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逝去的時光
內容簡介
《追憶逝水年華》圖像小說
帶你一口氣讀完普魯斯特
周克希經典譯本
程抱一推薦
◎ 打開普魯斯特的正確方式是漫畫:一口氣讀完《追尋逝去的時光》的機會來了。
◎ 周克希經典譯本,法蘭西院士程抱一推薦。
◎ 普魯斯特是可以 被改編的嗎?前半生出入社交名利場,後半生纏綿病榻。長期遭受慢性失眠症的折磨,他用這些漫漫長夜來追憶逝水年華。一部《追尋逝去的時光》,卷帙浩繁、文氣綿密、句法精微,洋洋數百萬言,寫盡了愛的萌生和式微,寫盡了名利場中的紙醉金迷、人情冷暖,是「一戰」爆發前19世紀法國上流社會和半上流社會芸芸眾生相的一幅長卷。這樣一部複雜、豐饒,撲朔迷離的文本,進入難,出去更難:要如何將它改編成漫畫?
◎ 斯泰凡·厄埃交了滿分卷:他正職是廣告公司總裁,並非科班出身的漫畫家,卻出於對這部小說的熱愛,攬下「改編普魯斯特」這個西西弗斯式的任務。他伏案十年,將綿密文字抽絲撥繭,一一落實到圖像敘事,水落石出,脈絡顯現,不失其精髓,就好比「將一部巨型交響樂改寫成一首鋼琴協奏曲」。
◎ 於極簡處見繁華:厄埃的改編野心勃勃卻又虛懷若谷,滿懷敬意。對這部小說瞭若指掌的他,文本取捨極具匠心,不取則已,取則無一字增刪,畫風傳承延續《丁丁歷險記》經典「清線派」風格,十九世紀法國風土人情躍然紙上。
◎ 人生太短,普魯斯特太長:普魯斯特的「難讀」與他的名氣齊名。將文本圖像化的嘗試,可看作將普魯斯特「民主化」的嘗試,為讀者指明了一條進入普魯斯特文本的捷徑。不管是將小說爛熟於心的人,徘徊門外猶豫不前的人,還是從來沒有機會讀完過它的人:這部漫畫都會為你打開一扇通往普魯斯特天地的大門。
這部漫畫是在馬塞爾·普魯斯特的著名小說《追尋逝去的時光》基礎上改編而成,對話與旁白均摘自小說原文,無一字增刪。原著小說共分七卷,講了敘述者的童年記憶、出入上流社會的經歷、友誼、愛情和回憶。它講了上流社會和半上流社會的浮華和眾生相,精確地描述了「一戰」前夕法國的社會、經濟與階層。
漫畫的第一卷乃是根據小說的第一卷《去斯萬家那邊》改編而成,講述了作者對童年居所貢布雷和家庭密友斯萬先生的記憶,以及斯萬和奧黛特之間的愛情的萌發和式微。
文字與畫面相得益彰,清線派畫風繼承了《丁丁歷險記》傳統,要改編普魯斯特非此則不能妥。普魯斯特被託付到厄埃手中,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啊:他的改編尺度,增一分則太過,減一分則不足,真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當厄埃悄然退居幕後的時候,普魯斯特也就現身了。
—— 《費加羅報》
「……我享受了一番妥帖達意,甚至巧遇故知的情趣;慶幸中國讀者從此得以進入普魯斯特天地,盡情徜徉其間矣!」
——法蘭西學院院士程抱一(François Cheng)推薦
普魯斯特的文體,自有一種獨特的美。那些看似『臃腫冗長』的長句,在他筆下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異常精彩的。因為他確實有那麼些紛至沓來、極為豐贍的思想要表達,確實有那麼些錯綜複雜、相當微妙的關係和因由要交待,而這一切,他又是寫得那麼從容,那麼美妙……猶如一棵樹分出好些枝椏,枝椏上長出許多枝條,枝條上又結出繁茂的葉片和花朵。
——本書譯者周克希
感謝普魯斯特和厄埃,讓我們得以一睹昔日法蘭西之美:家庭聚餐、玄關處鋪地的彩磚、老式木地板、花園鐵門掛的鈴鐺、桌鈴……無比妥帖的鄉愁。
—— 法國亞馬遜讀者評論
作者簡介
