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原图连接图片来源于连珠蕨华夏经纬网

连珠蕨,水龙骨科,多年生大型附生蕨类,常附生于大树树干上。根茎短,密被长而细的狭条状淡红棕色鳞片,鳞片边缘有纤毛。叶长50-60cm或更长,无柄,中部深羽半裂,裂片边缘全缘且增厚,顶部可育,羽片缢缩几呈小珠状。在中国仅分布于台湾。菲律宾也有分布。

连珠蕨,多年生挺水植物或沉水植物,高从15公分到25公分左右。根茎绵延状,而叶子子通常呈现单一或三叉状,繁衍用的孢子密生于叶脊。一般来说,该种植物都生长在低海拔山区的林下小溪流。水龙骨科的植物属于蕨门薄囊蕨纲、蕨目。生于陆地上、或者生于树木和岩石上。叶厚,不透明,具中肋,鳞片与被毛,叶为单叶,指状或一回羽状复叶。孢子囊堆生 于叶背,为圆形、线形或全面分布,无盖膜。此科植物在台湾约有20属58种。

目录

连珠蕨形态特征

连珠蕨为多年生大型附生蕨类,常附生于大树树干上。根茎短,密被长而细的狭条状淡红棕色鳞片,鳞片边缘有纤毛。叶长50-60cm或更长,无柄,中部深羽状半裂,裂片边缘全缘且增厚,顶部可育,羽状缢缩几呈小珠状。

水龙骨科线蕨大形著生性蕨类,基部羽片明显较短且宽,多少有重叠,以形成腐植质收集构造,其着生的位置多离地高,且常密集生长,喜欢生长于海拔200-600公尺森林中,分布于恒春半岛南仁山、高士佛山士林格山万里德山等区域。[1]

连珠蕨生长环境

喜温暖及半阴环境,畏强光和寒冷,好肥,要求土壤肥沃疏松排水性好。高温干燥季节,经常向叶面喷水增湿。适合生长于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冬季移入室内,要放置在能够较多接受

光照的地方,盆土也要保持适当湿润,不能太干,室温保持不低于10度左右,中午前后用微温水喷雾,有利于保持其良好的观赏效果。

该种植物都生长在低海拔山区的林下小溪流边,主要分布在台湾屏东、台中、花莲,菲律宾也有。 [2]

图片

连珠蕨主要价值

体态优美,有观赏价值。在温室和庭院中广泛栽培,是良好的观赏植物。可以作为营造和发展各种林地的指示植物,作为选择的营造林地。可作为气候的指示植物。工业上是工业生产上的重 要原料。又如石松的孢子可作为冶金工业上的优良脱模剂,将孢子撒在机器铸件模具的壁上,可以防止铸液沾附在模子的壁上,使铸件的表面光滑,减少砂眼;还可在火箭、信号弹、照明弹等各种照明制造工业上,作为引起突然起火的燃料。木贼含硅质很多,可代替砂皮摩擦木器和金属器械,是极好的磨光剂。

连珠蕨繁殖栽培

盆栽时需每隔2至3年需换盆一次,换盆时间在2至8月皆可进行,不要伤根。

重新上盆时,先在盆底放2厘米厚的碎砖,以利排水。再铺厚2厘米的木炭,用来吸收土壤残留的盐 分和毒气等。而后加一层骨粉(富含磷肥),以利根部生长。

将植株放入盆后,再填配制好的基质,这样才能保证植物的生长,达到好的栽培效果。

连珠蕨有孢子繁殖和分株繁殖。孢子繁殖技术要求严格,需要高温高湿环境,一切用品包括容器、栽植材料和室内空间都应严格消毒,并保持清洁卫生。夏季干燥季节,要保持室内潮湿。分株繁殖一般于春季结合翻盆进行。把植株从盆中倒出,根据需要将一株分成数株,每株需带有根和叶。

分株时切勿损伤生长点,保持根部有尽量多的土壤。剪掉衰老和损伤的叶、根。按照原来的土壤水平线重新栽植分株,浇水。分株繁殖无严格的季节要求,一年四季皆可进行。也可用组织培养法进行离体快速繁殖。对大规模现代化商品生产,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盆栽时需每隔2至3年需换盆一次,换盆时间在2至8月皆可进行,不要伤根。重新上盆时,先在盆底放2厘米厚的碎砖,以利排水。再铺厚2厘米的木炭,用来吸收土壤残留的盐分和毒气等。而后加一层骨粉(富含磷肥),以利根部生长。将植株放入盆后,再填配制好的基质,这样才能保证植物的生长,达到好的栽培效果。[3]

连珠蕨病害防治

常见病害主要有两种:

灰霉病 主要为害植株的茎和叶。发病茎叶呈水浸状腐烂,严重时整株枯死。防治方法是提高室内温度,注意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定期喷药,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病害,应立即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7至10天一次,连续两三天,注意交替用药,以防产生抗药性。

立枯病 发病植株叶片绿色枯死,而茎干下部腐烂,呈立枯状。发病初期病株生长停顿,缺少生机。然后出现枯萎,叶片下垂,最后枯死。病株根茎处变细,出现褐色、水浸状腐烂。潮湿时,自然状态下病斑处也会产生蛛丝状褐色丝体。防治方法是选择充分消毒的培养土和腐熟的肥料作为盆土,忌积水。发现死苗应及时同盆土一并倒掉。上盆定植后,每隔10天喷20%甲基立枯磷乳油1500倍液,或用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灌。[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