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

根据意识主体的不同,道德意识可分为社会道德意识和个人道德意识。

社会道德意识是各种个人道德意识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某种综合或推广。

个人道德意识则是一定社会道德意识在个人意识中的深化,因而它总是体现着和从属于某种社会道德意识。个人道德意识是构成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

一般地说,人们只有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首先变为自己稳定的个人道德意识,才会真正形成相应的道德行为,并由此养成符合这一社会或阶级要求的道德品质。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