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鄙
边鄙 |
边鄙拼音:biān bǐ,汉语词语,意思为边远的地方;接近 边界的地方。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边鄙 [1]
拼音 biān bǐ
释义 边远的地方;接近边界的地方
出处 《国语·吴语》
释义
边远的地方;接近边界的地方。
出处
《国语·吴语》:"夫 吴 之边鄙远者,罢而未至。"
例句
《左传.襄公四年》:边鄙不耸,民狎其野,穑人成功。
《宋书.卷一○○.自序》:间者獯猃扈横,掠剥边鄙,邮贩绝尘,垧介靡达。
唐·陈子昂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则千载之后,边鄙无虞,中国之人,得安枕而卧。"
唐 元结《贼退示官吏诗.序》:明年,贼又攻永破郡,不犯此州边鄙而退。
唐 柳宗元 《祭吕敬叔文》:"边鄙不靖,俾供舆师。"
唐·费冠卿《答萧建》:边鄙筹贤相,黔黎托圣躬。君能弃名利,岁晏一相从。
宋·范仲淹《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二状》:"窃念臣等,自临边鄙,久阻阙廷,入对清光,人臣所愿。"
宋·赵师侠《万年欢》:四七年间盛事,皇威畅、边鄙无尘。仁恩被,华夏咸安,太平极治欢声。
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宜先遣人献捷天子,若不得通,乃表称曹操隔我王路,然后提兵屯黎阳;更于河内增益舟楫,缮置军器,分遣精兵,屯扎边鄙。三年之中,大事可定也。
清·李宪乔 《修堠谣》:"此邦虽边鄙,同是天赤子。"
郑观应 《盛世危言·海防上》:"昔日泰西外强敌,越国鄙远而来,今 南洋 各岛悉为占据,则边鄙已同接壤,郊垧无异户庭也。"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