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
進攻 |
進攻按作戰規模,分為戰略進攻、戰役進攻和戰術進攻;按敵人行動性質,分為對防禦之敵進攻、對駐止之敵進攻和對運動之敵進攻;按地形、天候的不同,分為登陸、渡江河、城市、山地、高原、荒漠草原、水網稻田、熱帶山嶽叢林、高寒地區以及夜間等特殊條件下的進攻。
目錄
簡史
進攻,中國古代稱攻,表述戰爭行動的征、伐、侵、襲、略、擊等都有進攻的含義。進攻作戰的樣式和方法是隨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武器裝備的不斷更新,軍事科學技術和軍事理論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的。《尚書·甘誓》記載的夏啟伐有扈氏的甘之戰,是中國最早的進攻作戰的文字記述。
冷兵器時期
從原始社會後期到9世紀,兵器從石質、銅質發展為鐵質。進攻作戰起初多為列陣格鬥,樣式簡單,攻者以密集的方陣隊形向敵之正面進行攻擊。相傳,中國上古時期黃帝打敗蚩尤就使用了原始的徒兵戰陣。夏啟伐有扈氏的甘之戰中,使用了戰車。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周軍以300乘的戰車方陣,勇猛衝鋒大敗商軍。隨着鐵兵器大量使用,戰場上出現了步、騎、車兵的配合作戰。
進攻時,根據兵力多寡,結合地形進行作戰編組,並向多種陣形轉化。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頻繁,攻城奪寨中的奇正戰法廣泛運用,出奇制勝的進攻戰法不斷發展。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秦軍佯敗誘敵,而後迂迴包圍,斷敵糧道,全殲趙軍40餘萬。漢武帝時,多次大規模使用騎兵遠程奔襲,迂迴包圍,連續進攻,擊敗匈奴軍。公元208年,孫權、劉備聯軍以火攻大破曹操軍於赤壁。隋、唐在統一全國的幾次大規模進攻中,分別運用各個擊破、避實擊虛、聲東擊西、分進合擊等戰法,使野戰進攻得到較大的發展。
舟師在春秋時期已建立,並多次在江河、海上進行了進攻作戰。公元前570年,吳、楚在長江鳩茲(今安徽蕪湖東清水河)至衡山(今江蘇丹陽鎮南橫望山)進行水戰,楚水師沿江順流東下攻吳,吳軍以水陸軍配合反擊,大敗楚水師。前485年,吳、齊在黃海進行海戰,吳自海入齊,開創了海上進攻的先例。
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等國軍隊也使用了方陣進攻、斜陣進攻、小軍團陣形進攻等戰法,並出現了較大規模的海上進攻。公元6世紀後,鐵甲騎兵成為歐洲各國軍隊主要兵種,進攻作戰以騎兵格鬥為主。[1]
中國的《孫子》《吳子》《孫臏兵法》《六韜》《司馬法》《尉繚子》《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古希臘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艾涅的《戰術》,古羅馬S.J.弗龍蒂努斯的《謀略》等兵書,都有大量進攻作戰的論述。《孫子》提出的「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等原則,對指導進攻作戰具有深遠影響。
熱兵器時期
10世紀,中國開始將火藥用於軍事,發明了竹火槍、突火槍、火銃、霹靂炮、震天雷等火器。在宋金、蒙金和宋蒙戰爭中已用於進攻作戰。蒙軍在伐金、征宋和西征歐洲的作戰中,以騎兵的快速機動和先進的火器結合,採取迂迴包圍的方法,突然接敵,先以火器遠射,繼以騎兵白刃衝殺解決戰鬥。1410~1424年,明軍在遠征漠北之戰中,使用了裝備火槍火炮的神機營實施進攻,大獲全勝。1631年,後金軍隊在大凌河作戰中,集中60門火炮轟擊明軍陣地,創造了進攻中集中使用炮兵的方法。19世紀末,中國清代新軍裝備了近代槍炮,改進了作戰方法。進攻時,分主攻、助攻和支援隊,戰鬥隊形成兩個梯隊配置,以炮兵掩護步兵攻擊敵之翼側,騎兵迂迴側後,夾擊或包圍消滅敵人。
15世紀末,歐洲開始改良火槍、火炮,提高了射擊精度,增大了射程。軍隊裝備逐漸以槍炮取代弓弩和長矛,進攻方式也隨之發生變化。17世紀初,瑞典軍隊採取旅橫隊線式進攻戰法,先由炮兵射擊,繼以火槍手接戰,然後以配置在橫隊中央的長矛隊和橫隊兩翼的騎兵向敵衝鋒,突出了火力與突擊相結合的戰法,線式隊形進攻逐漸取代了方陣進攻。18世紀中葉,歐洲的軍隊普遍裝備了帶刺刀的燧發槍,進攻戰法也隨之不斷得到改進。美國獨立戰爭中,美軍為減少傷亡,創造了以散開隊形進攻的戰法。18世紀末,法國拿破崙採取散開隊形與縱隊相結合的戰法,先以猛烈炮火集中轟擊對方,接着以集中的兵力在選定的地段上猛烈攻擊,然後以騎兵和預備隊投入作戰,擴大戰果和殲滅敵人。
海上進攻在這一時期也迅速發展。14世紀中葉,戰船兩舷裝上滑膛炮,進攻時在較遠距離上進行舷炮攻擊,然後在近距離進行撞擊戰、接舷戰擊敗對方。16世紀下半葉,開始使用風帆戰艦,進攻中出現了火力與機動相結合、正面突擊與迂迴相結合的戰法。
19世紀中葉,一些國家的海軍逐步由蒸汽艦隊取代帆船艦隊,線膛炮取代了滑膛炮,可旋轉的炮塔炮取代了固定的舷炮,軍艦防護力加強,機動力和續航力提高,海上的戰列線進攻逐漸被機動進攻取代。克里木戰爭中的俄土錫諾普海戰、中日甲午海戰、日俄對馬海戰都採取了機動戰術,戰艦先占領有利陣位,充分發揮火力和航速上的優勢,猛烈實施攻擊,以奪取勝利。
