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適應大規模風光接入的省域交直流受端電網網架構建關鍵技術及應用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適應大規模風光接入的省域交直流受端電網網架構建關鍵技術及應用新能源大規模發展帶來的併網消納問題和大規模接納省外來電帶來的電網安全穩定問題是當前受端電網發展面臨的普遍性難題。「十三五」以來,山東省風光等新能源[1]發展迅猛,外電入魯規模不斷增加。

目錄

項目簡介

大規模新能源接入和外電入魯使得電網運行特性發生重大變化,新能源併網和消納形勢嚴峻,特高壓交直流混聯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為應對這一嚴峻挑戰,項目以大規模風光接入為背景,以交直流電網網架構建為主線,從風光出力爬坡預測、連鎖故障診斷等角度對大規模風光接入電網影響進行量化評估,制定電網網架構建方案綜合評估指標體系,並基於此進行電網網架構建綜合決策,形成了適應大規模風光接入的省域交直流受端電網網架構建關鍵技術成果體系,通過推廣應用電網網架構建決策支撐平台,有效解決大規模風光接入下特高壓交直流受端電網網架構建方法適應性的問題,為保障電網綠色協調發展和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項目主要研究內容如下

1. 建立了適應風光大規模接入的交直流電網網架構建綜合評估指標體系,為實現大規模風光接入系統方案的有效比選,提出了基於模糊層次分析和逼近理想解排序的大規模風光接入電網綜合評價方法。

2. 為科學分析大規模風光接入對交直流受端電網網架構建的影響,建立了基於深度學習的風光發電出力爬坡預測模型,提出了基於潮流追蹤的大規模風光接入下電網連鎖故障辨識方法。

3. 為提升風光大規模接入、交直流混聯背景下電網網架構建方案適應性,建立了電網頻率時空分布特性度量指標體系,提出了考慮電網頻率時空分布特性的電網網架構建方法。

4. 研發了電網網架構建決策支撐平台,為實現大規模風光併網影響的量化評估和電網網架構建的綜合決策提供了信息化支撐手段。

項目已授權發明專利10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1項,發表EI檢索、中文核心論文16篇,授權軟件著作權3項。項目通過了由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王成山領銜的,由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知名學術專家組成的鑑定委員會的鑑定,獲得高度評價,一致認為項目成果創新性強、實用價值高,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考慮電網頻率時空分布特性的電網網架構建方法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項目成果已在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山東電力工程諮詢院有限公司、國核電力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所承擔的山東電網「十三五」滾動規劃、東部電源送出規劃、海上風電接入系統、濟南先行區主網架規劃等多個實際業務中得到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山東電網接入風光等新能源已達3000萬千瓦以上,風、光併網容量分別居全國第五位、第一位; 「五交三直」特高壓落點山東,落點規模居全國首位,入魯外電已達2000萬千瓦以上。山東電網基本實現不棄風不棄光,電網潮流分布均勻合理,短路電流控制有效並已作為典型經驗在全國網推廣,電網保持安全可靠、靈活高效運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