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银河村(周建华)
作品欣赏
走遍银河村
四川中江县的兴隆镇银河村,一个科幻的名字,却是实实在在的贫困村。
周敏,是德阳市庐山路小学的体育教师。因为扶贫,2018年8月周敏走进银河村,担任了银河村的第一书记。
第一次见到周敏,是2018年的9月。那时,我们的扶贫帮扶对象是兴隆镇银河村村民谢良元,第一次去谢良元家,就是请周敏帮忙联系的。
我在电话里对周敏一说联系谢良元的事,周敏赶紧就说,银河村有三个谢良元,都是扶贫帮扶对象,问我是找哪一个。我有些懵,一个银河村竟有三个同名同姓的人,幸亏提前联系,同时也有些担心:一个村怕也有一两千人吧,周敏到银河村也不过一个月时间,怕是地皮都没有踩热吧,三个谢良元他分得清楚么?便比照名单上的介绍,照本宣科地把谢良元的基本情况向周敏一念,意思是让他比照条件去找。没想到周敏听我一说,随口就告诉我,你要找的谢良元就住在村委会前面一点,还说怕我们找不到银河村,让我们先到兴隆镇政府,他带我们去。
兴隆场镇的乡村公路,虽不算宽敞,却笔直平整,两辆车并排也能轻松通过,我正想这好好的路,哪用得着带呢?不料一两公里后,周敏突然提醒说:“慢一点,前面马上是个90度左转弯”,我看半天也没看出左边哪里是公路,等到汽车转进去,才发现这是一条小路,只容得下一辆车通过,进入小路,车速一下子慢了下来。汽车在这条小路上起起伏伏、七弯八拐走了差不多十来分钟,到了一个岔路口,挂着一块“银河村”的路标,周敏说,这就正式进入银河村的地界了。进入银河村,路更窄了、弯更多了,路虽然也是水泥路,但好些地方都有沉降,坑坑洼洼的。路两边都是树林,也看不见对面来车,稍不注意,汽车就可能冲进路边沟里。一路上,周敏不断地提醒我们哪里有急弯,哪里有岔路,哪里该鸣笛,虽然也有几次出现被对面突然冒出来的车和人吓一跳的情景,但都有惊无险,顺利地来到了银河村村委会。
我很好奇,才来银河村一个月的周敏,怎么对这条路这么熟悉。周敏告诉我,其实他第一次走这条路的时候,就把汽车开到沟里去了,还是村民们把车抬出来的,后来因为每天都会走这条路,自然就熟悉了。周敏说,银河村这个地方,在中江县西边,藏在连绵起伏的西眉山中,村民们靠山而居,各家各户的院落离得很远,或山坳、或山顶。虽说是一个村,但两个院落的人要见面,大多需要翻山越岭。周敏在担任银河村第一书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遍访村民,他要掌握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收入来源、生活状况、有什么困难,方便弄清楚需要什么样的支持和帮助。开始的时候,周敏觉得一个村开车几天就能够完成这项工作,不料真正进入家访的时候,才发现没有那么简单。很多地方汽车根本开不进去,比如五保户杨世成,八十几岁了,一直住的是山顶侄女的房子,那房子根本不通公路。第一次去杨大爷家,周敏把车停在山脚下,走了半个小时的山路,翻过几道梁子,才见到了杨大爷。杨大爷这样的五保户要脱贫,首先是要解决住房,村里已经在村委会旁为村里的五户五保户建好了住房。房子就在路边,交通便利,水电齐全,比翻山越岭才能到的山上的土坯房好多了,就等杨大爷他们搬家了。周敏觉得这样好的条件,杨大爷肯定会高高兴兴地搬下山来,哪知道杨大爷一听要让他搬下山,根本就不愿意。周敏反复讲好处,杨大爷干脆就不理他了,周敏感觉这里面一定有其他原因。杨大爷不理他,周敏就天天往山上跑,也不再说搬家的事,就帮杨大爷收拾屋子、干些家务,陪杨大爷聊天。几天后,在闲聊中杨大爷终于表露了自己不搬家的原因。原来杨大爷的侄女外出打工,另有住房,很难回山上住,杨大爷就是给侄女守房子,杨大爷害怕自己搬走后宅基地被村里收走。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周敏又把村主任喊到一起,专门为杨大爷讲解宅基地政策。杨大爷消除了疑虑,高高兴兴搬下山住进了新房子。
那以后,周敏到村民家里家访也不再开车。在一个月时间里,周敏硬是走遍了银河村每一家贫困户,摸清他们的致贫原因,了解了他们的实际需求。我不禁恍然大悟,难怪一说要找谢良元,周敏对情况那么清楚。周敏说,银河村他是要挨家挨户走访的,只有摸清真实的情况,才能够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但是要了解到村民们的真实想法也并不容易。开始去到村民家家访的时候,村民们觉得他这个第一书记是来村里镀金的,家访不过是走走过场,很多话也不愿意和他说。直到解决了贫困户谢良建的实际困难,这种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谢良建是一名党员,当过兵,退伍后回家务农是一把好手。人也勤劳,娶妻生子后日子虽然平平淡淡,却也风生水起,却不想在儿子上学的事上,与儿子发生了分歧。儿子在兴隆镇上初中学习不错,谢良建希望儿子上中江中学,将来好考大学。但那时候职业中学正火,很多职业中学毕业的学生直接上了班,在社会上也有地位,儿子就一心想上职业中学。