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寶
通寶是中國自唐初至清末銅幣的一種名稱。早期多以重量作為錢幣名稱,如半兩、五銖。另有元寶、重寶、之寶等錢。唐代改變了秦、漢以來錢幣以重量命名的習慣,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廢五銖錢,開始鑄造開元通寶,幣面上下右左有「開元通寶」四字。「開元」意為開闢新紀元,「通寶」意為通行寶貨。有人按順時針方向迴環來讀作「開通元寶」,成為後世銅幣以「通寶」或 「元寶」命名的由來。 「通寶」名稱為後世沿用,常在通寶二字前冠以年號、朝號(國號),如唐代的「建中通寶」,南唐的「大唐通寶」、「唐國通寶」,北宋的「太平通寶」,南宋的「大宋通寶」,明代的「永樂通寶」,清代的「康熙通寶」、「宣統通寶」等。辛亥革命後,雲南、福建還曾試鑄「民國通寶」。「通寶」錢一直流通了 1300多年,在我國貨幣史上占主導地位。[1]
目錄
收藏價值
關於五代漢元通寶的收藏價值 漢元通寶是五代十國後漢隱帝劉承佑元年(公元947-950年)鑄行。製作精良,邊廓完好,錢文四字隸書直讀,錢背多有星、月紋。有星紋的價格在200左右。光背的價格在100左右,背月的價格在800左右。有一定收藏價值,古董店裡還是比較多見的。 關於五代周元通寶的收藏價值 「周元通寶」始鑄於周世宗柴榮顯德二年(公元955年),是五代時期鑄行最多、質量最好的銅錢。當時銅材緊缺,周世宗便下令毀佛鑄錢,但遭到佛教徒和滿朝大臣的反對。可周世宗柴榮才智過人,搬出了「捨身飼虎」的典故,他說:「佛祖說以身世為輕,以利和為急,使其真身尚在,敬利於世,猶欲割截,豈有所惜哉!」意思是說,佛是造福眾生的,假如他活者,為了救人,他的真身都可毀去,又為何捨不得銅像呢?此番言論,說得反對者啞口無言,只好服從。 周元通寶形制仿唐開元錢,製作較精良,錢文整肅端莊,一般的錢直徑為2.9—2.5厘米。普通品周元通寶比較多,價格在40元左右,特殊品如背星月,四出,合背等較少,價格較高,在500元左右,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關於昭武通寶的收藏價值 昭武通寶是吳三桂於昭武年間(公元1673~公元1678)鑄造。其版式有小平,折五,折十型。小平楷書錢比較多,一般光背,背「工」比較多見,價格在10~15元左右;小平篆書的比較少,價格在50元左右。其他的折五,折十型錢幣都是篆書大錢,背「一分」,價格在100~150元之間。 昭武通寶一般的小平錢收藏價值不是很大,十幾年來漲幅不大,94年的時候售價就在5~10元。篆書的昭武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價位上文已經給出。 關於裕民通寶的收藏價值 裕民通寶為清初三藩中的福建耿精忠所鑄。錢幣版式有小平,折二,折五,有小平光背,折二背「一分」,折五背「一錢」或「浙一錢」。小平光背和折二背「一分」的價格在10~20元,折五背「一錢」價格為200元,折五背「浙一錢」價格為1000RMB。小平錢的收藏價值不大,但是折五型頗具收藏價值。
歷代概況