斯泰凡·厄埃(Stéphane Heuet), 生於1957 年,曾任廣告公司總裁,現為專職漫畫家,熱愛航海運動。出於對《追尋逝去的時光》和普魯斯特的熱愛,他發願要將這部小說改編成漫畫。出版後獲得讀者和媒體好評,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周克希,在復旦大學 數學系學習五年。畢業後,在華東師大數學系任教二十八年,其間曾去法國巴黎高師進修黎曼幾何兩年,回國後任副教授。後改行調至譯文出版社從事文學編輯工作,任編審。翻譯的文學作品有《追尋逝去的時光》第一卷(《去斯萬家那邊》)、第二卷(《在少女花影下》)、第五卷(《女囚》)、《包法利夫人》《小王子》《基督山伯爵》《三劍客》《不朽者》《王家大道》《古老的法蘭西》《格勒尼埃中短篇小說集》《幽靈的生活》《生活三部曲》《俠盜亞森·羅平》《福爾摩斯探案選(中英對照版)》等。著有隨筆集《譯邊草》《譯之痕》《草色遙看集》。
原文摘錄
我最愛那些雲青似染、粉紅如洇的蘆筍,看着它們的穗狀花序纖細地描出淺紫和天藍,而後色彩漸次呈現直至根部,我覺得這些來自天際的色彩變幻,依稀讓人看見一群可愛的小精靈,為取樂而變成蔬菜。透過新鮮可口的莖葉的偽裝,在晨曦微露、彩虹初現、夜色由藍轉黑的光色嬗變中,可以瞥見那珍貴的精華;每當晚餐吃了蘆筍,我總能重溫這份精華,因為這些小精靈會像莎士比亞的夢幻劇中那樣,玩些詩意盎然而又帶有粗俗意味的惡作劇,把我的便壺變成香水瓶。 我們用有關此人的全部觀念,來充實我們所見到的他的音容體態,我們心中的他的面貌,無疑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這些觀念組成的……所以我們每回看見這張臉,聽到這個聲音,無非都是在看、在聽這些觀念。
書評
按說,自己對於文字的幻夢被弄成圖像平鋪在紙上是件煞風景的事情,不過《追憶似水年華》是個例外。
我從來也沒找到過打開它的正確方式。它本是個臆想中的桃花源,一旦試圖洞悉核心秘密,就變成了搖搖欲墜的厄舍府。
環襯就讓人激動起來
原諒我的固執,《追憶似水年華》這個譯名即使再不準確,也美好到難以替代。
話說回來,不知有多少人像我一樣,最初被這點小美好騙進了大漩渦中。
《追憶似水年華》自帶一種古怪的屬性,沒讀過它的人都能侃侃而談,從風格節奏到小瑪德萊娜蛋糕的味道,生動無比,而一頭扎進去的人往往張口結舌,說不出好在哪裡。
我得承認自己跟絕大部分讀者一樣,從沒有讀完過全本七冊,但不妨礙聽到此書名字時馬上經歷一陣幸福而略帶拘謹的眩暈,它的長久流傳和巨大名氣總是在內容之外提供一種勇氣,仿佛只要堅持自己的風格寫下去就能得到某種神秘褒獎。這種沒來由的感覺倒是很像書中描寫戀愛的那些幽微橋段。
然而無論如何,語言、年代感和寫作方式帶來了種種困惑,我既不敢把這部巨著列入心水名單,也不願跟人裝模作樣地提起「偉大的」普魯斯特。
彩色和細節構成真實的紙上劇場
這本圖像版的《追尋逝去的時光》解決了這個問題。
翻開書,混沌的印象突然變得準確而清晰,凝視某些細節豐富的畫面的瞬間,仿佛跨越了所有鴻溝。
原本極為厭惡某些歐美漫畫中大段大段的文字描述,然而在這本畫冊里,文字和畫面交替占據着解說席位。從開始某些橋段對文字令人驚嘆的忠實呈現,到屢屢出現神來之筆的驚喜,最後終於融為一體,我似乎以一種自導自演的方式重讀了一遍原作。
就像寒冷暗夜裡,徘徊在戀人屋外進退不得的傢伙猛抬頭,窗子亮了,一切細節變得清晰而美好。感謝厄埃先生的努力,二十年,足夠創作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熱銷丁丁,他卻固執地為每個人復活了普魯斯特。
發揮視覺呈現的優勢
如果文字是遊戲的話,《追憶似水年華》可以無休無止地持續。
如果它本身就記錄了生活的真實,那麼普魯斯特在其中活過了無數次。
而這冊繪本給了每個人加入這場永不止息的生活盛宴的機會。
豁然開朗。
開心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