谢良建是个火爆脾气,一通棍棒还是把儿子打去了中江中学。儿子虽然上了中江中学,但心思已不在学习上,成绩也下降得厉害,渐渐地,父子俩矛盾也越积越深。高中没毕业,儿子就得了忧郁症,只能退学,再后来,竟发展成了精神病。谢良建到处寻医问药,花费不少,一年年下来,儿子的精神病没有治好,日子反倒越过越艰难。眼看着村里很多人都盖起了水泥新房,谢良建还住在破旧简陋的土坯房里。周敏了解到谢良建的儿子虽然是精神病,但是还没有评定残疾等级,也不知道有评残这回事。这样一来,也就享受不到国家残疾人购买医保的福利,住医院全部得自己花钱。精神病医院高额的费用压得谢良建喘不过气来。那段时间,周敏决定,无论程序有多复杂,一定要帮谢良建把儿子的残疾等级评下来,减轻谢良建的负担。谢良建不知道如何办,周敏就帮他跑,医院、村里、谢良建家,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跑,各种表格都是周敏亲手指导填写。几个月下来,谢良建儿子顺利评定了三级智力残疾,享受到了国家的残疾人福利政策。谢良建说,儿子现在住在广汉精神病医院里,治疗费用基本上有医保和资助保障,这都要感谢周书记,没有周书记,这些事他自己哪里跑得下来?儿子治病的费用一解决,谢良建松了一大口气,加上国家贫困户补助政策,2019年底,谢良建搬进了新建的火砖房。
谢良建儿子的问题解决了,村里人开始愿意找周敏谈心了。村民邱明芳和谢良建情况差不多,家里有个智力残疾的女儿,也希望周敏能够帮助办理残疾等级评定,但邱明芳情况和谢良建不一样。邱明芳的女儿多年前出嫁到中江辑庆镇,已经不是银河村的人,婚后还生了一个儿子,智力问题比她还要严重,基本不能自理。前几年,邱明芳女婿突然生病去世,女儿和外孙一下子无人照管,好几次差点饿死在家里。邱明芳就把女儿和外孙都接到自己家里,本来家境还过得去的邱明芳,家里凭添了两口人,还要为女儿、外孙治病,很快就陷入了困境。不久,丈夫又查出癌症,邱明芳既要照顾丈夫,又要照管女儿和外孙,几乎就要崩溃。看到这种情况,周敏知道,如果不及时想办法,这个家就完了。有了谢良建家的处理经验,周敏计划采取同样的办法处置,但两个残疾人户口都在辑庆,只是借住在银河村,很多资料要跑到辑庆去办。周敏便在兴隆和辑庆两地反复奔波,最终,邱明芳女儿和外孙都顺利评了残疾等级,住进了精神病医院,得到了治疗。我们见到邱明芳的时候,邱明芳一直不停地叨念着周书记,说没有周书记,她真的已经不知道怎么活下去。
一年多来,周敏走遍了银河村的家家户户、沟沟坎坎,8个村民小组,一千多名村民,周敏了如指掌。在走访中,周敏发现,除了贫困,银河村几乎没有文化活动。如何结合乡村实际开展文化活动,周敏一直在思考。周敏是一名体育教师,在学校就组织过很多体育活动,2019年底,周敏决定利用自己的特长,组织银河村第一届趣味运动会。听说要开运动会,村民们开始觉得不靠谱,农民开什么运动会?周敏又开始满村跑,挨家挨户地动员。
银河村除了有周敏长期驻扎在村里担任第一书记,还有中江县、兴隆镇安排的帮扶干部,这些帮扶干部平时都是利用节假日来村里,周敏决定把这些帮扶干部也发动起来。8个村民小组,组成了8个参赛队,帮扶干部担任自己帮扶小组参赛队的队长。运动会那天,村委会的比赛场地上一下子来了两百多村民,比过年还热闹。周敏结合村民们平日里的田间劳动设计了趣味运动会的项目,比如“剥玉米”“插秧”“玉米投手”等项目,熟悉又陌生的活动让运动场上一下子沸腾起来。村民们看到平日里在机关单位工作的帮扶干部和自己一起拔河、剥玉米、做游戏,又来劲又担心,来劲是觉得这些项目都是自己熟悉的农活,个个都信心满满,担心自己的队长平日里没干过农活,弄得不好就会拉队伍的后腿。70岁的吴明德大爷在剥玉米的时候,看到自己队的队长落了后,急得使劲叫。当然,队长也是敢拼敢上的,扶贫办的杨星星剥玉米时手搓出了血,但也最终带领自己的参赛队获得了第一名。
每一次去银河村,都会有村民诚恳地说:“周书记是个好人,他帮助我们很多,感谢党和政府。”我问周敏:“你是怎么让村民从开始的怀疑到现在的信任的?”周敏沉思了一阵说:“就一个字‘走’,往村民家里走的多了,人就熟了,人熟了,交心就多了,事也就做得实了,自然就会得到信任了。”
这话倒是不假,我们每次去银河村,周敏不是在村民家里,就是在去村民家里的路上。短短的两年时间,周敏走遍了银河村的山沟梁子,走遍了银河村的田埂地垄,也走遍了银河村的房舍院落。
作者简介
周建华, 网名天台, 四川罗江人,生于1968年4月,著有散文集《天台轶事》。现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德阳市教育作家协会主席、德阳市网络作家协会主席、德阳市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德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
- ↑ [中国作家网 (chinawriter.com.cn)中国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