唐朝時期 開元通寶,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每十文重一兩,又讀作開元通寶,錢背有星、月及其他紋飾,版別複雜。唐代以後仍有冶鑄,但形制與唐有別。唐代還鑄有少量「開元通寶」大錢,屬開爐紀念性質,後代也有偽造。另外,還鑄有極少的金、銀、鉛質開元通寶,十分罕見。 唐代開元通寶的鑄制與流通,在我國錢幣形制發展史上有着劃時代的意義。開元通寶簡稱開元錢或通寶錢。開元即「開國奠基」之意;通寶則是「流通寶貨」之內涵。銅錢名曰通寶,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貨幣作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以錢為寶,則意味着貨幣即財寶觀念的增強和人們對其崇拜程度。 建中通寶為唐德宗李适,建中年間(公元780--788年)西北地區地方鑄幣,中原地區極少發現,在新疆庫車一帶卻屢有出土,錢體薄小,文字晦漫,鑄工草率。「建中通寶」四字隸書旋讀。版式有大小兩式。如今存世量不多,好品難求。 遼宋金時期 遼代所鑄年號錢,始於太祖建元神冊後的"神冊通寶",但未見實物。聖宗之前的錢幣存世少見,價值較高,這些錢幣有:太祖天贊通寶,太宗天顯通寶,世宗天祿通寶,穆宗應歷通寶,景宗保寧通寶,聖宗統和通寶。興宗以後的錢幣比較多見,詳見附表。此外,遼代還有一部分非年號錢幣,如,大遼天慶,通行泉貨,助國元寶,千秋萬歲,天朝萬順等等,傳世存量不一,但也不多,大遼天慶和通行泉貨更是屈指可數。遼代中晚期貨幣雖然相對較多,但與其它朝代的貨幣相比,數量仍是極小的。 遼代錢幣有其特殊的風格,旋讀漢文,隸兼八分,製作不精,筆意粗拙,色澤偏紅。從太祖時的天贊到天祚帝時的天慶,這二百年時間裡,錢文及形制均一脈相承,可見遼代鑄錢有明顯的傳承性。見貼圖。 宋代錢幣分北宋時期和南宋時期,受鑄造量和民間收藏量、存世量等因素影響,市場價值有高有低,最高的每枚20萬元以上,最低的每枚0.50元。北宋時的錢幣存在着三大特點。一,錢文中出現了年號,先後鑄行的年號有四十五種,版別之多為歷代所罕見。二,貨幣流通具有地方性,有些區域銅鐵錢兼用,顯示了一種割據的局面。三,錢幣的形態、錢文書體以及幣材呈現多多樣性,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起我背開始添鑄紀年和監名且書體漸趨單一,咸淳年間為了應付通貨膨脹產生的財政因難鑄行了地方上的代有幣「錢牌」。專家總結了宋代錢幣中錢文稱為通寶的有「宋元、太平、天禧、皇宋、至和、嘉佑、治平、熙寧、元豐、元佑、元符、建國、聖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靖康、建炎、慶元、開禧」等等。 「皇宋通寶」錢是宋仁宗趙禎寶元年(1038年)始鑄的非年號錢。因鑄造時間長,傳世較多,錢文分真書和篆書兩種;但以九疊篆為錢文的皇宋錢,傳世和出土均極罕見。九疊篆書體,主要用於宋元時期的印章,紙幣上也常見,用於銅錢錢文的只有「皇家通寶」,是歷代錢幣中絕無僅有的一例。一般認為宋皇通寶九疊篆不是流通貨幣,試鑄的樣式或開爐錢。 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國家,建國前受遼國統治多年,所以金的錢幣制度多受遼國鑄錢的影響。金的錢幣鑄行,並未完全搬用遼朝舊規,還吸納了宋錢幣的優點。如:遼錢沒有篆書,沒有對子錢,也沒有重寶(或許是沒發現),可是金朝的錢幣則多是元寶、通寶、重寶「三寶同鑄」,既有篆書錢,也有重寶錢。 金錢錢文,多用真書,篆書兩種字體,形成了「對子錢」。錢的鑄造質量,精美程度顯著高於遼朝,甚至超過宋錢,如備受泉家鍾愛的阜昌錢,泰和錢等實屬美輪美奐之品。關於對子錢。已發現的金朝對錢,有鑄造早於貞祐的天眷,皇統,阜昌,泰和,崇慶,至寧;在貞祐之後的--興定,元光,還有金朝的最後一個錢「天興」。 