中國明代戚繼光編著的《紀效新書》,總結使用火器作戰的經驗,提出火器與冷兵器協同進攻作戰的方法。何良臣撰寫的《陣紀》,對進攻戰機的掌握、兵力的運用提出一些新的見解。在歐洲,A.-H.若米尼的《戰爭藝術概論》、C.von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A.V.蘇沃洛夫的《制勝的科學》等著作,對於進攻作戰目的、集中兵力火力奇襲制勝、密切協同等都有系統的論述。
機械化戰爭時期
20世紀後,隨着坦克、飛機等機械化武器裝備不斷湧現並大量運用於戰場,進攻作戰的規模、範圍以及立體化、合同化程度空前提高,組織指揮更加複雜,戰場情況異常激烈。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康布雷戰役中,英軍在12千米地段上集中了大量火炮和飛機,直接支援步兵坦克進攻,突入德軍防禦縱深10千米,開創了諸軍種、兵種聯合進攻的先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裝甲兵成為陸軍的主要突擊力量,海軍裝備了航空母艦和潛艇,空軍也迅速發展。大量的新式武器,廣闊的戰場空間,為諸軍種、兵種實施大規模的立體合同進攻作戰創造了條件,使進攻作戰的實踐和理論都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德軍運用閃擊戰實施進攻,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占領了歐洲大陸的大部分地區。蘇軍對德軍反攻時,運用大縱深戰役理論,實施了一系列戰略性進攻戰役。
這一時期,海上進攻已由單一的水面艦艇交戰,發展到由潛艇、海軍航空兵以及陸戰隊配合的海上立體進攻作戰。美軍、英軍對日軍的太平洋進攻作戰,組織實施了多次大規模合同、立體的海上進攻戰役。海軍還獨立組織了海上封鎖戰、潛艇戰和反潛艇戰、海上破交戰。空軍除配合地面和海上進攻,廣泛運用於戰略、戰役、戰術空襲和空降作戰外,還獨立組織了空中戰役。1940年8~11月,德國空軍對英國進行了不列顛之戰的空中進攻戰役。進攻作戰理論進一步豐富發展。A.von施利芬提出了先發制人、速戰速決和殲滅戰的思想,E.魯登道夫在總體戰理論中強調運用國家全部力量實施進攻性戰爭,進攻要有突然性,要保留預備隊、速戰速決等。這些思想為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略指導提供了理論依據。A.T.馬漢的「海權論」、G.杜黑的「空中戰爭論」對現代進攻作戰產生了重大的影響。[2]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70年代後期,隨着核武器的不斷發展,美國、蘇聯的核戰略進攻理論也應運而生。雖然核戰爭並未發生,但這一時期的一些局部戰爭是在核威懾條件下進行的,其進攻作戰理論和樣式受到一定影響。
信息化戰爭發展時期
70年代以後,隨着以微電子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的崛起並運用於軍事領域,產生了精確制導武器、電子戰武器和指揮信息系統等一大批信息化武器裝備,飛機、坦克、艦艇等各種主要作戰平台也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改造和更新,進攻作戰的樣式和手段開始發生根本性的變革。1982年的英阿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雙方均使用精確制導武器實施攻擊,英海軍潛艇用「虎魚」式魚雷擊沉了阿方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阿根廷海軍航空兵用「飛魚」導彈擊沉了英方的「謝菲爾德」號導彈驅逐艦,從而改變了傳統海戰的對抗形式。1986年美國空襲利比亞,運用先進的電子戰飛機、反輻射導彈和激光制導炸彈等精確制導武器,開創了對軍事目標進行「外科手術式」打擊的先例。1991年的海灣戰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使用軍用衛星、全球定位系統、精確制導彈藥、巡航導彈、隱身飛機、新型坦克、夜視器材、電子戰武器、C3I(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系統等信息化武器,進攻作戰方式不再是以往從前沿到縱深的層層推進,短兵相接,近距開火,而是採用非線式、非接觸的方式,主要對伊拉克指揮系統等重點目標進行中遠程精確打擊,破壞摧毀對方防禦體系。空中進攻也由過去是陸戰和海戰的輔助形式,躍升為獨立的作戰樣式,38天的空襲基本決定了戰爭勝負。地面進攻作戰不再是傳統的突破方式,而是通過地面部隊的高速推進和空中兵力投送,實施大縱深立體式機動作戰。電子「軟攻擊」也顯示出巨大的威力,大規模的電子干擾使伊軍指揮失靈,通信中斷,處於被動挨打地位。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在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精確制導武器使用的比重不斷增大,戰爭的信息化程度進一步提高,進攻作戰的理論不斷發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