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猝到病
基本信息
病原特徵
病原為瓜果腐黴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 Fitzp.),屬鞭毛菌亞門真菌。 其菌絲體發達呈白色棉絮狀,直徑42-98微米;孢子囊絲狀,不規則膨大,孢子囊萌發可產生泄管,泄管頂端着生一孢囊,孢子囊破裂釋放出遊動孢子;藏卵器平滑,頂生或間生,雌雄異絲,通常一個藏卵器只與一個雄器相結合。壁平滑,不滿器。
病菌喜低溫、高濕的環境。適宜發病的溫度範圍為-1至15℃;最適發病環境,日均溫度為2-8℃,相對濕度85-100%;最適感病生育期在發芽至幼苗期。發病潛育期2-3天。
症狀
辣椒猝倒病幼苗子葉期或真葉尚未展開之前,是幼苗最易感病的關鍵時期。幼苗出土後,在近地面莖基部出現水漬狀病斑,隨即變黃、統縮、凹陷,葉子還未凋萎即猝倒,用手輕提極易從病斑處脫落,地面潮濕時病部可見白色棉毛狀霉層。早春在育苗床或在穴盤育苗上,會引起爛種。[1]
病因
病菌借雨水、灌溉水傳播。土溫較低(低於15~16℃)時發病迅速,土壤濕度高,光照不足,幼苗長勢弱,抗病力下降易發病。在幼苗子葉中養分快耗盡而新根尚未紮實之前,由於營養供應緊張,造成抗病力減弱,如果此時遇寒流或連續低溫陰雨(雪)天氣,而苗床保溫不好,會突發此病。猝倒病多在幼苗長出1~2片真葉前發生,3片真葉後發病較少。
流行規律
中國上海及長江中下游地區辣椒猝倒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12月至翌年2月。年度間早春溫度偏低、多陰雨、光照偏少的年份發病重;苗床間排水不良、通風不良,光照不足,濕度偏大的發病重;苗床土壤中含有機質多、且施用了未腐熟的糞肥等不利於幼苗根系的生長和發育,也易誘導辣椒猝倒病發生。育苗期應嚴格控水,澆水時要小水勤澆。
辣椒猝倒病防治方法
①床土: 每平方米苗床用95%惡霉靈原藥(綠亨一號)1克,兌水成3000倍噴灑苗床。也可按每平方米苗床用1克綠亨一號,或30%地菌光2克,或30%多·福(苗菌敵)可濕性粉劑4克,或重茬調理劑4克,或50%拌種雙粉劑7克,或35%福·甲(立枯淨)可濕性粉劑2~3克,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9克加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克兌細土15~20千克,拌勻,播種時下鋪上蓋,將種子夾在藥土中間,防效明顯。
②農業措施 :苗床要整平、松細;肥料要腐熟,並撒施均勻。苗床內溫度應控制在20~30℃,地溫保持在16℃以上,注意提高地溫,降低土壤濕度,防止出現10℃以下的低溫和高濕環境。缺水時可在晴天噴灑,切忌大水漫灌。
③藥劑防治: 及時檢查苗床,發現病苗立即拔除,並噴灑72. 2%普力克水劑4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3%惡霉甲霜(廣枯靈)水劑1000倍液,或15%惡霉靈(又名土菌消、土壤散)水劑700倍液等藥劑,每平方米苗床用配好的藥液2~3升,每7~10天噴1次,連續2~3次。噴藥後,可撒干土或草木灰降低苗床土層濕度。苗床病害發生始期,可按每平方米苗床用4克敵克松粉劑,加10千克細土混勻,撒於床面上。灌根也是防治猝倒病的有效方法,於發病初期用根病必治1000~1200倍液灌根,同時用72.2%普力克400倍液噴霧效果很好。也可使用新藥猝倒必克灌根,效果很好,但注意不要過量,以免發生藥害。[2]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