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壩作坊小鎮(周傳利)
作品欣賞
走進中壩作坊小鎮
中壩作坊小鎮,一個隱秘在陝南秦巴山中的一個原始村落。距離縣城23公里,橫臥於後柳水鄉和中壩大峽谷兩座景區之間。北依秦嶺,南傍漢水。千百年來,淳樸善良的中壩人,就在這裡春耕秋收,漁獵採茶,興桑養蠶,繅絲織布。光陰荏苒,歲月穿梭,勤勞的中壩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息繁衍,生生不息。今天的中壩村,猶如世外桃源,村民們依然過着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原始農耕生活。
中秋時節,我乘着微微的涼爽的秋風來到中壩作坊「非遺」小鎮,追尋到歷史與時間的腳步,思維穿越古今,眼前的活字印刷、傳統扎染、榨油、打鐵、陶藝、絲織、漢江石畫等傳統工藝之美、彰顯和傳承非遺文化精神。在這裡親身體驗傳統工藝,感覺時空穿越,這個傳統技藝的非凡魅力。這裡的景色勾勒出我的靈感,這是一處陝南秦巴水鄉孕育出來的一個淌金的作坊,眼前的古色古香的村莊,撐起了每一個夢想 ,先秦文化與歷史華章 ,秦磚漢瓦的老陳牆,彰顯商埠作坊的青史。喚醒昨日落下的那片霞光,流不去的是千年的足跡 ,與世無爭的石板街巷 。一道道木板門上,剪紙窗花散着柔光,石碾滾動着七月的黎明,油條、麻花、水煎包紛紛登場,保管客人,填飽着自己的幸福,中壩大峽谷的雲霧,交織在作坊的飲煙里,溫暖的陽光下,滿街的裙子掀起誘人的風,繁盛的商貿爭搶着客賈的鐘情,年輪輾轉着歲月的蹉跎,默默無語,古今誰與評說。
中壩河連接大峽谷的流水接納了飛鳥,河堤彎曲着轉向72作坊,荷塘民宿,庖湯宴,巴人篝火燒烤,集市以及臨街店鋪,陷在搖曳的樹影里,方言觸手可及。我回到了這裡,像一粒種子返回土壤,某些場景的轉換,不經意間移動着時間的標尺。童年至今,那些被遺忘的事情太多了,能記住的便變得格外珍惜。那年春天,柳絲蕩漾,我騎單車載着她,捧着田野里采來的鮮花,嬉笑着從春風裡經過。
俗話說「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說起來是秦巴山水的靈氣,孕育了我的髮小,創業能人陳國盛。他開創的中壩非遺小鎮,是省非遺產業促進會副會長單位。
陳國盛,一個看似貌不驚人,個頭不算高微胖,一米六幾的樣子,年滿50有於的他,黝黑的面孔,國字臉龐,細看額頭幾道黑桃般的皺紋,一個地道的中壩柏橋村人。二十歲那年,他成為了石泉肉聯廠的一名普通工人,後來遇上廠子改制,他成了失業人員。在那個改革開放的年代,無奈中他也走上了艱難的經商生涯。最初是開了一家打字複印店,經過數年的積累,加上他的美術天賦,便轉型做起了廣告裝潢,再後來便有了自己的標識公司,步步轉型升級。
2016年,後柳鎮準備將中壩村打造成美麗鄉村。中壩村位於後柳水鄉和中壩大峽谷兩個景區間。機緣巧合,陳國盛決定回鄉創業,他的老家柏橋村就緊挨着中壩村。前些年,脫貧攻堅之戰任重道遠,縣城經濟振興刻不容緩。口號人人都喊,但要艱苦實幹,必須仰仗那些不忘初心的逐夢人。
