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顺直郎中赴安西副大都督
《送赵顺直郎中赴安西副大都督》 |
作品名称: 《送赵顺直郎中赴安西副大都督》 创作年代:唐朝 文学体裁:诗 作 者:张说 |
《送赵顺直郎中赴安西副大都督》唐朝宰相,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西晋司空张华后裔张说的诗。[1]
年轻的张说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了不俗的文学造诣,当时的他在科举考试之时做的策论,被认定为天下第一策论。[2]
目录
诗词正文
“ | <绝镇功难立,悬军命匪轻。
复承迁相后,弥重任贤情。 将起神仙地,才称礼乐英。 长心堪系虏,短语足论兵。 日授休门法,星教置阵名。 龙泉恩已著,燕颔相终成。 月窟穷天远,河源入塞清。 老夫操别翰,承旨颂升平。 > |
” |
— <《送赵顺直郎中赴安西副大都督》>,<诗词名句网> |
作者简介
张说(yuè)(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唐朝宰相,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西晋司空张华后裔。张说的祖先原是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世代居于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至河南洛阳。
689年(永昌元年),武则天[3]在洛阳南门亲自举行制科考试,命吏部尚书李景谌考核策论,张说的应对排名第一。武则天认为近古以来没有甲科,将张说定为乙等,授任太子校书,后任左补阙。
699年(圣历二年),武则天命张说等学士四十七人编修《三教珠英》,并由麟台监张昌宗总领此事。但是,张昌宗不学无术,只是高谈阔论,赋诗聚会,张说与徐坚出力最多。
700年(久视元年),武则天在三阳宫避暑,到了秋天还不回京。张说上疏进谏,并提出四条不能留下的理由,但是武则天没有理会。
702年(长安二年),《三教珠英》修成,张说改任右史、内供奉,兼知考功贡举事,后被提拔为凤阁舍人。
703年(长安三年),张易之与张昌宗诬陷宰相魏元忠谋反,并让张说作证。张说在武则天面前,不但没作伪证,反而揭露张易之逼他诬陷魏元忠的真相。魏元忠因此得以免死,而张说却因忤旨被流放钦州(在今广西)。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