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神冈探测器
超级神冈探测器(英语:Super-Kamiokande,可缩写为Super-K或SK;日语:スーパーカミオカンデ),全名为超级神冈中微子探测实验(Super-Kamioka Neutrino Detection Experiment),是日本东京大学在岐阜县飞驒市神冈町的茂住矿山一个深达1000米的废弃砷矿中建造的大型中微子探测器。其目标是探测质子衰变以及被设计来寻找太阳、地球大气的中微子,并观测银河系内超新星爆发。[1]
目录
成果
在1987年2月,一场超新星爆发SN1987A出现在大麦哲伦星系。在此次事件中,超级神冈探测器第一次侦测到超新星中微子。超级神冈探测器对这些中微子侦测到了11场事件。这次观测证实了超新星爆发理论的正确性,并开启了中微子天文学。 1998年,超级神冈探测器首次发现了中微子震荡的强烈证据,其观测到了μ子中微子转变为τ子中微子的现象,这显示中微子具有质量。梶田隆章在该年的“中微子物理学・宇宙物理学国际会议”上发表该结果,并因此研究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2]
历史
这台探测器最初名为“神冈核子衰变实验”(KamiokaNDE),于1982年开始建造,1983年完工,圆柱形容器高16米,直径15.6米,装有3000吨水和大约1000只光电倍增管,目的是探测粒子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质子衰变。1985年,探测器开始进行扩建,名为神冈核子衰变实验II期(KamiokaNDE-II),灵敏度大大提高。1987年2月,神冈探测器与美国的探测器共同发现了大麦哲伦云中超新星1987A爆发时产生的中微子,这是人类首次探测到太阳系以外的天体产生的中微子。 尽管神冈探测器最初探测质子衰变的目标始终没有实现,但却可以接收来自太阳的中微子,并且测量其入射的方向,研究太阳中微子缺失问题。20世纪90年代,神冈观测台耗资一亿美元建造了更大的探测器,名为超级神冈探测器(Super-KamiokaNDE),它的探测物质增加到了 50000 吨高度纯净的水。一句话总结,探测器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改进。超级神冈探测器于1996年开始观测,其后自1998年起,超级神冈探测器开始发布探测结果。1998年,超级神冈探测器的领导者、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发表了测量结果,给出中微子振荡的首个确切证据,认为中微子在三种不同“味”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也表明中微子是有质量的,而不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预言的零质量粒子。2002年,超级神冈探测器证实反应堆中产生的中微子发生了振荡。这个探测结果在中微子天文学和粒子物理学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小柴昌俊因此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1年11月12日,超级神冈探测器数千只光电倍增管由于连锁反应突然爆裂,随后工作人员重新排列了未损坏的光电倍增管,使其恢复了一部分工作能力,并加上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保护壳,防止其进一步损坏。2005年7月到2006年6月,超级神冈探测器重新安装了6000只光电倍增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