陳國勝在開辦中壩作坊之前已經在不同領域創立7家公司。作為一個標識人,他的聲望與履歷在圈內有口皆碑。他自幼喜好書法繪畫,成為一名書畫家是他人生最初的夢想,後來父親因病早逝,家中多病的母親和年幼的小妹需要照顧,自高中開始勤工儉學。他曾靠私人關係拜過水鄉一位畫家為師,後來高中階段旁聽於西安美院,最終因生活所累夢想無果,從此也就過上了實實在在掙錢養家的日子。
光陰流轉,幾十年過去了,這個養育他的小鎮,一直都住在他的心裡,他愛這裡潑墨的青山、豐潤的土地、清澈的河流和樸實的鄉親,他想用自己僅有的財富和心底最富有的情感,來守望這片故土,重建這座小鎮,讓往日繁華重現,讓全省、全國,乃至世界了解這座古樸的鄉村小鎮,讓人們在享用豐富的物質文化的同時,共享這道質樸的精神大餐,讓所有的客人在經歷了都市的煩躁過後,來這裡用溫潤的空氣和質樸的鄉情洗淨世俗的塵埃,將躁動的靈魂在這裡安放,盡享一份安寧,讓他們了解這裡,感受質樸的鄉村文化,愛上這片清純的土地。對藝術與水墨的熱愛是促使他從事標識行業的機緣之一;歷盡千帆,對美的執着與回報家鄉的熱忱一拍即合,便有了如今這座濃縮了海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山水美鎮。中壩作坊每條街之間由長廊和窄巷相連,被植物裝點成翠綠色,白色和青灰色相間的民居、精緻的木雕花窗鱗次櫛比。幽雅的宅第結合陝南民間手工作坊技藝,根據不同業態,本着「返璞歸真自然,傳承民間技藝,發揚工匠精神」的情懷,蛻變成為72家傳承古法、風格迥異的手工作坊。散發的生活情趣涵蓋了「吃住行游購娛」的方方面面。豆腐、芝麻糖、鼓氣饃、糍粑...種種美食令人慾罷不能;鐵匠鋪、煉油坊、編草鞋、搨辣子...樣樣工藝讓人好奇陡升;書畫院、陶藝館、活字印刷、文人工作室...件件藝術使人如獲至寶。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點與優勢在於,它具有強烈的主觀性和互動性,走馬觀花只會留下遺憾,動手體驗才能領悟妙趣的真味。然而僅僅單槍匹馬地賞玩還不夠,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體驗者之間通過合作、模仿和競賽,會使文化的感受性與同理心成倍增長。這正是陳國勝的創立小鎮的一個初衷:讓珍貴的非遺手工藝被保留下來、傳承下去,讓更多人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傳統手工藝的質樸匠心。
我與陳國勝漫步古坊間,一路聽他介紹道,小鎮的發展仍處於開拓時期。未來小鎮還將逐步擴張非遺規模並完善功能設施,在提升日均接待量的同時,為家鄉父老創造更多就業創收的機會。文旅業的蓬勃同時帶動了茶葉、林果、蔬菜等原有農業的發展,精準地為貧困戶提供幫扶,讓每個鄉親都能在小鎮效應中獲益。這不僅僅是戰略發展眼光使然,更重要的是一份社會責任的擔當。陳國勝先生無愧榮獲2017年度石泉「十佳脫貧攻堅帶頭人」的榮譽。