元朝時期 元朝一統天下,借鑑了宋金等朝的通寶錢模式,但因元朝主要使用寶鈔(紙幣),故流傳不多。大朝通寶是蒙古入主中原以前的鑄錢幣,時蒙古尚無國號,遊牧民族而自號大朝,故鑄錢文曰大朝,四字楷書,直讀光背,徑2.2厘米,重2.7克。製作粗劣疏,建國後很少出土。 至元通寶為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間鑄,錢文分蒙文,漢文兩大類版式,大小不一,蒙文以上下左右序讀,漢文楷書直讀,小平徑2.3厘米,重3克,折二徑2.7厘米,重6.2克,折三徑3.1厘米,重9克左右,蒙文錢類似漢文錢。蒙文錢鑄量不多,以蒙文小錢,漢文大錢為罕見,其它錢也難得。 至正通寶為元惠宗至正年間鑄,品類繁多,但規律劃一,錢文端莊秀麗的漢字楷書,背穿上記年或記數用蒙文,以背穿下有無漢字記數可將至正錢分為三大類,地支記年錢,穿下無漢字,穿上蒙文為寅、卯、已,午五個地支記處字。所記為至正十至十四年。每一記年均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等。俗稱五年三等十五品。小平於折五徑2.5--4厘米,重3.6--21克。此十五品為元錢中最佳美者,另有蒙文穿上記值為折三,折五,折十,三種。背穿下漢文「壹兩重」大錢徑4.9厘米,重42克,為元錢中最重大者,至元錢鑄量頗豐,存世較多。 明朝時期 明代以白銀作為法定的流通貨幣,一般交易大數用銀,小數用錢,白銀和銅錢組成了貨幣主體。明代初期曾用鈔不用錢,後改為鈔錢兼用,以紙幣為主,並且有明一代276年歷史只發行一種「大明寶鈔」紙幣。鑄錢經常是一個皇帝鑄一種年號錢(亦有幾代未鑄錢),共有十個皇帝鑄過年號錢。因避諱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錢幣統稱通寶,忌用元寶。(朱允炆建文朝、朱厚燳正德朝未鑄錢,有正德通寶壓勝錢) 大中通寶,是明太祖朱元璋建國前稱吳王時(公元1361至1367年)鑄於應天府(今南京)的錢幣。此錢為小平大型錢,背穿上有一「濟」字,世所珍罕,是中國名珍之一。 崇禎通寶鑄於明思宗朱由檢崇禎年間(1628-1644年)。錢有小平,折二、折五、當十四等各類錢近百種,是明代形制最雜,品種最多的末代錢幣,小平至當十錢徑2.2厘米-4.4厘米,重2.6-2。8克,其間的輕重沒有什麼規律。錢文"崇禎通寶"四字,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有星月,也有的有奔馬圖形,俗稱"跑馬崇禎"。另外有一種背文為滿文的"寶泉"二字,據說為清兵入關時所鑄,也有人懷疑可能是民間私鑄錢。小平、折二、折五錢背文繁雜混亂,有記重、記天干、記局、記地、記局兼記值、吉語錢等,名目繁多,舉不勝舉,其中以光背及記地平錢為最多。傳世當十大錢光背無文,若見有文者,必為偽作。另外崇禎通寶還有合背錢。 清朝時期 天命通寶為清太祖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所鑄造。傳世有滿文,漢文兩種文字。鑄行量不大,存世較少,價格較一般錢幣普通品為高,滿文錢為小平型。而且讀法不同與一般錢文制式,按左右上下順序讀,頗為奇特。漢文錢為小平錢制式,發行量不大。傳世還有種天命汗大錢,是不是偽品正在考證之中。滿文錢面文譯作「天命汗錢」,此錢依老滿文寫成,讀法由穿左讀起,至穿右,再上下讀。左為阿甫開依,漢語為天;右為福令阿,漢語為命;上為罕,漢語為汗王;下為幾哈,漢語為錢,合譯為天命罕王之錢。滿文讀音為:「阿甫開依福令阿罕幾哈」。 「康熙通寶」背滿、漢文「蘇」羅漢錢式方孔銅錢,錢徑為26毫米,穿徑6毫米,面緣3.5毫米,背緣5毫米,重4克。