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城那些年(高莉玲)
作品欣賞
這座城那些年
夕陽掛在江南維多利亞灣背後的山巔,一抹餘輝灑在江北岸大撤退紀念園的樹叢間。
幾隻風箏在天空中不知疲倦地飛着、江面上停泊着的客船上的燈,漸次亮了起來,幾隻小鳥立在樹上,嘰嘰喳喳地正在爭論着什麼,花壇里的杜鵑花努力揚起頭想聽個究竟。三三兩兩的行人在園裡散步,幾位遊客在大撤退紀念園的雕像下拍照。
紀念園裡那隻碩大的船錨雕像,對着大江的方向,下面是1938 10 11這樣一組數字。
我們把時間撥回到那年那月。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侵華日軍攻占了南京,無數抗日將士在抗戰前線浴血奮戰,無奈戰事吃緊。從南京等地轉移的科研裝備、工業設備,和工作人員、政府人員、逃難的人流,潮水般的湧向宜昌這個江邊小城。
一時間,宜昌城的江邊、碼頭、空地上,堆滿了需要從這裡轉運到重慶等地的物資。故宮的珍貴文物、科研教學設備,更多的是軍工廠的裝備、機械,這些可是抗擊日軍的重要物資。
大街小巷也都是輾轉去重慶的人員,其中還有一些抗戰孤兒。這座江邊小城比平常忙碌和熱鬧了許多。
武漢淪陷,戰事愈發吃緊,侵略日軍步步緊逼,卻還有8萬多噸的物資積壓在宜昌。
民生實業公司經理盧作孚先生來到了宜昌,主持物資轉運工作。一邊是堆積成山的貨物、潮水般的難民、一邊是長江枯水轉運的吃力、運力的緊張,還有頭頂上日本軍機瘋狂的轟炸和步步緊逼的腳步。
1938年10月開始的那40天裡,宜昌城長江兩岸燈火徹夜通明,碼頭勞工們不分白天黑夜地搬運物資,為了節省時間,船還沒到碼頭,貨物就已經轉運到駁船上,只等裝船啟程。秋意漸沉、江風凜凜的駁岸上,碼頭工人一邊吃力地抬着貨物,一邊唱起船工號子,那激昂的曲調響徹在小城的上空。滿天的繁星和一輪皎月也來了,只為能在此刻送上一絲光亮。
就這樣,40天的努力,無數船員、船工冒着生命危險,從宜昌出發,逆行川江,冒着日軍的轟炸,將抗戰物資和逃難的民眾,艱難送到重慶,日軍占領宜昌時,面對的是一座空城。
峽江兩岸的山谷間,從那一年開始,深秋時節,紅葉如火、似血。
那幾年,很多愛國人士來到宜昌,對這座小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葉聖陶先生來了,他住在一間用江輪改造的酒店裡,宜昌城的淳樸民風和秀美景致,讓他暫時忘卻家國煩憂,留下《宜昌雜詩》三首:
(一)
宜昌日日啖川橘,聊作椒盤獻歲新。
戰訊忽傳收杭富,悲欣交並願他真。
(二)
對岸山如金字塔,泊江輪作旅人家。
故宮古物兵工城,並逐遷流頓水涯。
(三)
下游到客日盈千,逆旅麇居待入川。
種種方音如鼎沸,俱言上水苦無船。
在葉老先生的文集裡,還可以讀到有關宜昌的文字。點點滴滴,滿是對那段行程和這座小城的溫暖記憶。
張大千先生的二哥,畫家張善子先生,面對這破碎的山河,滿腔悲憤。他作了一幅群虎圖,希望我中華如猛虎般生威。這幅未完成的畫作跟着他一路輾轉來到宜昌,在宜昌的日子,住在他三弟開的布店裡,聚精會神的完成了這幅作品。這幅群虎圖中,28隻老虎撲向一輪暗淡無光的落日,象徵着當時的28個行省完勝日寇,收復河山。
這幅在戰火離亂中完成的畫作,與宜昌城結下了一份割捨不斷的情份。
那些年,在湧向這座小城如潮的人流中,有多少熟悉的面孔,老舍、陶行知、徐悲鴻、梁實秋……他們一路風塵僕僕,在這裡稍稍安頓下疲憊的身心,又一路西行。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這座平靜的小城,留下了他們放慢下來的腳步、刻畫下他們的身影、保存着他們在這裡的時光……
最後一抹餘暉也不見了,天色完全暗淡下來,璀璨的燈光點燃了這座城市的夜色,江對面磨基山的燈光和城市的萬家燈火照亮了江面,緩緩流動的江水在燈光的映射下,泛着冷冷的光,像燭光下的一帛綢緞,冷艷、魅惑。不遠處跨江而立的夷陵長江大橋,兩排燈光宛若一條懸垂在水面上的珍珠項鍊,溫暖又有些迷離。
那輪明月依舊掛在山頂,溫柔地注視着這一城燈火。
紀念園裡的雕像一如既往地安靜着,遠眺着群峰逶迤、大江東去,是否也在眺望着那段漸漸遠去的時光?
對這段宜昌往事認真的關注,是從讀張永久老師的《黃金水道》和李沂老師的《老宜昌 往事並不如煙》開始。
這些優秀的老師,在故紙堆中尋蹤索跡、抽絲剝繭,將這段往事細細梳理,娓娓道來,讓我有機會了解我生活的這座城市,在民族危亡時刻的堅守與堅強、悲情與悲壯。
這座城、那些年,一段不能忘懷的往事![1]
作者簡介
高莉玲(海棠心語)宜昌市人,宜昌市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