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赣州大桥

赣州大桥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赣州大桥位于赣州中心城区北部,连接水东和水西两个城市片区,是形成赣州中心城区内外联通的外环快速通道,有“千里赣江第一桥”之称。赣州大桥桥长1073米,主桥跨度408米,由东西岸引桥和主桥组成,其中主桥为双塔重力式锚碇悬索桥,主梁采用全封闭钢箱梁,桥梁全宽32.4米,主梁高3米。东、西两岸河堤处各设一座重力式锚碇基础,主塔采用门框式造型,其中桥面以上部分塔高约65米。全桥共计2个主塔,2个重力式锚碇基础,15个桥墩,2个桥台,15根系梁,2个承台,125根桩基,35米预应力砼小箱梁190片。全桥总造价3.99亿元,已于2010年8月31日正式竣工通车。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名:赣州大桥

位于:赣州中心城区北部

桥长:1073米

外文名:Ganzhou Bridge

含义:有“千里赣江第一桥”之称

建造过程

滚滚赣江,江潮起落,冲刷着西岸的水西片区,滋润着东岸的水东片区。一直以来,两岸人只能隔江相望,如果过江,必须绕道几十公里或是通过轮渡,建桥跨过赣江是赣州人孜孜追求的目标。这个目标从2007年后开始由梦想逐步变成现实。2007年7月7日,“千里赣江第一桥”——赣州(景观)大桥桥型方案终于初露端倪,征集了来自全国7家建筑设计单位的42款桥型方案在赣州市南门文化广场隆重展出,征求广大市民意见。 2007年11月13日,市民期盼已久的赣州大桥工程初步设计获省发改委批准,同日,省林业厅许可的《使用林地审核林地同意书》也已收到。至此,包括省环保局、水保局、地震局、航务局、国土资源厅的多个批复均已下达。这为赣江公路大桥的开工建设提供了依据,为工程的顺利建设作好了充分准备。

2007年11月18日,赣州大桥开工奠基。

2008年4月,赣州大桥承建单位正式进驻工地施工。

2009年8月30日,一艘工程船把两根长约740米、直径8毫米的钢丝绳从赣江东岸主塔成功牵引到西岸主塔固定。过江导索的架设,标志着赣江公路大桥桥墩等下部构造施工正式完工,开始转入猫道、索缆架设等上部构造施工阶段。

2009年9月28日,赣州大桥完成了施工猫道的架设。悬索桥施工猫道是主缆系统乃至悬索桥整个上部结构的施工平台,担负着索夹及吊索安装、钢箱梁吊装、主缆缠丝等重要任务。

2010年8月31日,投资3.99亿元的赣州大桥与赣州环城高速公路、和谐钟塔三大项目同时竣工并投入使用。

每一个节点见证着赣州大桥的“成长”,如今赣州大桥这条卧波赣江“巨龙”雏形初现,是赣州中心城区迈向“特大城市”打造三江六岸美景的点睛之作。

桥梁之精品

主桥跨度408米的赣州大桥,是省内主跨最大的双塔重力式锚碇悬索桥,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部分都见证了科技魅力。

俗话说,根基不牢,地动山摇。根据国家桥梁建设有关规定,桥梁桩基标准分四类,三类以上可以投入使用。赣州大桥建设通过采用先进桩基设备,严格把握每一道工序,该桥125根桩,经业主单位请的权威机构检测,其中95%为一类桩,5%为二类桩。锚碇是悬索桥的主要受力点。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具有浇筑方量特别大,强度等级高;分层、分块多,混凝土结构复杂;施工期长,经历一年中的最高温度季节和最低温度季节,温控防裂难度大等特点。由于锚碇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当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大时,其水化温升高,收缩大,易产生温度裂缝。为此,施工单位采用密实骨架堆积法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仅可以优化集料的组成级配,而且显著提高了混凝土材料的结构致密性,在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胶凝材料的用量进而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经济性。

混凝土浇筑温差的控制是大桥施工的关键工序之一。混凝土出拌和机后,经运输、平仓、振捣诸过程后的温度为浇筑温度,控制在30℃以内。为控制赣州大桥混凝土施工稳定,保证工程质量,在每次混凝土开盘之前,广东长大公路工程公司都要派出技术人员测量水泥,砂、石、水的温度,专门记录,计算其出机温度,并估算浇筑温度。当浇筑温度超过上述控制标准时,必须利用夜间浇筑混凝土,在夜间20时以后开盘,次日8时以前浇筑完;如果浇筑施工要经历午间高温期,应当在采取遮阳措施下进行施工。炎热季节施工时,持续往泵管上浇水降温,避免日光曝晒及混凝土在泵管中运动时由于摩擦而导致管内混凝土温度升高。

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是把主缆连接到锚碇锚体,并将来自主缆的荷载传递至锚体的关键结构。锚碇预应力钢管定位是锚体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保证其较高的安装精度,并且在施工中必须保证管道不变形、不漏浆,需要采用定位钢支架进行精确定位,并在赣州大桥施工中采取“锚体分层浇注、预应力管道分节支撑、管道分节接长”的原则实现管道的安装。

在科技支撑下,赣州大桥建设正朝着全省一流,乃至在全国都有影响的精品大桥目标迈进。[1]

参考文献