該錢黃銅鎏金,錢文楷書,清晰秀麗,地張平滑,緣寬品佳。該錢於2000年在通州被發現,因存世比較稀少,也較為特別。 該錢的特點是,康熙的「熙」字類似「臣」旁,「寶」字中的「缶」寫成「生」字不出頭,「通」為單點,「甬」頭略俯;邊緣較寬,尤其是在面背文字的筆劃間及錢緣的內邊道處留有刻琢的刀跡;錢面、背地張皆凸起,錢文微下陷,字字顯得深峻、乾淨,與翻鑄之錢有着明顯的區分;內、外廓和文字的表面都鎏過金,並有金屬剝落的流通痕跡等。 孫仲匯先生在《錢幣鑑賞》中說:「仿羅漢錢康熙套子錢,所見有滿漢文同、寧、宣、原、薊、廣等多品。這種康熙通寶的「熙」字寫法和羅漢錢同,但其餘三字接近楷書,所以稱它們為仿羅漢錢式……可能當時20局並鑄,為某局之開爐套子錢。」 據載,在康熙時期和康熙之後,對通州實行獎勵墾荒制度,農耕面積不斷擴大,使人口逐漸地遷移和增加,加速了貨幣的流通量。在這樣的情況下,該錢流入通州一地,是與之大有關係的。 乾隆通寶錢徑約2.2-2.5厘米,厚0.1毫米,重約2.4-4.8克。錢面文字"乾隆通寶"以楷書書寫,其字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文字沿雍正滿文錢式穿孔左邊有"寶"字,穿孔右邊鑄有各局名。乾隆通寶連寶泉、寶源在內先後有22局開鑄,多用黃銅與青銅,也引進國外洋銅澆製法。新疆地區新用方孔圓錢,開設伊犁、際克蘇、葉爾羌、喀什葛爾等局,因用自產紅銅鼓鑄、故稱為"新疆紅錢"或"晉爾錢"("普爾"維語即錢的意思)。乾隆通寶只少數錢背文看見星號或漢字。乾隆通寶還有合面錢、吉語錢以及私鑄劣質錢、鵝眼錢等,品類不下百種,存於世上的有雕母數種,至為珍貴。 嘉慶通寶鑄於清仁宗嘉慶年間(1796-1820年)。錢徑2.2-2.6厘米,重2-4克。錢面文字"嘉慶通寶"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滿文左"寶",右記局名19字。少數錢背星月紋以及記地或吉祥漢字(如:桂、福、壽、康、寧),吉語背文如:"天子萬歲"、"國泰民安"、"天下太平"、"日日生財"、"嘉慶萬歲"、"唯和唯一"、"如賣三倍"、"四方來賀"、"五世同堂"等多達20種,為歷代古泉所僅見。 道光通寶鑄於清宣宗道光年間(1821-1850年)。錢徑一般2.2-2.7厘米,重2.5-3.6克。錢文"道光通寶"四字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石而左直讀,錢背是記有寶局二十名的滿文。道光通寶形制特點基本與嘉慶錢相同,所不同者只是新疆阿克蘇、庫車因缺少黃銅而開始鑄折五當十升值平錢,這是清代虛值大錢的濫觴。道光通寶只少數錢背有星月紋以及記地、記年、記值的漢字,但卻不多見。在製作上,道光通寶粗疏,除戶、工二部寶泉、寶源二局所鑄形態稍整外,各省所出的質地都很劣,加以私鑄劣錢充斥,因而大小不一,輕重懸殊。除新疆紅錢二種外,幾乎沒什麼希罕之品。 光緒通寶於清光緒德宗年間(公元1875-1908年)鑄。錢文楷書或楷兼隸,楷兼宋三體,有小平錢、當五、當十等。背文滿、回文記局、記年、記吉語,記批次等多種形式。光緒錢是中國造幣史上首次引進西洋機製造幣方法鑄造的第一批中國樣式(外圓孔方)的行用錢。 宣統年間,全國各省幾乎都已停鑄制錢,僅寶泉局鑄過一種重一錢的「宣統通寶」小平錢,數量也不多,分為大小兩種,新疆地區有「宣統通寶」紅錢,以及寶廣、寶福兩局出過機制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