我走進中壩作坊時,第一眼看到的是,徽派風格的白石牆上,是頗為顯眼的賈平凹題寫「中壩作坊小鎮」幾個黑色大字。向前左拐看到是木門樓門楣上的「七十二街坊」。七十二作坊,由小吃街、作坊街等四條街組成。其中,位於作坊街的第一家「阮小二油坊」人氣最高。時而一些遊客湧進來,將十幾平方米的作坊填得滿滿當當。油坊里,榨油床、撞杆、石磨、炒鍋等榨油各環節使用的器具。牆上掛着榨油工藝流程:風車除塵、炒鍋煸香、稻草蒸煮、上槽碾末、包餅進榨、木槌衝壓、沉澱瀝油等環節。如果想了解,店內一小塊木牌上有二維碼,掃後可以觀看視頻。油坊的一個角落是爐灶,用來炒油菜籽的。聽員工石榮成介紹,油菜籽要用柴火炒制。另一牆邊,有一石磨,用來磨煸過的油菜籽。牆邊堆着兩摞一人高的油渣餅,直徑大約40厘米左右,每個大約五六厘米厚,邊緣毛毛糙糙的,極其堅硬,和鋸開的樹段相仿。古法榨油木榨器具由油鼓、千斤、鍥子等10大主件,板尖、油撞、牛角支等24個附件組成,輔以蒸籽鍋、石磨、榨刀等32件配件。考慮到觀光旅遊的需求,油坊採取全透明化作業,遊客可完整地領略古法榨油整個流程。聽作坊管理員給遊客介紹古法榨油時即興表演了一段勞動號子,被遊客錄下來發到了朋友圈,不僅獲贊很多,還有人通過視頻連線訂購了十幾瓶菜籽油。
走出油坊時,陳國勝介紹說:「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石泉是陝南茶的重要產地,《茶經》對石泉茶也有記載,石泉又是縱橫學派鼻祖鬼谷子修煉授徒之地,於是,中壩作坊街上便出現了一家鬼谷老碗茶,遊客在這裡不僅可以品茶,還可以到茶園採茶,用鬼谷老碗茶鋪的手工炒茶機炒制。能泡一壺自己親手做出來的茶,那絕對不是一般的體驗。今年「五一」假期,中壩作坊小鎮還舉行了一項活動——遊客參與手工制茶體驗,並由茶師加以品評,雖然獎品只是茶葉、瓜子等小物品,但大大激發了遊人參與的興致。」我一路聽陳國勝介紹,來到茶坊,茶坊里,陝北來的楊先生帶着孩子採茶,在師傅的指導下制茶,他說,「這讓孩子更懂得茶文化。
我一路還看了很多的作坊,其中布藝坊也是頗受研學者青睞的地方。扎染是中國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是織物在染色時,將一部分結紮起來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種染色方法,屬於中國傳統的手工染色技術之一。在這聽員工介紹:「扎染工藝分為扎結和染色兩部分,它是通過紗、線、繩等工具,對織物進行扎、縫、縛、綴、夾等多種形式組合後進行染色。其工藝特點是用線在被印染的織物打絞成結後,再進行印染,然後,把打絞成結的線拆除。它有一百多種變化技法,各有特色。如其中的「卷上絞」,暈色豐富,變化自然,趣味無窮。更使人驚奇的是扎結每種花,即使有成千上萬朵,染後也不會有相同的。做出的產品具有惟一性,極具個性化。這種獨特的藝術效果,是機械印染工藝難以達到的。」
在魯班發明出石磨前,人們吃的無論是米粉還是麥粉,都是把米、麥放在石臼里,用粗石棍來搗,不僅費力,搗出來的粉有粗有細,而且一次也只能搗很少。魯班發明了一種叫「磑」的磨粉工具,漢代後才叫做磨。這種工具是用兩塊有一定厚度的圓柱形的石頭製成磨扇。下扇中間裝有一個短的立軸,用鐵製成,上扇中間有一個相應的空套,兩扇相合後,下扇固定,上扇可以繞軸轉動。兩扇相對的一面,留有一個空膛,叫磨膛,膛的外周製成一起一伏的磨齒。上扇有磨眼,磨麵的時候,穀物通過磨眼流入磨膛,均勻地分布在四周,被磨成粉末,從夾縫中流到磨盤上,過籮篩去麩皮等就得到麵粉。 [1]
作者簡介
周傳利,陝西石泉縣人。《我愛你祖國》榮獲全國文學大賽金獎,其他作品散見國內外數百家媒體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